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勇
本文主要圍繞在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教學管理進行分析和研究,并為增強高校教學管理提出了一定的建議,同時對于大數據在高校教育教學中起到的作用做了一定的說明,同時還對高校教學管理的創新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大數據的出現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很大的改革,對于教育界而言,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但是隨著大數據在教育界中的應用,隨著其對教育教學起到的幫助和作用慢慢突顯出來,我們可以看到大數據所帶來的不只是挑戰,也是機遇,抓住這此機遇,促進高校教育教學的發展,增強高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升高校教學管理水平,就是在這場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中需要做到的。同時這也是因為高校是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高校的教學目標就是將學生培養成社會和國家需要的全面發展人才,而大數據是近幾年興起的技術手段,高校應該牢牢掌握它,及時更新教學管理理念。
一、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的特點
(一)對于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素質水平有要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現在的信息公開內容還在不斷地增加,信息公開的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再加上現在是網絡時代,信息的傳播極為快速和便捷,所以信息公開的渠道也非常多。通過互聯網為基礎的交互技術有效個體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能力,能夠幫助高校教學管理的主體不僅僅是學校領導和學校的管理人員,以及教師和學生,家長也可以參與到學校管理中,甚至合作企業也可以參與到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幫助高校能夠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而同時,在高校教學管理中,學生是主體之一,互聯網技術在不斷地成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更加凸顯出來,每個學生都有其性格和學習特點,有其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能夠幫助提高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教學效率。除此之外,高校教學管理不僅僅是幫助學校處理簡單的行政事務,還有很多復雜的事項需要處理,處理過程中要調動管理人員的多方面知識,所以對于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素質水平也有要求。
(二)管理活動的協調性得到了保障
管理是一種協調過程,傳統管理模式下,高校的教學管理主要會呈現出實時交互性,而管理者的執行能力也能夠得到體現,所以在高校的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過隨著人們步入信息時代,網絡也得到了普及,在高校的教學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存在更多的方式能夠滿足雙方的溝通需求。且管理指令的下達也更加及時和快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在高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的前提下,管理活動的協調性也得到了保障,高校的教學管理活動也得到了促進。
(三)教學管理的內容范圍拓寬
在高校的教學管理決策中,數據是其中的基礎,高校教育教學想要得到發展,那么就必須建立在數據的基礎上,因為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都在不斷地進行運用,高校的信息化進程也在不斷地前進,在應用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統中,會積累很多數據,這些數據的規模非常大,并且非常多樣,能夠高校信息管理系統在長期的應用過程當中會記錄并積累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的規模較大,且類型多樣,不僅可以幫助使用者記錄常規信息,還可以幫助使用者記錄心情和圖片等等,這些數據其實可以反映出使用者的性格,所以也就使高校教學管理內容不局限于某一單一的信息管理,管理范圍的拓寬能夠幫助高校教學管理進行創新和發展。
二、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的創新
(一)改革教學管理理念
無論是什么,理念都決定著方向和重心,教學管理的理念自然也決定著教學管理的方向和重心,并且對于教學管理的實施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只有合理有效地進行教學管理,才能真正發揮教學管理的作用,所以教學管理的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也因此,基于大數據背景,高校教學管理創新應該先對教學管理理念進行改革,高校領導和高校教師也應該對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認識,并且將大數據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通過建立大數據教育決策支持模型,可對高校教學數據進行分析與挖掘,從而發現教學與學、管理與評估之間的一般性規律,進而有目的地制定并執行教育決策,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與科學管理。尤其是現在是信息時代,教學管理理念應該先進且有效,有效的教學管理理念能夠給高校教學管理帶來巨大的改變,大數據技術也可以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分析教學環節并控制教學環節。
(二)實施個性化的教學活動
想要進行現代化教學,那么就必須要在科學技術的鋪墊上展開,只有能夠正確應用科學技術,將科學技術的作用發揮出來,才能實現現代化教學,才能推動教學改革,才能增強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而大數據的出現,其實就為教育教學的改革和改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因為大數據就可以幫助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并且可以增強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并且,大數據技術還可以幫助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高校教學管理一直都在想方設法實現個性化教學,但是想要實施個性化教學實在太困難了,不過有了大數據,個性化教學有了可能性,教師可以在大數據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的學習優劣點,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是難以做到的,是因為有了大數據,所以才有了實施個性化教學的可能性。
(三)完善教學評價模式
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的教學管理模式還是非常傳統并且單一的,并且主要采用的就是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價的管理模式,這樣的模式基本都是要在學生的學生成績上建立的。所以很不利于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自信,讓學生難以健康成長。因此,目前的教學評價模式必須要進行改善和調整,如果不進行改善和調整,就無法促進高校教學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教學評估已經不僅僅是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估,而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在評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和教師的教學問題,通過這些問題就可以對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改善。教師也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更加了解學生,能夠針對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當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教學時,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有所上升,而學生的積極性有所上升,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有所增強。大數據可以幫助高校不斷增強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的發展。
三、結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高校教育的改革也在越來越深入,因為如果不緊跟時代的發展就很容易被時代拋棄,尤其是大數據的出現,高校教學環境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如果抓住這次機會高校教學就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改變。大數據在很多領域都展現了其功能和效果,在教育界也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推動高校教育教學的發展和高校教學管理的創新,所以基于大數據背景,高校能夠更好地通過大數據進行教學管理決策,并且還能相應地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作者單位: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課題:基于大數據的教學評價和教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