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琪
【摘要】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財務活動模式逐漸轉型,但籌資成本高、會計信息不透明等問題仍然存在。文章在分析企業財務活動現存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企業財務活動,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少跨境支付費用、完善財務內控制度以及確保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并探討了企業在財務活動中應用區塊鏈技術面臨的風險。
【關鍵詞】 ??區塊鏈;企業財務活動;優化;成本;風險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14-0066-02
一、引言
企業財務活動是指與資金運作有關的企業活動,主要包括籌資活動、投資活動、資金運營和資金分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企業財務活動的變革和創新提供了驅動力,云計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等技術被運用到財務活動中,極大地提高了財務運作效率,但是財務活動中資金籌集困難、資金運作成本高、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近年來,區塊鏈因其分布式儲存、數據不可篡改、自動網絡共識、價值傳遞等技術特點受到各領域關注,相較于傳統的互聯網技術,區塊鏈具有去信用化、安全性高、信息透明等優勢,目前已經在數字貨幣、金融等領域有了初步應用。本文將從區塊鏈技術的角度,針對企業財務活動中存在的部分問題提出優化措施。
二、企業財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籌資成本高昂
企業融資渠道可以分為兩類: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債務性融資包括銀行貸款、發行債券、融資租賃等,權益性融資主要指股票融資。無論是哪種融資方式,企業都需要向中介機構比如銀行、證券交易所、會計師事務所等支付大量中介費用,由此產生了高昂的融資成本。此外部分中小型企業由于財務信息不透明,資金占壓嚴重等問題,在通過銀行等傳統渠道進行融資時,議價能力偏弱,可能承擔高于實際的風險溢價。
(二)跨境收匯款費用高
跨境支付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線上跨境收匯款方式,這種方式需要向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較高的手續費。以PayPal為例,企業通過PayPal跨境收款,會被收取單筆3.4%—4.4%的手續費和0.3美元的銀行系統占用費。另一種方式為線下跨境收匯款方式,主要指電匯方式,這種方式也需要向中間銀行交付較高手續費。以中國銀行為例,每筆跨境匯款會收取0.1%的手續費和150元的電匯費。
(三)財務內控制度不健全
1.財務運作流程冗長。通常企業財務活動所涉及的流程復雜,含有大量重復性工作,導致財務運作效率低下。以企業的對外投資為例,由于缺乏信息共享機制,在投資建議及分析、財務評價及建議、外部專家的建議以及可行性分析部分產生了大量的重復性工作,使得項目信息傳遞緩慢,增加了時間成本,造成資源浪費。
2.審批效率低下?,F階段的記賬模式仍然采用的是財務集中核算模式,這種模式使得不同職級、不同崗位的權限不同,一項財務活動往往需要經過層層審批、授權和復審。尤其在如今大多數企業集團采用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大量的會計核算、財務數據審核、費用報銷審批工作都集中在總部中心,使得總部過于臃腫,部分財務信息重復傳遞和審批,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3.內部審計作用發揮不大。在許多企業,內部審計機構過分依賴于領導層的意志,缺乏獨立性,使得內部審計意見或結果不具有客觀性和權威性,或者是內部審計工作不受領導層重視,內部審計機構形同虛設,內部審計人員缺乏專業素養。
(四)會計信息失真
1.會計憑證失真。在會計憑證管理中,業務人員利用虛假發票套取現金或是在沒有原始憑證的情況下虛造賬目的行為較為普遍,這些行為往往極具隱蔽性,難被發現。這使得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影響企業的財務分析和決策。
2.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F行會計制度要求企業定期地披露重要會計信息,但目前我國企業的信息披露普遍滯后,在信息披露時避重就輕,甚至有的企業為了吸引投資者,虛構利潤,偽造資產,不僅誤導投資者決策,損害投資者利益,更是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
3.虛假關聯交易。關聯交易是企業經營活動中很常見但又極易產生不公平結果的交易。部分企業利用虛假關聯交易來轉移收入或攤銷費用,或是通過互拆借資金來調整利息費用,也有企業在關聯交易中簽訂非市場化協議,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且由于信息不對稱,這種關聯交易很難被外部投資者察覺。
三、基于區塊鏈技術企業財務問題的優化
(一)利用區塊鏈去信用化特征降低融資成本
1.減少傳統融資中介費用。金融中介的存在很大程度是因為交易雙方缺乏了解和信任,需要第三方機構擔當信用背書,但區塊鏈可以幫助交易雙方建立信任。例如企業在融資時,可以對投資者開放自己的分布式財務系統,投資者可以通過私鑰直接查看企業的財務數據和信用數據來檢查企業的可信度,這樣企業可以繞過銀行、證券交易所等中介機構,直接與投資者進行點對點交易,減少傳統融資中介費用。
2.降低眾籌中介費用、提高眾籌透明度。對于一些融資難的中小型企業,眾籌是一種更為低成本和開放的融資渠道。但在傳統眾籌中,需要由第三方眾籌平臺聯系項目發起人和資助者,且眾籌平臺幾乎不提供信用擔保。通過區塊鏈技術,企業和資助人可以直接以數字資產的形式進行點對點交易,每筆資金的匯入匯出都公開透明且永久儲存在區塊鏈上,資助者可以實時查看資金使用情況和項目進度,此外企業承諾的目標也將被寫入智能合約,如果企業沒能達到預定目標,資金會自動退回到資助者賬戶,資助者無須擔心企業違背承諾。
