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鳳歡
“一帶一路”是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新政策,為了能夠更好地發展西部經濟,我國政府提出了“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政策。隨著“一帶一路”經濟政策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開始響應國家政策的基礎上積極地開發“一帶一路”沿線項目,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全面提升。但是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發展,本文針對相關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對應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國企財務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企財務管理工作制度依然使用的是傳統的制度,但是國有企業為了能夠滿足“一帶一路”的政策發展要求,在經營過程中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方式,財務運營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因此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制度無法滿足國有企業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發展需求,很多財務管理制度無法全面的規范企業的經營互動,財務管理制度的制約性作用無法充分的發揮,導致了國有企業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各種經營管理活動都無法全面的開展,財務成本提升。
(二)財務風險增加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國有企業的經營規模以及經營范圍進一步提升,內部財務活動內容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財務風險隨之增加。從內部方面分析,國有企業工作人員缺乏法律意識,資金結構、管理決策水平有限。資金結構不合理,導致資金運營穩定性差,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者的管理決策失誤導致資金損失嚴重,增加財務風險;企業內部關系混亂,企業內部機構之間無法進行很好的溝通,財務管理與各個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
(三)國有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低
“一帶一路”背景下對于會計人才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提升。目前國有企業的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是非常的高,無法滿足國有企業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對于財務人員的要求。“一帶一路”背景下會計人員需要積極學習信息技術以及其他方面的專業技能,保證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全面提升自身文化素質,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可靠地保障。目前國有企業會計人員對于國外企業的稅收、財務處理方面的問題不了解,對于信息技術掌握不全面,因此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很難發展國際業務,人員素質成為了影響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完善國企財務管理中問題的對策
(一)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制定與“一帶一路”國有企業運營模式對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國有企業應該針對企業的經營情況制定全面的財務管理制度,這樣才能更好的規范財務管理行為,提升制度的約束性效果。國有企業針對制度的執行情況需要進行全面的監督與管理,保證監督管理制度最終落實到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中來,最大限度的發揮財務管理制度的約束性作用,提升財務人員工作的規范性,防止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出現,影響企業的經濟管理利益。作為管理者需要及時更新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根據企業經營方式的改變適當的修改相關的制度,保證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能夠與企業的實際經營完美的切合,最大限度的發揮財務管理制度的作用。
(二)加強財務風險管理
“一路一帶”背景下國有企業應該重視財務風險管理,降低財務風險,保證國有企業能夠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獲得全面的發展。首先,國有企業開展稅務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加強對于企業內部情況的了解,開拓市場,降低財務風險,保證企業運營的穩定性。應該加強對于市場的研究與分析,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對于消費者需求的了解,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銷售產品能夠更好的被市場接受,降低財務風險,為企業更好的發展提供數據基礎。其次,在提升國有企業運營效率的過程中能夠充分提升海外企業的運營情況,為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進行全面的管理,與當地政府積極溝通,深入了解當地會計處理方式以及稅收法律內容。這樣才能全面降低財務風險,提升稅務防控能力。
(三)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國有企業對于財務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能夠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滿足企業對于會計人員的要求,保證財務人員更好的開展日常的工作,國有企業應該針對會計人員進行全面培訓,應用持續的培訓模式,讓會計人員通過持續化的培訓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在信息化時代下企業應該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培訓,在網絡上定期更新會計知識,工作人員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針對會計知識的變化隨時更新自身的財務知識,這對于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具有積極影響,同時還能充分滿足“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對于財務人員的要求。
三、結語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需要轉變傳統的經營管理理念,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這樣才能讓國有企業緊緊抓住市場機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獲得更好的發展。針對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國的國有企業管理者應該引起高度重視,解決財務管理中的問題,提升財務管理水平,讓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夠為“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的發展提供充分的內部發展動力,為國有企業今后更加穩定的發展提供可靠地保證。(作者單位:荊楚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