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兆林
課堂教學的目標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發展,它針對的主體是學生群體。要想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要依靠老師的主導作用,通過每一節課,使每個學生個體都有所發展,課堂教學的目標才能算實現。”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與人們常說的有效教學相比,更強調教學效益的最大化,”高效課堂”主要研討兩大方面,即教師與學生,也就是教與學,是研究主導和主體及二者的關系。
“為什么有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錢學森之問”是關于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道艱深命題,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破解;同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專門提出要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改革原來的教學模式,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合理利用課堂每一分鐘,大力構建化學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為了進一步優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更好地體現”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新理念,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想打造高效課堂,主要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 做最充分的課前準備——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首要前提
課前須精心準備的內容確實很多,比如為學生提供優良、平等的學習環境,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預習、查閱相關資料以及抓好三級備課等。本文僅從指導學生預習和備課兩個方面作一淺談。
1.1 指導學生預習
預習不僅可以能培養自學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能幫助學生提前消滅聽課中的”攔路虎”,還可以開拓思路,提高學生聽課、記筆記水平,由此可見預習環節的對課堂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加強三級備課
三級備課指主備課、精備課和細備課三次備課。主備課是指以備課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單元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備課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系列活動(這時要求備課或學科組長提前通知全組成員在集體活動前認真研讀教材、大綱,并明確集體活動的”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精備課是指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進行二次備課(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學法、備習題等環節)。
2 創最佳的課堂環境一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
創設情境,可以理解為導入新課。常言道:施教之功,貴在引導。課堂教學導入要以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拉近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教材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因此導入時間一般應控制在5分鐘之內。”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作用如下。
2.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教師在導人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精心設計生動的導入語言,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或展示圖片、演示實驗,就會使學生感到學習化學既有意義又富有趣味,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
2.2 啟發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
如果導入設計引入啟發性的問題,采用形象化的語言敘述,創設富有聯想的教學情境,就能燃起學生的思維火花,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增長學生的智慧。所以,導入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一一是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
自主是培養能力的第一步,應始終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領悟。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化學、融入化學、感悟化學,在課堂上要注意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各個學習小組明確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關任務,從不同的信息源中尋找相關信息,充分發揮每個組員的作用。讓學生根據目標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和同學們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識,經歷體驗、感知、探索、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況等動手操作活動和思維操作活動,啟發和誘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思考,幫助學生吸收和內化新知識。這種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也具有最好的學習效果。
合作學習模式一般是通過學生小組的形式,其基本操作要領是:提出學習課題一形成學習小組一分解學習任務一團結互助、完成學習任務一形成小組學習成果一對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評價。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因此需要教師角色轉變,由”教”變”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因時、因地、因人、因學習內容而宜,教師應根據學校和自身的條件,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嘗試和探索小組合作學習。
總之,”高效課堂”要以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一堂課中做到身動、心動、神動,使每一個學生肯學、想學、會學,讓每一個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化學老師變了,我們也變了,每堂化學課后,我們都會有新的收獲……學習化學已不再是我們的負擔,而是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