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喆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進行,商業銀行迎來了機遇和挑戰。一方面商業銀行的自主經營權增加、產品與服務創新動力上升;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差減小、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增加。針對這些情況,筆者提出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加強風險管理能力、提高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應對方法,以期促進商業銀行乃至整個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
一、前言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相對較長,從1996年開始改革到2015年改革基本完成,前后一共花費了近20年時間。最近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這既體現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也對利率市場化改革提出了深層次的要求。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具有兩面性,既能夠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機遇,又會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挑戰。
二、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機遇
(一)商業銀行可以提高自主經營權
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前,商業銀行的經營業務經常受到中央銀行的限制;利率市場化改革基本完成之后,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確定利率水平,合理配置資源,充分利用利率自主權,對不同信譽客戶實行差異化管理方法,降低日常經營成本,提高利潤率。
(二)商業銀行可以高效創新
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前,商業銀行受到各方的監督管理程度較深,難以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創新產品和服務、提高經濟收益。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基本而完成之后,整個金融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各種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層出不窮,商業銀行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技術和理念,創新產品和服務。
三、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挑戰
(一)商業銀行存貸款利差減小
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之前,商業銀行主要通過利用存貸款利差獲取高額收入。但是隨著貸款利率下限、存款利率上限前后被取消,金融市場的存貸款利差有所減小,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所能帶來的收入也隨之減少。在收入水平降低,費用水平不變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的經營利潤就會相對減少,不利于商業銀行的長期發展。
(二)商業銀行利率風險增加
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前,利率水平受到中央銀行的管制,無論是貸款利率還是存款利率的波動幅度都相對較小,此時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水平較低,可以較大額度的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而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之后,利率水平交由市場供求雙方決定,其波動性增加且變動趨勢也難以預測,導致商業銀行利率風險增加。
(三)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增加
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前,商業銀行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廣泛的客戶群體,所面臨的信用風險比較小。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基本完成之后,貸款利率水平有所下降、存款利率上升,導致整個金融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商業銀行在貸款業務中為了搶占客戶量,可能會放松對貸款人信用水平的限制、同時為了獲得較高的回報率選擇投資風險相對較高的項目,使得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增加。
四、商業銀行應對方法
(一)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主要包括結算與清算、資產托管與委托承諾等,其風險和成本都相對較低,而從中獲取的收入水平也比較可觀。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基本完成,導致商業銀行存貸款利差減少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應該重視中間業務應對挑戰的作用。商業銀行應該充分利用深厚的客戶基礎、良好的信用條件以及穩健經營的理念,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一方面實現投資多樣化,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風險與成本,實現高的投資回報率。
(二)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利率市場化使得商業銀行的整體風險水平有所提高,所以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首先,商業銀行應該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風險識別預警機制、加強風險處理能力,并健全責任追查體系從企業內部降低風險水平。其次,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臺,降低整個行業的信用、利率風險水平。最后,國家加大力度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督管理機構。
(三)提高工作人員專業素質
提高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提高工資和福利待遇水平,大量引進高端專業人才,從頂端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另一種是優化人員結構、定期開展學習班學習現有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從而從整體角度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五、結語
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階段雖然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基本完成,但是利率市場化水平不夠成熟、其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所以有必要緊隨十九大報告號召、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加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作者單位:廣西航桂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