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對電力企業的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考核中,電網電能損耗是比較重要的指標,可以把企業的生產技術、運營管理水平以及規劃設計在一定程度都能反映出來。同時國家對電企技術經濟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能夠把電能損耗降到最低,現代電網企業的現代化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讓線損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文首先對線損產生的原因和影響線損率的因素進行分析,針對縣級供電企業在營銷過程中的線損管理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有助于讓縣級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提升。
關鍵詞:營銷;線損;管理
一、線損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影響線損管理的因素
(一)線損產生的原因
1.電阻作用產生的電損
由于變壓器的金屬線圈和線路的導線都屬于導體,電流在流過的過程中由于受到電阻的作用會產生一定的電能損耗,這些損耗會通過熱能的形式在周圍的截至當中散失掉,由于電阻作用引起這種損耗,導體中電流的變化也會影響損耗的變化,所以這種損耗也被稱為是可變損耗。
2.電感作用引起的線損
電氣設備在正常工作的時候都會有電流通過,要想正常工作需要有磁場才可以,這個磁場建立的過程也是一種電磁轉換的一個過程,電氣設備的鐵心由于受到交變磁場的影響會產生磁滯與渦流現象,造成鐵心發熱,讓電能產生損耗。這種產生損耗的原因跟設備中電流的大小沒有關系,跟設備的性能和接入電壓有很直接的關系,這屬于固定的損耗。
3.管理方面的原因
縣級供電企業在管理方面不能嚴格按照要求執行,造成有一些環節疏于管理,導致一些用戶違章用電,或者竊取電量,這些原因也會造成線損。有的時候電網元件會有漏電現象發生,相關的操作人員工作時候會有誤差等現象,這些原因都會造成電能損失。
(二)影響線損管理的因素
1.主網因素
缺乏完善的主網建設。隨著人們對電能需求量越來越大,電網規模也不斷增大,而在電網布局和結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比如輸變沒有充足的容量或過長的電力半徑等因素。并且電網在穩定運行過程中由于重大設備的檢修工作,也造成線損。
2.配網管理因素
由于電網的規模正在逐年的擴大,電力企業對配網設備的改造力度也在加強,讓電力設備的技術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配網管理中還是有很多的問題存在,嚴重影響到對線損的管理。
3.無功補償因素
線損管理中,未投入足夠的無功補償。根據一些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很多變電站在無功補償力度方面做的還能欠缺,沒有足夠的無功補償裝置。讓一些大容量集合式電容器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作用,使得大量設備被閑置。
二、縣級供電企業營銷過程中線損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技術方面的措施
1.選擇節能型變壓器
要選擇性能更好的節能型變壓器,目前我國最新研制的S11型變壓器的空載損耗要比S9型變壓器有很大的提升,讓空載損耗下降達到30%左右,所以供電企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把配電變壓器換成S11型的。
2.減少接點數量,降低接觸電阻
在電網中的導體連接數量很多會增加線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跟接觸電阻有很大的關系,由于施工技術比較差造成接觸電阻增加。所以需要企業提高對施工技術的重視程度。通過提高施工技術讓導體可以更緊密的接觸,讓接觸電阻降低。
3.變壓器經濟運行
變壓器的功率損耗,分為與負荷無關的鐵損和與負荷電流平方成正比的銅損。變壓器的這一運行狀態,就是經濟運行狀態。一般情況下,當變壓器銅、鐵損相等或接近時,變壓器效率最高,處于經濟運行狀態。
4.升壓改造
線路的升壓改造,是提高輸電能力,降低損耗的有效措施;當電網的輸送功率不變時,把電壓升高,電流將減小,功率損耗隨之降低。
(二)管理方面的措施
1.制定科學合理的線損指標和考核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通過對電網的理論線損率準確的進行計算,這是線損指標制定是否合理的重要前提,其中要重點對低壓理論線損率進行計算。在對主要元器件的電能損耗計算過程要充分考慮單線電網整體符合水平以及接線方式,這也是對線損進行計算的重要理論依據。其次還需要對線損計算資料進行整理和收集,把這些最基本的數據整理好之后,通過計算機軟件對電網進行線損理論進行計算,根據這些才能制定出符合供電企業的線損指標,還有相關的考核制度,讓企業的線損管理工作越來越科學合理。
2.建立并健全組織和指標管理體系
為了更好的對縣級供電企業線損進行管理,應該成立相應的節能降損小組,有專門的負責人對團隊進行管理,小組要有健全的考核和管理制度,通過明確的獎罰制度讓工作能夠更好的落實下去。同時企業也要把線損分析例會制度建立起來,通過會議具體分析是什么因素影響先速率,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改進,這樣能夠更好的對縣級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行保證。
3.規范計量管理,確保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性
線損率的準確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到電能計量裝置是否準確的影響,所以需要規范計量管理工作,讓計量裝置的準確性有保障。在對電能表進行安裝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程序進行安裝,保證電能表安裝流程合理,定期對電能表進行校驗,把誤差值控制到合理的范圍之內 。在對計量箱進行安裝的時候,把饋線的距離盡最大可能進行縮短,同時讓界面劑增加,嚴格高壓計量柜的鉛封制度。
三、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線損管理工作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所以縣級供電企業在營銷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管理措施與技術措施讓線損的管理力度提升,最終實現讓線損降低的目的,這樣才能夠讓縣級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獲得最大,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
參考文獻:
[1]陳斌.淺析縣級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J]. 技術與市場, 2013(7):284-285.
[2]張學政.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新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 經營管理者, 2013(21):67-67.
作者簡介:
高春榮(1989.08-),男,籍貫:云南省瀘西縣,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線損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