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璇 劉媛 張琳 劉一凡 李國棟
摘 要:結合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實際人才培養經驗,分析了會計人才培養在農業類院校經管類專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現階段“慕課”發展迅速的背景,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革建議。
關鍵詞:農業院校;會計;人才培養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2-0051-01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30-4? ? ? ? 文獻標志碼:A
1? 經管類專業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材選擇不科學
農業院校會計專業成立較晚,相較于其他農業類專業競爭力較弱。無論是人才培養資源、師資力量,還是專業建設程度等方面都稍顯落后。農業院校中的其他經管專業也有會計學課程,但由于師資力量有限,很多老師需要兼顧會計學和非會計學專業的會計課程,使教師在教材選用時缺乏針對性,導致會計專業和非會計專業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教材[1]。
在具體的人才培養實踐中,各大院校往往不會根據具體專業選擇不同的會計學教材,也不會單獨編制個性化的大綱。但是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來說,會計學學科內容豐富,缺乏針對性,且深度不足。近年來,我國各項會計制度和會計法規都在不斷修訂、完善,但是教材的編寫往往稍顯滯后。對于學生來說,教材是他們最為重要的知識來源,如果教材設置不合理或落后,將不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
1.2? 培訓內容多,課時不足
會計學專業課程內容多、難度大。以財務會計為例,雖然學校開設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等難度較大的課程,但大部分學校會計學課程的課時都安排在64學時左右。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現,由于這些課程難度較大,且對實踐經驗要求較高,單純的講授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這種局面下,課時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教師備課壓力大,學生記憶理解壓力大。
會計專業的很多專業課程紛紛加入實踐模擬課時,引入模擬環節。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等課程紛紛增加實踐模擬課程,而學生的反饋也較為積極,很多學生通過模擬,把學到的知識應用起來,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實際運用能力。但增加實踐模擬課會擠占授課的時間,而授課不足,又會影響實踐模擬課的效果。
2? 改革措施
2.1? 根據專業調整課程內容
在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專業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調整不同專業的課程內容。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很多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對其中的某些課程并不感興趣,往往覺得這門課程實用性差,與未來職業發展無關,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性不強。因此,應根據專業情況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選取不同的教學材料,教師在準備課程內容時應多向具體專業傾斜,幫助學生建立會計專業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2.2? 提升教師素質
農業院校著重發展農業相關專業,大部分經管類專業設置時間較晚,發展水平較低,經管類專業教師在專業水平上還存在不足。隨著國家會計政策、會計制度不斷完善,這也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更新專業知識。引入多樣的教學方法,多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會計學課程的學習中。
2.3? 利用“慕課”資源,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可以利用“慕課”平臺,借助學生感興趣的途徑推廣會計學這門課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但由于時間精力有限,課程建設不到位,有時“慕課”平臺的運用也是有形無實。因此,利用“慕課”平臺,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幫助學生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鼓勵他們自主學習。
3? 結束語
在經管類專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很多農業院校著力發展會計學專業。但在專業建設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實際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面臨內容多、課時少等問題,且會計專業起步晚、發展緩慢等。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人才培養技能,同時借助新平臺、新科技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繼志,楊璐璐.會計學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優化——以農業高等院校為例[J].科教導刊(下旬),2016(4):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