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基于“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合作交流是一種常態化,這給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和挑戰,尤其職業教育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為了適合社會對人才的認可,推進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和增強人才核心競爭力的有效保障。《悉尼協議》標準是國際認可的標準,對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起到指導作用,我國的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應該了解《悉尼協議》相關內容,對我國高職院校專業建設起到重要參考作用,這是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發展趨勢。
一、《悉尼協議》及認證標準的制定
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世界各國都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21世紀初,國際組織以工程職業能力的分類為依據,將工程專業教育認證體系劃分為分別針對專業工程師(engineer)、工程技術專家(engineering technologist)與工程技師(engineering technician)的《華盛頓協議》《悉尼協議》與《都柏林協議》。其中,《悉尼協議》一般是針對三年制高等工程技術教育及人才的認定,由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英國、愛爾蘭、新西蘭及中國香港7個國家或地區,代表本國(地區)民間工程專業團體發起并首次締約于2001年6月25日。隨著工程技術型人才在技術發展中獨特作用的日益凸顯,以及《華盛頓協議》對工程技術教育與人才認定局限性的愈加顯現,其他國家或地區也開始申請加入《悉尼協議》,如美國、韓國、中國臺灣分別于2009年、2013年、2014年加入該協議。現在《悉尼協議》成員國不斷擴大,為現代職業教育的專業標準建設起到國際指導作用,是現代世界各國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標準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職業院校專業建設的發展趨勢。
二、基于《悉尼協議》認證標準的重要意義
(一)專業國際認證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應該具有國際的標準,符合現代國際化標準的需求。高職院校需要在人才培養、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等方面都需要根據國際標準進行改革,專業國際認證對我國高職院校來說是機遇和挑戰并存,高職院校要可持續發展,必須國際化認證這是發展趨勢,規范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完善課程體系建設,為現代企業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推動我國高職教育改革,教學標準改革是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整個高職教育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專業國際認證是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客觀要求
現在社會需求對人才的要求標準不斷變化,高職院校必須根據專業國際認證標準進行人才培養,這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要求。專業國際認證是根據社會需求,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院校、產業、政府、行業都在緊密結合,共同為學生的培養進行科學有效的改革,國際認證標準是符合現代國際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對人才的流動起到推進作用,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據,也符合現代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的需要。
(三)專業國際認證是推進高職院校與國際接軌的有效途徑
高職院校為我國培養大量產業工人,現在我國企業需要逐步與國際企業接軌,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必須具有大量具有國際標準的人才作為基本保障,因此專業國際認證是推進高職院校與國際接軌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需要結合社會的人才需要,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以提高人才的質量的重要保障。
三、根據《悉尼協議》開展專業建設之益處
《悉尼協議》是國際認可的標準協議,是世界各國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重要依據。根據《悉尼協議》標準開展建設的專業,代表著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更可能受到國際認可,更有助于學校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爭取更多與國外大學開展學生交流及學分互認等工作的機會,這將有效促進學校整體教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規格的提高,同時可以大大提升學校在國際上的美譽度。高職院校交流合作是現在教育的發展趨勢,符合現代人才的培養需要,對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起到重要人才保障機制,符合現代高職院校發展的趨勢。
高職學生是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能適應相關企業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高職院校專業國際認證,是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基礎措施。根據《悉尼協議》標準進行建設的專業畢業生是符合《悉尼協議》標準的工程人才。學生在校期間會得到學習指導、職業規劃、就業輔導等幫助,畢業時達到《悉尼協議》指定的12項能力要求,進而增強畢業后對社會的適應度。根據《悉尼協議》標準進行專業建設,可以提升畢業生在國際上的被認可程度和專業上的有效競爭能力,可以提高人才的國際流動性。人才的國際流動是現代人才發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符合現代人才的發展需求。
專業建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保障,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符合國際專業認證標準這是高職院校的發展需求,根據《悉尼協議》標準開展專業建設將更加注重“效果”“成效”,會根據《悉尼協議》認證的 7 個具體標準(即:培養目標、學生、畢業要求、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持續改進和畢業生跟蹤反饋及社會評價)加強內涵建設,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突出自身特色,關注第三方客觀評價,注重持續改進,進而更好地服務地方,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更好地滿足相關行業及企業的人才需求。(作者單位:黑龍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