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霞
摘要:開學典禮是新生開始校園生活的第一堂課,開學典禮上的校長講話對每位學子以后的學習、生活意義重大。主要分析了各知名高校開學典禮校長講話內容,得出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時代性和視野性兩個特點,其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價值觀、政治觀、道德觀和創新觀四個方面。
關鍵詞:開學典禮校長講話 思想政治教育 特點 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3-019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但隨著社會發展,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傳統課堂,其教育途徑日益多樣化,例如通過高校的開學典禮校長講話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其重要途徑之一。本文主要在收集我國各所985、211高校近5年開學典禮校長講話稿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其講話稿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內容,以期更好地認識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為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提供理論基礎。
一、開學典禮校長講話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1)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時代性特點。開學典禮校長講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既體現在對過去經驗的繼承性和以往歷史的傳承性上,也體現在把握未來發展的方向性上。各高校校長在開學典禮上告誡新生要了解校史、讀懂校訓,把學校的光榮傳統和優良學風不斷傳承下去。延續光榮傳統,這不僅是為了緬懷過往,更是為了激勵學生為開拓未來而努力。
在開學典禮上,各校長站在重大歷史事件節點上,結合當下時事告知時代賦予學生的使命。例如同濟大學校長在2016年的開學典禮上,以里約奧約會女排奪冠為背景,鼓勵學生要有堅韌、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廈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校長在2015年開學典禮上,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為底色,帶領師生感懷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激發新生濃濃愛國情,啟迪學生勇擔時代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2)思想政治教育高瞻遠矚的視野性特點。各高校開學典禮校長講話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體現出高瞻遠矚的視野性特點,這不僅包括立足國內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性,也包括面向國際社會的世界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新一代大學生,應該繼承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各高校開學典禮校長致辭承接了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經驗,繼承和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復旦大學校長就曾在開學典禮上分別以儒家經典、道家學說論證大學是一個悟“道”的過程。
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文化源泉,更要有面向國際社會的廣博世界性。通過分析近五年各知名高校開學典禮校長講話內容可以看出,樹立世界眼光、開闊國際視野是各高校校長都強調的,但不同類別的學校又各有側重點。綜合類和偏文科的專屬類高校側重于對新生的世界情懷的教育,而理工類和偏理科的專屬類高校更側重對學生把握世界發展方向能力的教育,鼓勵新生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
二、開學典禮校長講話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當今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多元價值相互碰撞,大學生的價值觀受到深刻影響。部分學生精神世界出現危機。鑒于此,加強學生的價值觀教育迫在眉睫。近幾年各高校開學典禮校長講話內容,便包含了關于價值觀教育。
無論是綜合類高校,還是專屬類高校,或者是理工科類學校,其校長在開學典禮上都指出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1]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高校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校長多次在開學典禮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開學典禮上,各校長積極引導大學生不斷認同并樹立適應時代發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符合集體主義的思想素養,讓學生把個人的價值追求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2)愛國主義政治觀教育。“愛國主義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與時代精神,也是一項處理個人與國家關系的政治原則、道德原則、個人品質。”[2]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觀教育時,首先應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歷年來,在高校開學典禮儀式上,各個校長都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觀教育的重中之重。
各校長在開學典禮上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首先亮出了學校濃烈的愛國底色,細數了本校無數為建設祖國不懈奮斗的杰出校友,希冀各位學子繼承并發揚這種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例如廈門大學的陳嘉庚先生抱定“教育救國”的理念創辦廈門大學;重慶大學的馮簡教授錘煉出振興中華、匹夫有責的“重大精神”;西北工業大學的師昌緒先生立志走科學救國之路,想方設法沖破一切阻撓回國效力。
各高校校長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應充分結合本校特色,致力培養愛國、報國的高素質人才。各綜合類大學強調要用人文精神關懷民生,著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各專屬類和理工科大學更注重教育學生用科學知識回報社會,發揮專業優勢,培養尖端科技領域科研人才。
(3)立德修身的道德觀教育。各高校校長在開學典禮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所提及的品德、修養、誠信、孝道、擔當等道德觀教育對大學生加強自我修養、提高道德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也進一步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盡管各個高校的類別有所差異,其校長在開學典禮對學生進行的道德觀教育卻大同小異。他們都強調了立德樹人的重要性,告誡學生做一個良好品德修養的君子,要有人文情懷;教育學生在集體和社會中,要有集體意識;與人相處時,要包容寬厚。各高校校長在開學典禮上還專門對新生進行了有關誠信、感恩、節儉、勤奮等傳統美德的教育,希望學生不斷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和公德意識。
各高校校長在開學典禮講話中所進行的道德觀教育,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具有豐富精神內核的文化世界,以一種隱性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中華傳統美德、社會主義道德沉淀在學生心中,敦促其培養較高水平的道德素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敢于質疑的創新觀教育。我國高校教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對創新教育的重視力度逐漸加強,在各高校歷年的開學典禮上,創新觀教育也成為校長講話內容的重中之重。
通過分析各高校校長在開學典禮上有關創新觀的講話內容可以發現,幾乎所有大學校長在對學生進行創新觀教育時,都提出創新需要敢于批判質疑的勇氣、求真務實的作風和不斷探索研究的毅力。綜合類大學的校長更強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專屬類和理工科學校則更注重學生在專業技術上的創新和實際操作能力上的鍛煉。
我們所在的時代鼓勵創新和進取,同時也有著最好的創新氛圍和創新環境,我們必須有更寬的學術視野,更強的跨學科、跨文化思維能力,更強的協同創新能力,才能真正承擔起未來的責任,好好把握時代機遇,在開拓進取中不斷創造一個燦爛的未來。
綜上所述,開學典禮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載體,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分析近年來各高校開學典禮校長講話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內容,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領悟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充分挖掘開學典禮校長講話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能夠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也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工作提供更多參考和選擇。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肖群忠,李營營.“愛國主義”意蘊論析[J].教學與研究,2019(1):77-85.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