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平
新會計準則促進了以往財務管理模式的轉變,尤其是對于企業職工薪酬核算內容以及方法進行了補充和調整。但是就整體情況來看,因為與以往核算方法之間的差異明顯,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系列問題,而影響到了職工薪酬核算的準確性與科學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與職工之間的利益關系。由此還需要基于新會計準則內容,就職工薪酬核算方法和優化要點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以科學可行的手段作為支持,達到最佳核算效果。
相比較傳統的企業職工薪酬核算內容,新會計準則對其作出了進一步的補充說明,對核算內容以及方法進行了更新,能夠進一步提高核算過程與結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包括對企業職工薪酬類別進行了重新劃分,并確定各部分對應的核算方法,明確了薪酬核算內容,為企業財務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由此企業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促使老舊工作模式的轉變,以求更好的適應新會計準則要求下的職工薪酬核算工作。
一、企業職工薪酬核算進一步變化
(一)職工范疇擴大
在我國境內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單位中,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勞動者,均以工資作為生活來源的即為職工,且相互之間沒有各種條件限制下的差異,包括性別、民族、職務、出生年月、學歷以及政治面貌等。對于職工范疇的劃定是以是否簽訂合同為依據,分為全職、兼職和臨時工三種;而會計準則對職工的范疇作出了一定調整,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監事會、董事會等未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但是由企業任命,并且滿足條件的勞務派遣人員,職工范疇劃定范圍更大。
(二)離職后福利
離職后的企業員工用工形式發生了變化,但是還需要針對所屬其的離職后福利進行核算。基于其與長期職工用工形式的不同,新會計準則對離職職工的離職后福利核算內容與核算方法進行了補充說明。企業需要根據我國現行稅法與新會計準則要求,以合適的形式向為其提供服務且退休以及勞務關系結束的職工支付報酬與福利。并且,離職后福利還包括失業保險、養老保險等退休福利,以及在職工退休后需要支付養老金、醫療保障以及人壽保險等職后福利。
(三)短期薪酬核算
短期薪酬也是企業職工薪酬核算的一部分,即職工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年度報告期間結束后一年內,由企業將全部薪酬支付給職工,其中涉及到按照構成工資總額的計時工資、計件工資、支付給職工的額外勞動等報酬、職工津補貼、福利支出、非貨幣性福利等多個方面,均需要依據新會計準則更新的內容進行支付。新會計準則規范確定短期薪酬會計核算內容除工資薪酬以外,還包括社會保險與住房公積金,但是不包括解除勞動關系后的補償部分。
二、新會計準則下暴露出的問題
(一)福利費會計核算缺乏標準
福利費也屬于企業為職工發放的薪酬內容,應當在實際發生時依據實際發生額入帳。但是就實際核算效果來看,大部分的企業未意識到此方面內容,核福利費的核算依據不同,基本上是以財務下發文件作為依據。以及新會計準則中闡述,如果財政部下發文件中對福利費計提比例以及計提基礎未進行詳細介紹,則是按照企業以往經驗結合自身現狀,科學預測薪酬。這就說明,對于職工福利費方面的會計核算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作為依據,所得核算結果并沒有對比性,并且會與實際情況產生較大誤差。
(二)非貨幣薪酬會計核算不當
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職工薪酬核算內容以及方法進行了補充完善,增加了非貨幣形式的薪酬內容,但是目前實際執行時還存在一定問題。 主要可以從三方面來分析: 第一,新會計準則只提出了非貨幣形式的薪酬內容,但是并沒有闡明使用范圍,以及相應的計量方式并不明確。第二,非貨幣薪酬核算內容并不確定,一種是以賬面價值核算進帳金額,一種是通過公允價值核算進帳金額。 但是如果采用后面一種方式核算,就會與賬面價值之間產生較大差額,影響會計核算的整體效果。第三,企業如果選擇自身產品作為非貨幣薪酬發放給職工,這種發放方式可將其看作為銷售情況,可以進一步提高企業的銷售收入,但是會導致賬面與實際差額較大。
(三)辭退薪酬核算不合理
辭退薪酬也是企業職工薪酬的重要內容,如果會計核算不合理,會對職工以及企業之間的薪酬結算關系產生較大影響。原有的會計準則對辭退薪酬核算有明確闡述,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缺陷導致企業辭退核算缺乏合理性。新會計準則中對此方面內容進行了調整,對原有問題進行了改善。基于稅法內容可知,對于辭退薪酬核算有一定介紹,但是與新會計準則中對于辭退薪酬核算的方法存在一定差異。這樣就導致面對辭退職工,在進行辭退薪酬核算時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工作量較大,影響會計核算工作的正常進行。
三、下一階段優化方向與方法
(一)統一薪酬費會計核算標準
以提高企業職工薪酬核算準確性為目的,必須要統一薪酬費會計核算標準。一方面,需要加深對稅法的學習與了解,掌握其中對于福利費核算的相關內容,確定福利費計提要求,與企業經營發展實際情況相結合,針對會計核算內容作出調整和補充,作為職工福利費會計核算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基于新會計準則各項規范,確定福利費計提比例和計提基礎,尤其是企業以往核算所參考的經驗內容需要作出明確說明,減少在核算過程中問題的發生。并且,還需要進一步統一職工福利費的適用范圍和會計核算方法,尤其是福利費和成本費之間的分界點必須要準確說明,且很多企業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對使用范疇作出不同調整,而影響到會計核算結果是否可靠。為避免此種情況,前提就是要對福利費使用范疇作出準確說明。或者是對福利費使用對象、用途以及產生金額等內容進行準確描述,作為福利費計提以及據實扣除等項目開展的依據,也可以確定企業職工福利費使用范疇,提高會計核算質量。
(二)非貨幣薪酬會計核算
對于非貨幣薪酬部分的會計核算,需要基于企業生產運營的實際情況進行,且可結合以往會計核算經驗確定薪酬內容與核算方法,保證執行過程的可行性。將新會計準則作為基礎,并且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前提下,保留一定可控空間,可以有效適應不同的情況。目前存在大量的企業選擇以自身產品為代表的非貨幣薪酬發放形式,在此情況下會計則是直接按照銷售核算。為降低企業調控利潤的彈性空間,需要杜絕以自身產品為銷售行為進行會計核算的情況,直接作為成本進行結轉,而非通過銷售收入賬戶核算。這樣處理可以有效避免企業收入過分增長,杜絕企業利用非貨幣薪酬發放的方法來人為調整企業盈虧事項的發生,保證企業會計核算合理合法。
(三)明確辭退薪酬核算要求
辭退薪酬會計核算必須要按照新會計準則要求執行,嚴禁出現利用辭退薪酬調整企業盈余的情況發生,明確辭退薪酬核算基本要求和核算方法,科學預算負債,提高預算結果的準確性。在職工勞動合同到期前企業主動與職工結束勞務合同,或者是鼓勵職工接受企業裁剪而結束勞務合同,上述情況下必須要有企業支付辭退薪酬的款項實際發生的證據,以此作為辭退薪酬核算的原始憑證,并進行損益會計核算。
四、結語
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職工薪酬核算方面做出了眾多調整,迫使企業此方面的會計核算工作模式必須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從企業自身運營現狀和發展需求出發,以新會計準則要求為基準,確定下一階段優化方向和要點,促使企業職工薪酬會計核算不斷優化,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作者單位:淮北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綜采安拆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