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萍
摘 要:對幼兒來說,愛玩是天性使然。豐富多彩的角色游戲,能為幼兒提供想象與模仿的機會,使他們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更為關鍵的是,能使幼兒的知識經驗得到豐富,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幼兒;角色游戲;引導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3-19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21-0123-01
一、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
(一)情節簡單而零散
小班幼兒剛剛離開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比較隨意,在參與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各方面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針對這種情況,許多教師會為幼兒安排一些情節簡單的游戲,如給娃娃穿衣、喂奶做飯等,這些游戲情節十分簡單、零散,缺乏必要的聯系。
(二)動作重復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他們的手部肌肉發育不健全,不能完成復雜的動作。因此,在組織角色游戲的時候,教師會安排一些重復性動作,如反復做拖地、掃地、擦桌子、接水等動作,這些動作難度不大,卻是訓練手部肌肉的有效手段。
(三)角色意識淡薄
角色游戲都來源于生活,各種角色也都是幼兒們經常接觸的,如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等。但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們會被各種材料所吸引,忘記自己扮演的角色,常常無法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哪怕窗外飛過一只小鳥,哪怕哪個小朋友打了個噴嚏,都會吸引他們的目光。如扮演弟弟時,發現媽媽在泡茶招待客人,他就會跑過去幫媽媽泡茶;扮演奶奶時,發現爸爸在看電視,他會扔下手中的“菜刀”,過去看電視。
二、幼兒角色游戲的意義
(一)培養自我意識
從概念層面來看,自我意識就是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正因為自我意識的存在,人們才會想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逐漸擁有完善的個性。由此可見,在個體成長與發展過程中,自我意識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角色游戲是生活中各種場景的再現,無論是游戲內容與情節,還是選擇材料、布置環境等,都與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角色游戲是培養自我意識的有效載體,能讓幼兒在極其自然的狀態下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
(二)鍛煉表達能力
在角色游戲過程中,無論扮演什么角色,都要通過語言進行交流。最初接觸游戲時,許多幼兒不知道應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怎樣與他人進行溝通。針對幼兒模仿能力強的特征,一開始教師參與角色游戲,幼兒就會時時處處把老師當成楷模,對老師的言行進行模仿。耳濡目染中,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三)培養審美情趣
在參與角色游戲過程中,幼兒們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擺脫生活經驗的桎梏。不可否認,有些情況下他們是故意摒棄生活經驗與規則。這種游戲是建立在天馬行空的想象的基礎之上,席勒將其稱為“審美游戲”,在他看來,如果人能獲得自由想象的機會,物質性游戲就會在最短時間內升級成審美游戲。在這種狀態下,幼兒們如同脫韁的馬駒一樣,不會受到任何約束,獲得良好體驗與享受。
三、教師如何有效引導游戲過程
(一)提升角色游戲價值
游戲是幼兒生活的主旋律,如果能發揮出角色游戲的作用,不僅可以讓幼兒了解許多知識、社會規則,還能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使他們的多種能力得到鍛煉。最關鍵的是角色游戲深受幼兒們喜歡,是最有效的教育載體。
(二)鼓勵幼兒做游戲的主人
雖然3~6歲的幼兒年齡小,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但他們對事物也產生了一定的看法,不喜歡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在組織角色游戲時,一定要給予幼兒尊重,允許他們自己選擇角色與材料,鼓勵他們做游戲的主人。
(三)及時進行評價與激勵
評價要貫穿于整個游戲的始終。恰如其分的評價,能幫助幼兒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能對他們的成長起導向作用。在角色游戲過程中,教師要密切留意每個幼兒的言行舉止,給予他們合理的評價,使幼兒感受到老師一直十分關注自己。久而久之,幼兒就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點,能和諧地與其他小伙伴相處,增強互動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慶明.“風乎舞雩,詠而歸”——游戲哲學暢想[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9):1-10.
[2]吳玲玲.幼兒園中的角色游戲[J].幼兒教育,20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