黃丹丹
[摘? ? ? ? ? ?要]? 近年來,情境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被越來越普遍地運用,而智慧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信息化產物,正在對傳統教學方式產生深刻長遠的影響。基于智慧課堂的情境教學能夠創建濃厚的教學情境氛圍,最大化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水平。
[關? ? 鍵? ?詞]? 智慧課堂;中職語文;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130-02
在傳統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式較枯燥,導致中職語文成效低。面對這種問題,教師在智慧課堂的基礎上積極引入情境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整體水平。本文從中職語文教學現狀、智慧課堂下的情境教學分析入手,在此基礎上探究智慧課堂中職語文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
一、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無興趣、不想學,教師教得苦不堪言,教學成效甚微,造成這種境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職學生基礎差,對語文不感興趣
大多數中職學生是沒有考進高中不得已才進的中職學校,基礎差、厭學情緒較高,再加上語文是基礎科目,學生沒有動力去學。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教學效果低下,教師教學工作難以開展。
(二)教師教學方法傳統、單一,教學模式固定
教師在教學中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如“填鴨式”教學方法,課堂單調無味,學生提不起興趣。教學過程教師的教學模式固定,教學手段傳統,導致教學成效低。
(三)中職學生對基礎科目的學習不重視
調查顯示,因中職學校的特色,學生往往重視專業科目的學習而輕視基礎科目。專業課有需要考取證書,故學生的學習態度認真。相對基礎科目來說,中職學生選擇高考的較少,學生沒有高考的壓力,對語文的學習是不在乎的,這也造成了教師上課難的局面。
二、智慧課堂下的情境教學分析
新的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智慧課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不斷進步,是教育信息化的產物。智慧課堂是以完善學生的人格成長,促進學生的智慧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的理想課堂。智慧課堂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及科學規范的管理對課堂內的所有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形成統一的管理和無紙化教學。教師利用智慧課堂進行教學可以隨時隨地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效完成教學工作。因此,打造智慧課堂是很有必要的。
情境教學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創設不同的情境模式,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中職語文中,情境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運用情境教學,學生較容易接受新的知識,有效降低了教學難度;從教學效果看,情境教學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
創設情境教學需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性進行。情境教學的實現途徑需要依托現代信息化技術,因此,基于智慧課堂下的情境教學會更加吸引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中職語文的教學成效。
三、智慧課堂下中職語文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
在中職語文中,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沒有收獲,教師教得辛苦。通過創設情境學生較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可以提高。基于智慧課堂的情境教學更能創設生動的場景,讓學生置于其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整體水平。
(一)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問題情境
從古至今,我們發現對事物的疑問推動了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思考。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尋找答案,從而避免課堂的形式化,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利用智慧課堂豐富的教學功能提出問題。這樣我們就能發現每個學生的疑惑,教學會更有針對性。比如,在講解《合歡樹》象征意義的時候,學生不理解其含義,這時,教師可通過智慧課堂去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通過問題尋找答案。
(二)使用信息技術,豐富視聽情境
隨著互聯網教育等新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教學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已受到很多教師的青睞。我們使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并利用智慧課堂創設情境,以豐富學生的感官,優化教學質量。教師使用信息技術創設出動態的、虛擬的教學情境,學生置于其中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學內容。比如,在學習古詩時因學生基礎較差,不能很好理解古詩的意境和內涵,導致對古詩有抗拒的心理。對此,運用信息技術中的Flash或制作課件顯現詩歌中如畫的意境,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感。在《采薇》中,詩歌從野生的豌豆苗長出地面到柔嫩到長大到老來暗示時間的流逝,通過Flash的形式,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這種情境中,能更好地解讀意境,理解古典詩歌的主題。
(三)開展課堂朗讀,深入體驗情境
語文課堂朗讀是組成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之一。學生通過朗讀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內涵和作者的情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朗讀能陶冶人的情感,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創設課堂朗讀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同時提升教學質量。運用智慧課堂的錄音和播音功能創設體驗情境能讓學生在朗讀中有所體會,并展示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在平時可多開展課堂朗讀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同時又能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講授李白《將進酒》這首詩時,學生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這時通過朗讀,學生去體悟,教師再創設體驗的情境,學生會理解得更快。
(四)引導實踐活動,組建表現情境
中職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包含人物特點的課文,比如小說、戲劇等,這些都為我們開展課堂情景劇做好了鋪墊。學生通過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角色可以體會到人物的情感,進而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組建表現情境,學生可在課前或上課時進行情景劇的表演,看完之后,教師用智慧課堂的打分功能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并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想。比如,教師在講授《士兵突擊》這篇課文時,可讓學生扮演許三多、成才和伍六一這三個普通士兵,體會“不拋棄、不放棄”的這種精神。學生通過扮演角色能深刻體會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組建表現情境可以激發學生閱讀、表演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表達能力。
(五)聯系現實生活,再現生活情境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可以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認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當學生認識到語文跟實際生活密不可分,就會用實際行動去努力學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通過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性去創建生活情境或者再現生活情境,縮小課堂與實際生活的差距,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創設生活情境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實地考察或者聯系自身實際的途徑。比如,老舍的《想北平》寫了作者對故鄉深深的眷戀,學到此處,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自己的故鄉是怎樣的以及自己對故鄉的情感。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述自己家鄉的特色,將作者對故鄉的情感融入生活,從而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加深印象,進而提升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智慧課堂下的情境教學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得以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也有所提升。在教學方面,基于智慧課堂的情境教學優化了教學質量,降低了教學難度和梯度,改革了傳統教學方式,提高了中職語文的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吳永梅,胡海清.情景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20):131.
[2]張瑜.情景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價值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4(20):48-49,52.
[3]陳麗榮.情景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