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濤
(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吉林 132012)
我校結合吉林地域文化特色及城市個性標簽,借助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實踐優勢,多次挖掘豐富特色、種植、養殖及農產品資源進行了藝術性實踐轉化,針對農副品產出粗糙,量大,精細程度不足,品牌影響力薄弱等劣勢。深入地處東北的吉林省的吉林市、舒蘭市、烏拉鎮等地區,發掘農副產品,進行藝術設計課題化項目開發——品牌策劃營銷、視覺包裝宣傳、文創品設計與開發等實踐項目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吉林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早在明清時期,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就為皇室上貢奇珍異寶,彰顯吉林豐富的物產,高貴典雅的珍稀資源。隨時代更替,諸如東北師范大學、東北電力大學、吉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吉林高校都相繼在視覺藝術設計教育教學實踐及項目拓展環節中,不斷挖掘出獨具東北特色的珍稀資源,提煉出諸多富有地域烏拉文化和傳奇的故事色彩,然而篩選、提煉、整理、挖掘鮮明烏拉特色的品牌形象及主導視覺開發,雖取得過一些成績,但均缺少不同程度的不足,如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先后在連續四屆的畢業設計環節的東北地域背景選題中,對學生的引導性思維在于,給一個大的地域環境及人文特質,但存在問題是對品牌的主導視覺的梳理存在著認識不足,形象元素多樣,視覺符號運用泛濫,對于提煉出的精準性、藝術性及差異性均有待進一步完善。2018年,我院擬定畢業設計為“大美吉林”選題,在具體的方向和內容上,有了針對性的品牌策略設想,關注到吉林烏拉貢品、靰鞡草等烏拉人文氣息的特色主題,提煉出諸多類似以下品牌塑造類別及相應的延展產品。
迎合市場緊跟時代步伐,用現代科技語言重新闡釋當下的東北農副業,也成為當下高等藝術設計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趨勢,著手研究我省眾多農副業資源里的物化載體的品牌內涵個性化、差異性、排他性,是基于區域性特質,進行的策略性市場細分及個性化產品內涵的深度提煉。3 娛集妖都農副品視覺藝術設計教育實踐研究案例及分析
品牌創建之初,關注到其他城市地域的特色,通過調查研究比較,高校師生深入農村,走訪觀摩、實地考察,關注農副產品的生產、種植、養殖環境,了解其加工、制作、包裝、成型等工藝制作,切實在特色高端市場定位化的“吉林特產”,藝術學院視覺系畢業選題強化特色珍稀資源品牌營銷的再朔造,重新提升吉林知名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及國內知名度,關注國內品牌的影響力及輻射性。其中,筆者指導的15級畢業生李雪同學的作品(如圖1所示),巧妙的打破了傳統東北地域視覺的印象,給綠色特色產品注入了新的視覺基調。

圖1 2015級畢設娛集妖都視覺設計作者:李雪 指導教師:李金濤
娛集妖都關注財神文化,財神財富文化影響著城市鄉民、市民的生活習性及地域情懷,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發展的不可或缺的條件。地域文化透過視覺設計理念策略的介入,借助策略性思考的非可視化到視覺化的呈現,將有機的對當地農副品綠豆糕點面食、紅豆沙糕點面食、玉米糕及白米糕面食等產品品牌進行重新塑造,定義品牌標志、品牌包裝、品牌文化與市場定位多角度、多方位結合,運用創造性的視覺語言,展現出城市的文化精神面貌及城市個性特色的同時,關注地域特色與時代性的巧妙融合,主要體現如下:
3.1.1 精準意識構想及定位
關注吉林省天然的地域資源優勢,豐富盛產一年一插的東北綠豆、紅豆、玉米、大米等,以其優良的生態種植環境、粒粒飽滿的品質及特有的口感,位居國內五谷雜糧行業領先,精準意識的五谷雜糧財神爺的構想及定位,設定為特有的人文風情品牌、高端、品質、獨具傳統氣息的財富品質糕點定位,構想為財源滾滾精致糕點。
3.1.2 生態環保倡導及保護
生態環保,是基于對國家社會層面,高度理想化生活方式的探討,方位、天、地、人、生態,人文及信仰等等所有的物化,是對大自然的敬畏及愛戴,是為大自然獨有的天然魅力而折服,探討吉林農副品視覺實踐開發研究,應該建立在對資源的生態環境意識形象的倡導和高度保護,從源頭上把握好環境大關口,因為這是一切農副資源之所以富饒,高端,尊榮的前提,要合理利用獨特的地理優勢的同時,關注對五谷雜糧資源生態環境優勢的再保護,拒絕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諸多問題,避免過度利益熏心財富所致的肆意破壞。
3.1.3 創意智慧介入及設計
吉林高校近幾年關注到農副品包裝承載物的物理屬性及精神需求,對存在的可改進的材料智慧抉擇等問題進行了多次試驗,在高校中多次倡導創意智慧的力量,發揮學術藝術設計教育優勢,對農副品承載物的材料物態視覺化、立體化、空間化、鏤空化、交互化等多層面研究,借助藝術設計教育的視覺課題項目平臺,有針對性的對農副品,進行全方位的改良及保鮮設計。
基于吉林富饒的黑土地文化等豐富的物產資源,諸多五谷雜糧資源借助財神的故事情節,設定人物、面容、場景、產品、故事情節,關注市場消費心理,提升產品品質特點、定位高端、富饒、奢華格調,基于對雜糧原生態粗細精加工、精細包裝、精細營銷,進行精心化視覺設計與品牌視覺推廣,快速提升區域資源的品牌附加值,強化社會營銷影響力,借助網絡營銷及交互電商平臺,嘗試將四大財神動態化、網絡化、空間化、維度化,吸引更多的消費人群關注到不一樣的北方面點糕點。
3.3.1 設計理念及原則
遵循市場消費心理,地域文化特質,財富文化傳承及創意智慧技術的維度,有針對性的解決吉林貧困地區的特色五谷雜糧,以品牌的力量,濃縮著品牌的核心理念“原生態健康,財神爺福氣,精細化品質,神仙般美食。”整體色調為富饒高端深色系,插畫視覺色調鮮艷保留強烈的視覺感知力外,又蘊含著沉穩厚重,富有財富氣息,在制作工藝為印刷和燙印工藝,定位為精細化包裝,精細化宣傳、多元化呈現、原生態材質載體,定位消費者為高端人群,打造“綠豆糕點”、“紅豆沙糕點”、“玉米糕面食、“白米糕面食”四種不同種類的吉林特色面食。設計中遵循了自然資源物產豐富的綠色生態文化,財富人文民、建筑背景人居格調藝術性,鮮活化情節敘事準確性、文人詩歌內斂的文化性原則。
3.3.2 娛集妖都品牌面食糕點案例實踐分析
農副品娛集妖都品牌面食糕點,以財富化、富饒化、人格化、藝術化的視覺表現,呈現出一個獨具富饒飽滿的氣質、獨特韻味的雜糧品牌,是定位富饒、高端、奢華、優質、精選的面點,在品牌整合的前提下,所進行的品牌核心理念提煉,進行藝術化再創作,字體標志及形象圖形視覺沖擊力強,視覺上的合理編排,方圓結合,中庸的基調及飽滿的個性,有助提升產品的藝術審美及精神文化需求水準。
綜上所述,從選題的設計理念定位與設計原則,設計內容及方法,案例分析的角度,進行農副品視覺微觀個案研究,力求挖掘出吉林地域文化特質,關注文化的傳承與延續,生態環保倡導及保護,多元視觸交互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