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陽
摘 ?要:證券市場是一個龐大且復雜的系統,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能源上市公司信用評價體系,無論是對公司,還是投資人、債權人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簡要的介紹了能源上市公司財務信用風險評估的意義,接著重點提出了一些構建信用風險評估體系的建議,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能源上市公司;財務信用;風險評估
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評估模式是防范信息風險的主要手段,從近年來的發展而言,承擔社會責任,維護大眾利益,也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而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是企業發展的一種義務,也是加強企業財務信用的有效途徑。如若上市公司有信用的缺失,這對其他公司、銀行等機構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剛上市的能源公司,其信用風險會直接影響到社會經濟的多個方面。但是就目前我國上市企業信用分析和評估技術總體而言,還是比較落后的,很難適應當下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因此,相關人員應該采取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通過評價和預測自己的財務狀況來防范風險的發生。
一、能源上市公司財務信用風險評估的意義
(一)有助于投資者決策
當公司最后進行清算的時候,股東的資產請求權往往是放置在最后的,如若公司最后資不抵債,那么股東的損失是最大的。即便公司沒有進行清算,但是當監管部門公布公司具備財務問題的時候,股票的價格會降低,投資者的權利也會受到一定的損失。所以,如若投資者能夠獲得一些事前的消息,提前就知道上市公司是否會陷入到信任危機中,這樣就可以減少或者是取消對于公司的投資,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
(二)加強內部控制并改善經營管理
對于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而言,階段性的評價是評估公司的一種方式。采用這種評價方式,管理人員雖然可以及時發現公司其中缺陷的問題,然后有序的改變政策的走向。合理化的應用,預測模型也能及早的發現公司中存在的問題,讓管理人員應該意識到當前情況的嚴重性,然后采取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起到加強經營管理的作用,避免出現信用危機。
二、加強能源上市公司財務信用風險評估的建議
(一)培育一些具備權威信用的評級機構
專業的信用評級機構是能源上市公司同金融機構相互了解和信任的一種橋梁,能夠解決一些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此,培育一些具備權威信用的評級機構,實際上也是完善上市公司評估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例如聯合資信評估公司對某某能源上市公司信用狀況的綜合評價中,確定了該公司的信用等級是AAA,2016-2018年,資產總額年均復合增長10.07%,截至到2018年,公司合并資產的總額達到了741億元,同比增長7.45%,其中的固定資產比較大,但是符合風業發電的特點。而在非流動資產中,2016-2018年,資產在不斷增長,年均復合增長13.07%,截至到2018年,公司合并資產的總額達到了631億元,同比增長6.15%,主要是由固定資產所構成的。從中就能發現信用評級機構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構建具備權威性質的評級機構的時候,應該將重點放置在上市公司的資源整合中,這樣才能讓行業協會成為具備引導性質的第三方服務機構,用于規范公司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同時,還可以采用重組、撤并等方式,鼓勵國內一流評級機構同國外的進行合作,提高國際上的知名度,用于實現國際化的發展。
(二)加快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工作
大部分信息數據是實行精準信用風險體系的關鍵,也是建立風險管理體系的基礎所在,只有在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數據庫,才能更好的去管理各類信息。我國在2016年實行了全國聯網,當前,大多的企業征信系統已經為企業和其他組織構建了信息檔案,但是仍舊同發達國家有著一定的差距。經常出現信息采集不及時、質量不高等問題,導致資信評估的準確性差,對此,要提高我國企業信息風險評估水平,就需要加快風險基礎庫的建設工作。例如在數據倉庫的構建中,基于OLAP技術,包含了主體、確定維護等模型,在能源上市公司中起到一個集成的作用,為后續的多為數據分析工作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而在信用信息歸集管理的時候,搭設一個互聯互通的信息共享平臺,構建數據定期報告和考核機制,這為信息建設以及風險評估體系的構建提供一個良好的數據支持。
(三)規范上市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確保信息的真實性
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模型在計算的時候,大部分的數據都是來自于上市公司自己披露的數據信息,評估模型的存在可以直接對公司的數據進行評估,但是前提是要證券市場是合理的、有效的。我國同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作弊現象時有發生,而且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也比較嚴重,這樣就會阻礙信用風險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龐大且復雜的能源上市公司,如若是由于國家審計不足,社會審計制度不完善等問題,這樣無法形成一個公平的競爭機制,使得會計監督的社會職責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對此,就要健全證券監管機制,徹底改變過去只是聽公司匯報的管理模式,而是應該突顯出監管的主動性和前瞻性。注冊會計師也應該關注那些拒絕表示意見的上市公司,在了解情況以后,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結束語:
我國信用評價體系發展至今,已經積累到了許多的評價方式,如專家判斷、統計判別和智能型的測試等。指標體系的構建中,也是利用這些方式對能源上市公司的財務信用等級進行評價,這樣可以更為客觀的表述出企業的財務信用等級。同時,在指標體系的建立中,要想給企業信用財務狀況提供一個正確的衡量標準,就應該構建一個規范的指標體系,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財務信用缺失的問題,用于保障上市企業的健康運行,推動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曹海敏, 邵明昱. 基于社會責任的上市公司財務信用風險評價研究[J].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7, 31(3):38-46.
[2] 周經緯. 基于財務指標的我國上市公司信用風險評價研究[J].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 14(3).
[3] 趙亞, 李田, 苑澤明. 基于隨機森林的企業信用風險評估模型研究[J]. 財會通訊, 2017(29):112-11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