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光
我國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是稅收收入,因此實行的財政稅收體制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政府收入的穩定性和市場經濟的活躍發展。構建一套科學完善的財政稅收體制,不但能夠確保政府有穩定的財政收入,充分發揮出政府的職能作用,還能夠積極地推動市場經濟的主體發展,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在經濟新時期下,我國的經濟發展處于一種全新的形勢下,國家也在積極推動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與創新,以此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方向。雖然當前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和創新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實際上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本文通過詳細的分析財政稅收體制的相關問題和改革內容,充分結合當前的實際狀況,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一、新時期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重要意義
財政稅收體制與社會經濟及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具有極為密切的聯系,財政稅收體制是否具有合理性,能否與當前階段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相適應,都將對社會經濟行為造成重要的影響。此外,公平合理的財政稅收體制下,能夠有效的發揮規范社會行為,強化社會經濟秩序管理力度的作用。而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不斷提高財政稅收體制的完善化與科學化水平,是發揮財政稅收體制積極作用的根本保障,因此具有著重要意義。
二、新時期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稅收體制不夠完善
當前,我國的財政稅收體制還不夠完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體現如下:第一,稅種不齊全。在經濟新時期下,我國的經濟發展更加注重“可持續”和“環保綠色”,但是在我國的稅收范圍內并不包含一些重要資源稅和環境污染稅。這就使得我國的環境改善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進展不是特別的順利。第二,中央與地方的稅收在稅收比例的劃分上,存在不合理現象。目前一些地方的稅種,在繳納稅收收入時,仍然受到中央的控制,這就阻礙了地方政府職能的發揮,也阻礙了地方的發展與進步。第三,存在不合理的財政稅收收入結構,其不合理性主要體現如下:首先我國的所得稅是一種調節國民收入的重要方式,它在我國的稅收收入中占據的比例并不是特別的突出,但所得稅作為國家的一項政治武器,其目的就是為了縮短居民收入之間的差距,但就實際情況而言,所得稅在我國的稅收收入中并沒有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這就使得我國的財政稅收體制在對國民收入進行再次分配時,不能得到一個科學有效的結果,也就是說人們在享受社會成果時,沒有得到公平的機會,也沒能縮短居民收入之間的差距;其次增值稅在我國稅收收入中占據的地位過高。它是我國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增值稅更是鞏固了我國第一稅種的地位,但這樣的現象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因為增值稅的形成是企業在進行商品買賣或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它是根據一定的交易金額確定具體的上繳金額的,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就增加了企業的交易成本,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也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缺乏有效的財務監督體系
根據當前財政稅收工作的實際狀況來看,在實行財務監管的時候,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性現象,這對財務監管的質量和效果有著不利影響。當前我國財政稅收體制中缺乏一套科學規范的財政稅收監管體系。尤其是在當下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中,很多地方的財政稅收監管機構都被撤銷,同時又沒有及時安排專門的機構對財政稅收收入進行監管,使得財政稅收收入的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諸多的問題,就是因為當前財政稅收的監管體系缺乏科學規范性,才導致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不利于財政稅收收入工作的進行。
三、新時期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改進策略
(一)健全和完善財政稅收體制
當前,我國應從以下幾點來對財政稅收體制進行健全和完善:第一,對稅收稅種進行完善。目前。政府應在嚴格遵循“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經濟發展原則下,將更多的稅收稅種納入到國家稅收中,比如,環境污染稅、重要資源稅等等,構建一套完善的稅種體系。第二,制定科學的制度,對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財政稅收收入的分配占比進行合理的劃分,該由中央把控的一定要堅持政府的監督和管理,但是一些納入到政府管理的稅種,應該由地方政府來進行管理,中央應該適當的放權,使得中央和地方之間的稅收比例存在一定的科學合理性,促使中央和地方都有足夠的財政收入來確保其自身職能的有效發揮。第三,對各種稅種之間的關系進行重新整理和規劃,以此推動我國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進程,進而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確保人們都能享受到稅收體制改革的成果。
(二)構建有效的財政稅收收入監管體系
在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和創新過程中,一定要完善財政稅收的監管體系,充分發揮出監管的效能。隨著新時期的到來,我國的政府機構都在進行著一系列的改革,多數地方政府的稅收收入監管機構都將被撤銷,但是這不代表政府就會放棄對財政稅收收入的監管。因此,國家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規定,嚴格要求各級政府認真履行財政稅收收入監督的職責,并及時對監督管理的工作進行檢查和評價,實行相應的獎懲機制,確保財政稅收收入監督工作的有效進行。(作者單位:濱州市沾化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