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芳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055-02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述及其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闡述了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并重點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 新形勢 基層黨員干部 思想政治 策略
新形勢下,必須發展新的視角和方法,在現代管理理念的基礎上,理論將現實與實踐聯系起來,不斷總結,建立健全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同時在新形勢下,做好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創造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環境,從而為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一、思想政治工作簡介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特殊的階級和一個政治團體,為了實現某些政治目標,對人施加思想影響,改變其想法,引導他們的社會行為。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借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體系教育人民,激發人們的意識,提高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動員人們實現當前和長期革命目標的實際活動。其不但解決了人們的政治地位、觀點及行為問題,而且解決了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及道德觀問題。
此外,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是人,這使其工作具有自己的特點。①黨性、階級性鮮明。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全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馬克思列寧主義與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在每個時期,為了黨的路線和人民的利益,其激勵著人們為實現每個時代的革命目標所奮斗。②廣泛公眾、社會性。它是群眾工作的動員和組織,其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領域、各方面。③嚴格的科學性。必須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并以科學理論與方法為指導,以理服人。④針對特定對象。必須以實際為導向,有針對性。內容、方法和方法必須靈活地掌握不同的對象與思想問題。⑤教育進程的連續性。人類的思想是由不斷變化的客觀社會的進化所決定的,所以,它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持繼研究和解決新問題。
二、思想政治工作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企業的發展不能脫離思想政治工作,并將其視為關鍵因素之一。其是企業的靈魂,是公司發展的基礎。并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同時,它還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思想教育來改變員工不當的意識、思想和行為,以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和個人素質,有助于建立好的企業形象。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有助于創造和諧的企業環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企業管理系統,也是企業在同一領域具有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三、當前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
1.思想政治工作認識“弱化”。毫無疑問,企業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安全生產為重點,工程質量為基礎。但部分黨員干部認為,只要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管理效果好、質量合格、職工的收入高就會有一切,只需自身有高質量的專業技能,能給公司帶來經濟效益,其他都無關緊要。基層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為一種擺設,只追求短暫的“錢圖”,不重注道德質量的提高,從而使其重要性正在逐漸淡化。
2.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老化”。因一些基層黨員干部的平均年齡比較年輕,他們的思想較為活躍,而且工作量通常很高、節奏較快,而傳統的情況相對頻繁,形式過于僵化。此外,在市場經濟背景下,改變了從單純的精神鼓勵調動人積極性的做法,而物質利益機制正成為一種重要的激勵手段,很難用精神鼓勵來調動人們的熱情。
3.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退化”。目前,一些基層黨員干部有“一等二靠”的想法,任務靠上級布置,活動在行政支持下進行,方法遵循傳統,缺乏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的深入應用。在當前信息社會網絡廣泛傳播的情況下,黨員干部除通過文件、會議等渠道獲取信息外,還通過電視、網絡等大眾傳媒獲取信息,使黨員干部在掌握相關信息方面喪失了優勢。
四、新形勢下基層黨員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1.基層干部沒有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長期以來,思想政治工作采用的傳統管理理念,使一些基層干部未充分意識到該工作的重要性,認為此工作說起來重要,但不必這樣做,從而直接影響到工作的實際效果,進而使該工作處于弱勢和邊緣化的地位。同時,一些基層干部對該工作存在錯誤的認知:①一些人認為此工作是虛擬的,是一個弱項指標,可有可無,可做可不做,這對工作無太大幫助;②有人認為此工作是政治教育的需要,在知識經濟時代已過時;③還有人認為做此項工作就是學習理論文章,既無聊又不切實際。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工作不知不覺被忽視,服務和保障該工作的作用也被忽視了。宣傳工作滯后,缺乏對新事物應有的敏感性,從而使宣傳工作不能形成統一的整體,因此,對理解和執行國家政策有很大的障礙,一些基層黨員干部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政策的執行情況,因此,導致此工作的發展不平衡,“被動”現象突出了不良思想、擴張思想和隱蔽思想。
