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岳秀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概念應運而生,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成為常態。結合我國目前農村城鎮現狀,分析“互聯網+”時代下鄉村振興方式,為我國鄉村振興事業的更好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互聯網+”;鄉村振興;途徑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6-0044-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724.6;F323.8? ? ? ? 文獻標志碼:A
1? 鄉村振興戰略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當前,我國農村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部分農民素質不高、農村基礎設施落后、農村技術資源基礎薄弱等。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因此,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正當其時。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提出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而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因此,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1]。
2? 互聯網工具的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動力
新興的互聯網產業正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工具。在我國,如京東、淘寶、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已經從一線城市滲透到農村的各個角落。農民可以利用互聯網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取精華去糟粕,不斷獲得思想的進步與提升。而農村與城市的差距主要是“貧”和“弱”。“貧”指缺乏物質資源,“弱”指缺乏組織資源。互聯網雖不能即刻解決農村的“貧”,但是可以為農民提供新的致富途徑。
“互聯網+”模式可以加強農村與外界的聯系,使農村獲得更多的外部資源與援助。在“互聯網+”時代,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因此,互聯網不僅可以看作是農村與外界交流的工具,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工具之一。
3? 互聯網模式下鄉村振興的途徑
3.1? 堅持新發展理念,鼓勵農村電商發展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了理念的改變,才可以指導行動。積極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鼓勵農村電商產業發展,要將新發展理念滲透進去,以思想指導行動[2]。
3.2? 發揮互聯網優勢,釋放農村發展活力
將創新的重點放在基層,鼓勵年輕人發散思維。通過“互聯網+”,為農村提供科學、高效、豐富的信息。根據農村地理位置、經濟條件、產業特點,利用互聯網資源共享的特點,促進農村信息流通,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信息進行整合與分析,找到最適合農村發展的途徑。使互聯網為農村市場信息服務,為農村注入新的生命力,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3.3? 健全“互聯網+”模式下的城鄉公共體系
采用互聯網信息手段,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與醫療事業,不僅要實現高生產的目標,還要將農村打造成一個適宜居住的“生態勝地”。利用互聯網工具推動農村的城市化進程,早日實現鄉村振興[3-4]。
4? 結束語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農村建設已經從生產型轉為生活型,農村經濟發展較快,農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農民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所以在“互聯網+”時代,更要借助發達的信息技術與科技手段,努力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努力進行鄉村振興。同時,相關部門要積極利用互聯網實現鄉村振興,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和科技文化素質,爭取早日實現農村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湯麗麗.鄉村振興進程中農業轉型升級的時代取向與實現[J].農業經濟,2019(2):12-14.
[2]張萌,張秀平.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4):109-111.
[3]桂書叢.大數據技術在鄉村建設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138.
[4]李晶.“互聯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困境及對策[J].中國林業濟,2019(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