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正非
摘要:得益于廣闊的國土面積,我國的農業水平一直處于世界較高水平。但是巨大的國土面積同時也意味著自然情況的復雜多變,許多影響農業生產的自然災害時有發生。作為我國種植面積較為廣泛的農作物,玉米對我國的農業產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對于玉米種植產業而言,玉米螟是一種嚴重危害產業健康發展的自然事件。本文闡述了防治玉米螟對于我國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以及有關技術的發展現狀,并且盡可能提出一些有效方案及對策,希望給相關農業從業者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玉米螟;防治;措施探尋
1 防止玉米螟對于我國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1.1 玉米螟爆發對于我國農業生產有著巨大的消極影響
玉米螟的防治是指在玉米螟未爆發時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以及在玉米螟爆發以后以及快色有效的處理好這一問題。在最近這一階段,我國的玉米螟爆發事件時有發生,并且影響范圍有擴張的趨勢。在機械化農業生產逐漸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占據的比例逐漸增大,加上對于單一玉米品種具有極強破壞性的害蟲爆發現象屢有發生,玉米螟的危害問題更應該引起相關從業者的警惕。在最近的有關報告中,因玉米螟爆發導致玉米產量損失高達幾十億斤,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達到億元這一量級。從這一點不難看出玉米螟爆發對于我國的農業生產以及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負面影響[1]。
1.2 玉米螟爆發的隱性消極影響
在我國玉米螟爆發時間始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有關部分采取了及時有效的治理手段,玉米螟爆發時間才沒有造成難以承受的消極后果。并且在事后有關部門對于玉米螟爆發這一事件保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警惕性,但是玉米螟爆發的潛在可能性仍舊不能忽視。
1.3 玉米螟爆發的頑固性
雖然我國對于農業的重視程度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相關的科技研究也在有序進行,但是在當今的自然形勢下,玉米螟爆發仍舊具有難以快速解決和影響范圍巨大的特性。在瀏覽過近幾年的相關文獻后不難發現玉米螟爆發事件在我國時常發生。在對玉米螟爆發事件不具備警惕性或者是未建立有效的監測體系的地區,玉米螟爆發的初期很難被有關部門知曉,而當有關部門終于發現這一問題時,往往因為沒有相應預案和有關人才和設備導致災情沒辦法得到有效遏制,進而造成防治情況趨于復雜。
2 玉米螟防治措施
2.1 提高對其重視程度
我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因此對于糧食的需求也非常大,進行對玉米螟的防治不僅能夠提升糧食產量,還對于生態環境的長久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對于玉米螟的防治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必須予以重視。加大對玉米螟防治的資金與人員的投入,尋找適合當前環境趨勢的綜合治理方法,以達到降低因蟲害造成的糧食損耗,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好未來。
2.2 貫徹落實玉米螟防治工作
要降低玉米螟帶來的危害,首先要落實的就是預防工作。對于所在地區玉米的生長情況要按時進行實地觀察取樣,當某地區出現苗頭時要及時處理,將蟲害牢牢控制在發生區域,避免其廣泛傳播導致造成巨大損失。不能等到蟲害已經泛濫再去進行控制,那樣就已經太晚了,極易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對于玉米蚜蟲的處理,如果超過3%的玉米出現卷葉的情況,則可以每公頃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進行噴灑。而8月則是玉米螟的高發期,為了達到預防效果,每公頃可以用20%的殺滅菊酯400mL與250kg水進行勾兌后噴灑,可以有效防止玉米螟蟲害的發生。
2.3 我國當前玉米螟治理狀況
雖然近些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但由于地域關系,部分地方經濟狀況仍然發展較差,再加上在玉米螟治理方面投入資源不夠充足,因此玉米螟仍然對許多地區的玉米種植造成威脅[2]。由于對于玉米螟的監測和預報不夠準確,相關的應對手段不足,所以出現問題時只能通過大量噴撒農藥來解決。而長久使用農藥會使得玉米螟產生抗藥性甚至發生基因變異,結果就是更加難以治理。并且大量使用農藥會對環境產生危害,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甚至對玉米螟的天敵產生傷害,形成惡性循環,使得治理玉米螟越來越難。在玉米種植的整體規劃中,農業部各部門之間并沒有及時溝通,每個部門只做好自己的工作,并沒有聯合其他部門來嘗試解決玉米螟的治理問題。沒有完善玉米螟的預防工作,使得每次在與其抗爭時都處于被動局面,這使得治理預防工作更加困難。
3 結語
雖然我國經濟形勢一直處在穩定發展的情況之中,然而玉米螟的爆發問題仍舊在一定程度上阻攔了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我國的玉米螟防治工作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著很大的距離。基于這一點,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仍舊是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這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著相當意義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俊山,論玉米螟防治措施淺談[J].農民致富之友,2019(09): 78-78.
[2]余宗連.玉米螟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8(08):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