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正強
摘要:思政教育始終在中職教育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要求思政教師著重加強思政課程教學,為培養職業技能與思政素質兼優的高質量人才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在新時代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中職思政教師需樹立起先進的教學觀念,引入新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把握好思政教學創新改革的各項要點,然后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思政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職教育;思政教育;思政素質;教學方法
1要將思政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貼近
中職思政教師要提高新時期思政課程教學的實際質量,則可從貼近生活的角度人手,增強思政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讓學生學會將思政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活問題之中,妥善地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在這樣的思政課堂上,學生對思政知識的學習熱情在不斷增強,有利于維持學生良好的思政學習動力,讓學生發揮積極自主性,主動參與到生活化的思政教學活動之中。
例如在“網絡生活”相關的思政教學中,教師可從“網絡是把雙刃劍”這一角度人手,將青少年沉迷于網絡、將手機帶進校園的生活現象引進思政課堂,讓學生學會從現實生活需要出發,思考如何建立起正確的網絡使用觀念,學會掌握合理利用網絡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在這個方面,教師可鼓勵學生主動談一談網絡在生活、校園、家庭與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哪些重要作用,針對“如何引領青少年展開健康的網絡生活”這一問題,提出個性化的建議。
2將思政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
案例教學法在中職教育中的推廣運用力度較大,不少教師傾向于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因此,在思政課堂上,教師也可引入案例教學法來改進現有的思政教學問題,讓學生學會多角度地分析案例,針對案例中涉及到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高效掌握案例教學中蘊含的思政知識點。
例如在“職業道德與法律”相關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引人這樣的案例:“王樂在職場上很喜歡給同事取外號,有一天公司來了一個身有殘疾的同事,他給這位殘疾同事取了一個很好笑的外號,可是有一次他摔傷了腿,不得不拄著拐杖行走,有幾個路人經過他時,指著他竊竊私語。王樂的內心仿佛被針扎了似的,后來去和他的殘疾同事道歉了,也沒有再給任何人取過外號。”
根據這一案例教師可讓學生自主分析案例,自主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比如,學生可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他人某方面的缺點而取笑他人,這種行為可取嗎?為什么王樂后來改變了?這一案例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學生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時,可以有效理解思政課中的重要知識點,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
3在思政教學中有機滲透傳統文化
不少中職學生存在文化自信心不足的問題,容易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之下動搖自己的內心和決定。這些問題的存在顯然影響著中職學生的思想心理健康,中職思政教師應在課堂上有機滲透傳統文化,讓學生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樹立起良好的文化自信心,堅定自己的思想政治立場,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為了提高中職思政教育的傳統文化滲透效果,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展開思政教學。
例如在“我們的中華文化”的思政課,上,教師可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生僻字》這首流行歌曲,讓學生進入到濃郁的漢字文化氛圍之中。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開展“舉生僻字”的課堂活動。為了更深入地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教師還可采用詩詞大會、成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當前較為流行的宜傳傳統文化方式,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接受度,使其自主領悟多種中華傳統文化蘊含的深刻內涵,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心,使其承擔起再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的責任。
4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當前思政教師開展思政教學的重要原則,旨在同時提高學生的思政理論知識水平與思政實踐能力B。因此,中職思政教師要提高這一課程教學的實際效果,則需將教學重點傾向于實踐教學,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合適的社會實踐活動之中,讓學生在社會實踐平臺上提高自己的思政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思政實踐素養。
比如教師在開展“價值規律”的教學時,則可為學生布置一些社會實踐學習任務:走出教室,走進社會生活之中,調查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供求關系對商品價格產生影響的經濟現象,然后探尋市場經濟中的價值規律,寫出一篇與市場經濟中的價值規律相關的社會調查與分析報告。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可兼顧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多方面的協調健康發展。
5結語
思政教育是中職教育中的核心教育內容,思政教師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改進思政教學的不良現狀,并提高新時期思政教學的實際成效,讓學生真正地在思政課堂上提升個人的綜合思政素質。
參考文獻
【1】鄧寶紅.中職思政教學模式創新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8(04):36-
【2】劉玉川.中職學校信息化條件下的思政課程【J】.教育教學論壇,2018(05):69-70.
【3】劉向東.基于生活化教學理念的中職思政課堂教學設計【J】.教育科學論壇,2019(2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