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怡
周一的語文分享,一如往常。同學們都在等待今天這幾位分享者的精彩講演。
宇文是第三個上臺的,當我喊他名字時,全班同學都熱烈地鼓起掌來,甚至還有人歡呼。顯然,這掌聲與歡呼聲中有些“看熱鬧”的成分。他聽到掌聲瞬間漲紅了臉,極力揚起嘴角想笑起來,頭低得很低,拿著稿子窘迫地走上了講臺。而我則與他交換了位置,坐到他的座位上。他同桌立馬小聲跟我說:“老師,你讓他分享,感覺有點在刁難他,會不會尷尬哦?”我聽了,突然有點擔心,怕他出丑,怕同學們會嘲笑他,傷了他的自尊。但這人人參與的分享活動,我又不想漏掉任何一位,瞬間心情復雜。站在講臺上,宇文一直說不出話,頭仍舊低著,并且一直在用一種不合時宜的笑容來掩蓋局促。班級里本來鬧哄哄的,此刻卻變得異常安靜,同學們的目光都聚向了他。我也跟著緊張起來,因為非常怕有人會起哄。而他,則一直醞釀著發聲,嘴巴在努力地拗出形狀,但,聲音就是出不來。
空氣凝固,時間仿佛也不動了。這時候,他同桌率先鼓起了掌,其他同學聽到,立即全都應和起了掌聲。“文,加油!”“文,在班上有什么可怕的!大家都是熟悉的人!”“文,你可以的!”這時候的掌聲、歡呼聲、加油聲,一點也沒有先前的“看熱鬧”之感,仿佛大家瞬間都團結起來,想拉著他往前跑。
這時候,宇文慢慢抬起了頭,他臉上始終掛著笑,手似乎不知道要放哪兒,摸了摸稿子,又瞥了一眼,頓了下,說:“我……”嗓子仿佛又被堵住。他又在笑,又想發聲,這時候掌聲又響了起來……終于,宇文開始了他的演講。
他講得很不流暢,但其實思路清晰;他的聲音不大,但班上同學都聽得非常認真,包括我。我聽到了他斷斷續續地在講青春、夢想、希望等。這時我覺得平時膽小不起眼的他,其實跟那些外表光鮮的同學并無差別,內心里都充滿了色彩,只不過,他不那么善于表達自己而已。
那天的分享課,宇文講了很久,同學們也聽了很久。中間數次響起掌聲,他似乎開始享受向他人展示的快樂。當他回到座位上的時候,我拍了拍他的肩,說了句:“很棒!”我發現他的胳膊因為緊張還在不停顫抖,但是他投給了我一個非常燦爛的笑容,這個笑并不是拘謹的,而是發自肺腑的開心。
那天,有位學生在作文里寫道:“每個人的第一步都值得被鼓勵。”看到這句話,我濕了眼眶,因為曾經的我也是如此膽小怯懦,他人的一個眼神或微小的動作就會讓我退卻。如今我甚至把這種不信任感帶到了學生們身上,但他們卻讓我驚喜和感動。在他們身上,更多的是單純、真誠與熱情,這恰恰是這個年紀最閃光的品質。
相信宇文因為這次跨越,會讓心底那顆干涸的種子,因為雨水的滋潤,而萌發出蓬勃生機,從而為今后的人生打開一扇新窗。他很幸運,因為遇到了一群善良的同學,才敢走上講臺去挑戰自己。對于我,因為被同學們喚起的誠摯,而告誡自己不要忘掉作為一名老師的初心。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被照亮的一刻,當你是嘗試者時,要有足夠的勇氣;而當你是旁觀者時,就永遠不要嘲笑別人努力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