2.基層干部的綜合素質與新標準的要求不一致。在新的經濟標準下,思想政治黨員干部不但應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必須敢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思想的融合,思想和思想價值觀之間的共鳴。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①迫切需要提高綜合質量和能力。部分基層干部素質有限,思想政治工作中缺乏深刻的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②缺乏事業心與責任感,工作作風不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單調、僵化,造成做無用功現象,不僅效果不明顯,
而且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③必須加強黨員干部的總體精神面貌。因缺乏考核機制,造成該工作缺乏活力及熱情,導致工作表現不佳,工作缺乏吸引力,甚至引起人員流失。
五、在新形勢下做好基層黨員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面對新形勢和新問題,必須把重點放在鞏固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基礎上,保障黨員干部的安全與穩定;在思想工作中不繼創新其方法與方式,充分發揮其導向、動力、凝聚力作用,經過豐富多彩、耐心細致的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與精神動力。
1.加強制度建設,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長遠效果。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深化制度建設。必須完善該工作的崗位責任和評價制度,并將其分解成若干具體的目標,層層分解,并加以實施,納入各部門負責人的合同責任制中去,從而使思想問題的解決更直接、更快、更有針對性。同時,以思想政治工作為目標,利用各種評價方法,判斷其工作效果的價值,進行適當的獎勵和懲罰。還應參考評估此項工作影響的結果,并與實踐進一步結合,隨時調整工作計劃與目標,實現該工作的動態管理,為使該項工作服務于地鐵建設的全過程,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
2.創新工作方法,確保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興媒體。通過建立網上論壇、微博等溝通平臺,提高該項工作的覆蓋面與及時性。同時,必須充分運用企業的活動場所,為思想政治工作創造一個教學平臺,積極開展多種文體活動,從簡單的“灌輸式”向“滲透式”轉變,從而避免單調和空洞的說教。
3.強調以人為本,充分體現“人性化”。在新時期,黨員基層干部必須認真貫徹以人為本觀念,從尊重和激勵角度入手,做好教育指導。努力建立良好的民主、平等和信任關系,解決黨員干部的問題苦、體察黨員干部的情況;激發其責任感,探索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從而使每個黨員干部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增強他們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在此基礎上,黨員干部可為該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4.持續學習,提高黨員干部本身素質。黨員干部的能力水平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因此,黨員干部必須持續加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無私無私,以“打鐵先自身硬”的態度引導他人;不斷完善知識結構,熟悉新時期黨務工作基本理論、知識及技能,有處理新問題、挑戰與困難的能力;以及改進組織、協調和創新的能力,并利用現代辦公設備及時完成黨務工作的與時俱進。
5.應堅持以身作則的原則。目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環節,就是一些基層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所說的和所做的不一致,從而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己身正,方能正人。因此,基層干部必須首先帶頭做好。為了讓職工有理想、尊重紀律,他們必須首先自身應有理想、尊重紀律;要讓他人熱愛工作、敬業、誠實守信,首先他們自身必須熱愛工作,誠實守信;要他人對社會公益事業充滿熱情,無私奉獻,首先他們自己應對社會公益事業充滿熱情,無私奉獻;只有基層領導做到這些,大部分員工都在跟進,從而使一個企業形成良好的氛圍。
6.提高認識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正確認識此項工作。在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必須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同時要牢牢把握該項工作的領導權和話語權,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地位和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但在基層黨員干部中,難免有些干部思想保守,從而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因此,如何統一基層黨員干部思想,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并與社會建設發展結合起來顯得尤為重要。1)黨員干部要深化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更加重視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黨員干部要通過不斷學習,認清形勢和差距,突破思想桎梏,創新工作理念,改革體制機制,努力營造科學和諧的工作氛圍。2)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為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創造一個堅強健康的氛圍,為單位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3)調動各方面力量,把思想政治工作宣傳與行政管理、產業管理、社會管理相結合,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讓全體黨員干部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黨全社會的工作,而不僅僅是宣傳文化部門和政工干部的工作。
六、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該項工作提出了新的安排和要求,積極探索做好此項工作的有效途徑,并將其付諸實踐,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作為基層黨員干部中的一員,只有持續解放、更新思想,掌握知識活動的新變化,才能充分發揮此工作的強大力量,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無限動力。
參考文獻:
[1]譚榮梅.切實把握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著力點[J].科技創新導報,2014(05).
[2]胡振華.淺談如何做好基層思想政治工作[J].魅力中國,2014(21).
[3]丁玉廣.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和對策[J].商品與質量,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