(二)通過建立聯盟鏈減少跨境支付的中間費用
利用區塊鏈分布式儲存和點對點傳輸的技術特點,企業可以繞過跨境支付的中間代理層級,與收付款另一方直接交易,降低跨境支付成本。首先由一家信用度較高的主體機構牽頭建立聯盟鏈,通過共識算法和智能合約建立一種通用數字貨幣,然后將交易雙方需要履行的權利和義務寫入可以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上,當支付條件達成時,支付將自動完成,收款方將直接收到通用數字貨幣。收款方和付款方各自作為區塊鏈上獨立的節點參與分布式賬本的共享,不僅節省了中介費用,也增加了交易數據的安全性。
(三)通過內部財務信息共享機制完善財務內控制度
1.削減審批流程。在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記賬模式下,財務系統內的每個節點共享財務信息,所有的財務數據經過全網廣播后須由余下多數節點確認后才能記入公共賬本,各個記賬節點之間享有平等的記賬和管理權限,節點之間依靠共識機制聯系,無須層層授權即可確保業務順利進行。此外交易相關的收付款憑證、購銷合同等都可追溯,這種去信用化的技術特點,也使得許多繁雜重復的審批流程都可以被簡化。
2.提高審計效率。在區塊鏈上,交易數據被確認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審計的過程。交易數據被全網廣播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余節點審核和確認起到內部審計的效果,所有交易數據都已經真實、實時地記錄在了分布式公共賬本,企業不需要再單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減少了內部審計的財務開支。此外在區塊鏈中,每個區塊的交易數據都被加蓋時間戳后環環相扣地連接起來,這也使得各項交易數據和操作具有不可篡改和可追蹤性,外部審計人員可以通過私鑰直接訪問和審核區塊鏈上的實時交易數據,然后重點審查非交易數據,這樣可以極大簡化外部審計工作,降低企業的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
(四)通過建立分布式財務系統提高會計信息真實性
1.會計數據真實可靠。企業可以利用聯盟鏈技術建立一個半開放分布式財務系統,聯盟鏈的身份認證和權限管理特點使得僅有企業員工可以錄入和確認交易數據,避免外界惡意節點的干擾,確保財務系統有序運行。當符合身份認證的企業員工將交易數據打包進行全網廣播后,經過其他節點的企業員工審核和確認,該交易信息才能被寫入財務系統,如果交易數據不實,得不到其他節點確認,將被自動拒絕記入財務系統。此外分布式財務系統中,財務數據永久儲存且無法篡改,能有效防范會計人員為自身利益或是受管理層指示篡改會計數據,確保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2.會計憑證真實有效。區塊鏈技術還可以幫助解決會計憑證造假問題,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經營活動。首先在公司分布式財務系統上添加接口接入鐵路、航空、酒店、通訊系統,當企業員工到外地出差,產生交通、住宿和通訊費用發票后,財務系統將會自動與相應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匹配核實,確保票據數據的真實性,再通過全網廣播,由其余節點鑒別確認。
3.會計信息充分披露。聯盟鏈兼具私有鏈和公有鏈的特點,企業可以將聯盟鏈中的財務信息對外公開,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以及公開透明,將過去被動的有限披露轉變為主動的充分披露,使得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能實時獲取完整的財務信息。尤其對于外部投資者而言,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投資者利益得到保障,這有利于樹立企業良好形象,提高企業信用度,為企業帶來隱形的信用收益。
四、運用區塊鏈技術優化財務問題的潛在風險
(一)技術風險
區塊鏈作為新興技術,目前仍處于逐步完善的階段,對于其可能出現的技術風險要加以識別和防范。以私鑰丟失風險為例,在區塊鏈技術中,私鑰是用戶身份識別的唯一標識,私鑰一旦丟失,無法找回,相應用戶地址的數字資產將會一直處于無人能使用的狀態。目前比特幣系統中,就有數十億美元的比特幣因為私鑰丟失而無法使用。此外,區塊鏈技術還面臨智能合約代碼漏洞、網絡堵塞、惡意節點攻擊等技術風險。
(二)法律風險
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區塊鏈監管有了初步框架,但是在區塊鏈法律細分領域如智能合約的法律屬性、數據權利主體的界定、非法交易行為的識別、區塊鏈服務運營商的信息披露等,仍存在立法空白,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仍面臨潛在的法律風險。
五、結語
區塊鏈憑借其去中心化、去信用化、數據不可篡改性等技術優勢,給企業財務活動提供了新的優化思路。但區塊鏈作為一項新興技術,難免存在技術、法律等風險。企業應該理性看待區塊鏈背后的風險,在合理評估和防范相關風險的同時,逐步探索區塊鏈技術在企業財務活動中的應用,有助于企業在未來智能化時代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J
【主要參考文獻】
[1] 許金葉,夏凡.基于區塊鏈的企業財務業務創新[J].會計之友,2017,(15):129-132.
[2] 楊霞,董劼.區塊鏈技術下企業財務活動的優化[J].財會月刊,2018,(21): 53-58.
[3] 曹可妮.區塊鏈技術視角下對財務共享模式的再優化設計與展望[J].財會研究,2018,(5):49-52.
[4] 李海波.利用區塊鏈技術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發展[J].財會月刊,2019,(3):142-146.
[5] 許金葉,朱鴛鴦.區塊鏈信息技術對會計監督的影響研究[J].會計之友,2018,(1):156-160.
[6] 朱楷睿.區塊鏈技術在未來會計行業中的應用及面臨的挑戰[J].商業會計,2018,(23):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