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美芳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當今世界趨勢復雜,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各國面臨不同的問題,中國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提出“一帶一路”發展政策,以促進各國經濟穩定有序發展為目的。本文意在研究“一帶一路” 戰略背景下老撾外向型經濟發展方略是否符合當下社會的前進方向。以老撾為代表的地區國家,支持“一帶一路”戰略,并共享共建成果。
中國“一帶一路”的政策出臺后,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不斷的增多,而且并取得其他各國的支持。2013年習總書記在其他各國的演講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可見,一帶一路不僅有利于中國的經濟建設發展,同時對其他國家發展也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一、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對外機遇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基礎設施、現代農業、工業制造、高科產業等獲得較大的成果,但有房地產泡沫威脅、產能過剩、貧富差距、就業困難等問題存在。中國一帶一路共建政策的提出,為中國經濟發展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中國經濟地位不斷提升,在對外經濟當中,老撾作為中國重要的鄰國,雙邊貿易發展比較快,從九十年代開始,雙方在貿易合作一直都比較積極。中國對于老撾的投資大力推動了老撾內部各個行業的發展,對于當地支柱產業的形成、就業形勢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老撾投資方面的一大伙伴就是中國,本研究將針對中國對老撾國家在產業選擇策略方面的現狀及問題進行研究。
二、老撾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老撾是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與中國、柬埔寨、越南、泰國、緬甸等接壤,其山地和高原占國土的三分之二,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優美的自然景觀,也是中國一帶一路的重點國家。老撾是深受外國的殖民統治、剝削和掠奪且國內經歷了數十年的內戰,獨立后由于地理環境閉塞,工業基礎相當薄弱,發展緩慢貧窮落后的農業國,使得老撾經濟發展緩慢。老撾經歷了多年的閉關自守和經濟停滯之后,決定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在2016年老撾總理通倫親自揮鏟破土,中國老撾鐵路全線開工,根據規劃將于2021年全線貫通。中老鐵路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首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與中國鐵路網直接聯通的國際鐵路。未來,中老鐵路北接中國,南至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老撾將成為中國與泰國、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交流貿易通道。
三、“一帶一路”促進老撾的發展
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了老撾的第一大投資國,近幾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線的落實和延伸,到老撾經商、建廠、投資的大批國人也已經上路,東南亞這個低調的內陸國家,整越來越多地吸引世人關注。經過多年的發展,在東南亞當中老撾作為重要的投資首選地,已經有農業、基礎設施等方面產業投資發展。不過兩個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很多摩擦問題以及一些風險,特別是老撾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未來海外目標市場之一,伴隨其產生的知識產權風險將會給中國帶來影響,值得中國政府和企業重視。那么解決這些問題也勢必成為雙方進一步合作發展的必然要求。在老撾與中國大力經濟合作發展的今天,老撾國家也不能夠完全放開重要資源的管制,優化來自國外的投資資金,把優勢資金投入到改善居民生存環境,創造可持續性就業等產業領域上來,這也是目前老撾政府應該做的改變。截至 2016 年,老撾的外資方面的企業已經達到了近 8 萬崗位,中國投資的企業占到近60個百分點,而按照關聯就業的相關分析可以知道,中國投資的企業所提供給人們的就業崗位并不只是4萬多,可能會更多,因為其還會帶動一些其它方面的就業。
四、外國投資與老撾形成有效對接
從近期來看,一定的外國投資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對老撾國內的外匯有補充的作用,國外的直接投資對于老撾而言可以改善自身的國際收支,老撾也可以在此過程中獲得一定的利益。從長期來看,外國的投資除了對老撾會有資金的支持和不斷注入,還包括了其它要素在內的轉移,如進口原料貨物等,老撾在其中獲得相應的利益。中國在與老撾的貿易合作方面一直是較好的伙伴,對外貿易的發展,對兩國都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老撾提高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將經濟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實現有效對接,其實施與老撾的發展和利益密切相關。目前,脫貧仍然是老撾經濟發展的重點,2020年實現脫離世界貧困國家行列。雖然還有一定的挑戰,但其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使其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主動實現有效對接,將產生乘數效應。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老撾必須緊跟世界發展的大潮,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經濟全球化。(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