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玲

摘 要:城鄉結合部處于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城鄉過渡地帶,屬于城市邊緣區域,這里具有城市和鄉村的共同特征,幼兒園大多數幼兒來自城市街道和農村,教育環境相對特殊、復雜。所以,創設改良幼兒園游戲資源,為幼兒提供最適合的游戲環境,對幼兒身心健康快樂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城鄉結合部;游戲資源;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3-31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18-0117-02
一、引言
游戲是幼兒開發智力、鍛煉身體的重要活動形式,可以有效促進幼兒社交能力、認知能力和思維想象力的全面發展。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游戲不僅是一種教育形式,更是影響幼兒語言表達與思維能力發展的趣味性活動。因此,創設安全并富有探索性、趣味性和想象力的游戲資源,既可以強化幼兒的學習樂趣,又可以增強幼兒的身體活動水平,對幼兒未來的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二、利用自有資源,激發幼兒潛能
城鄉結合部幼兒園處于城市邊緣地帶,是城市與鄉村文化、社會、經濟等多種要素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特殊區域,大多數幼兒都來自鄉村和城市街道。從家庭角度來看,幼兒家長傳統教育思想濃厚,過于認同傳統意義的知識學習,而忽視了游戲活動對幼兒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和重要價值。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環境和社區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因此,幼兒園應結合幼兒的思維發展規律和認知經驗特點,開發創設豐富的游戲資源,促進幼兒身體與智力的綜合發展。
(一)陳舊資源的翻新
《綱要》中指出:“環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社會、心理條件的綜合,是兒童發展的資源。”因此,積極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游戲環境,是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地進行游戲活動的首要條件。許多幼兒園在建園初期也會根據自有條件配置一些大型的戶外游戲器材,但天長日久,這些戶外器材因外觀老化、游戲方式的陳舊對幼兒們逐步失去了吸引力;而部分城鄉結合部的幼兒園因底子薄、教育經費不足等也無法保證為幼兒們提供最新、最優的游戲器材。因此,陳舊資源的翻新、活動組織的創新、游戲規則的變新不僅能有效緩解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也大幅度提升了游戲活動的質量。
(二)廢棄資源的利用
在游戲活動區域,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種廢棄衣物和日常用品如木制品、紙制品等,組織幼兒一起自創游戲材料,使幼兒的動手技能和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木制品:利用木頭的邊角余料,可以做成蕩橋的橋面,讓幼兒們雙手扶著兩邊的鏈條前行;又可以是幼兒們建構材料、涂鴉底板的好器材;各種高低不一的樹樁排列后,可以供幼兒們在上面進行走、跳等平衡練習。
橡膠制品:橡膠類舊輪胎的再使用在幼兒園是最為多樣化的:根據輪胎的大小可以制作成跳跳床、小拖車等;組合的輪胎可以是旋轉木馬、攀爬器、鉆圈的首選材料;而電纜線的線軸,單獨的一個可以做成小椅子、滾環,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可行進的小木車。
金屬制品:廢棄的易拉罐、奶粉罐、汽油桶等可以做成平衡游戲中的高蹺,還可以讓幼兒們在美工游戲中進行色彩練習。
(三)自身資源的挖掘
在游戲資源創設過程中,城鄉結合部幼兒園要充分發揮場地相對寬敞的環境優勢,綜合室內、室外空間進行詳細合理的規劃,為幼兒設置運動性、探索性和表現性兼具的游戲空間。如利用樹木搭建小木屋、空中滑道等進行體能鍛煉,讓游戲具有挑戰性和冒險性,在滿足幼兒心理需求的同時,提高幼兒的活動水平;還可利用地理優勢,用稻草、玉米皮等農作物開展手工編織、粘貼活動,鍛煉幼兒的小肌肉群的靈活性;而竹子也是城鄉結合部幼兒園比較常見的材料,教師可以用它們制成各種打擊樂器或體育器材,開展形式多樣的音樂活動和體育游戲。
幼兒園要依據幼兒的心理需求,站在滿足幼兒自主游戲的角度,深挖各種資源的游戲價值,合理選擇、系統設計、認真開展,給幼兒提供展示的空間,使幼兒在豐富的游戲活動中,逐漸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個性以及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三、回歸自然傳統,促進個性發展
游戲是開啟幼兒智慧、促進幼兒對事物特征認知的教育活動。幼兒園在創設游戲資源時要充分考慮幼兒身心與游戲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促使幼兒可以在游戲活動中靈活運用自身的認知經驗,對事物進行開發和改造。同時,教師要運用激勵性語言對幼兒進行指導,進一步激發幼兒在活動中的良好情緒,讓幼兒在各種豐富的游戲活動中創新和實踐,促進幼兒個性發展。
例如,利用幼兒園的各種邊角環境為幼兒設置種植活動。讓幼兒近距離接觸自然環境,并依據幼兒特點和園內實際情況,投放小桶、汽車、鏟子、樹苗等工具材料,教師對幼兒進行分組后,可以指導各個小組的幼兒共同努力在空閑區域種植各類花草蔬菜,將種植、澆水及觀察活動作為每日必須完成的任務,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提升幼兒的探究、推理、發現等科學技能。教師在活動中要多向幼兒講解種植植物的科學知識,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觀察,不僅獲得播種、栽培、收獲的情感體驗,還培養求實、嚴謹、細致的學習態度。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冰冷的建筑逐漸代替植物的生長,減少了幼兒與自然環境的接觸。所以,幼兒園要結合城鄉幼兒的生活環境創設游戲資源,為幼兒提供更多親近自然、接觸自然的機會。
此外,城鄉結合部幼兒園要依據園內的實際情況,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的游戲資源和形式,充分利用傳統民間優勢,解決經費和場地問題。如一些傳統的跳方格、踢毽子、翻繩、跳棋、跳皮筋等游戲活動,只需投入少量的游戲資源,就可以滿足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這樣既有效地傳承了民間傳統文化,又可以讓幼兒園的建設經費發揮更大的價值和效用。
幼兒園創設游戲資源應當從教育和發展的角度,為幼兒提供展現自我能力的游戲空間,促使幼兒可以結合游戲活動不斷挖掘和發展自身潛能,并深刻領會游戲過程的教育意義。對游戲材料的投放,教師要基于整體性與綜合利用性,使游戲資源發揮最大價值和效益。
四、豐富游戲設施,改善游戲環境
游戲材料與活動區域是影響幼兒個性發展和社會行為發展的關鍵因素,以往城鄉結合部幼兒園普遍存在游戲材料匱乏、器械設施不完善、場地布局隨意等問題。因此,為了全面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幼兒園應樹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為幼兒設置多樣性的游戲區域和游戲設施,并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使幼兒可以在豐富的游戲環境中自主探索學習,逐漸形成自我意識。
(一)創設多層面的活動環境,滿足各年齡段幼兒的需求
幼兒園要對游戲場地、設施、材料、空間等進行合理規劃布局,確保游戲環境的趣味性和豐富性。游戲的類型可以是在手中把玩的小型器材,如小飛機、吹泡泡、拋接球等;也可以是低層面的梅花樁、鉆圈、打地鼠;或者是空中的樹屋探險、種植區的摸高采摘。而面對同一種游戲器材,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設置不同的游戲目標:在平衡游戲中,中班的幼兒可以是雙手伸開平衡前進或后退,而對大班的幼兒可以要求他們做到頭頂物品在平衡木上前進或后退。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盡量將游戲的主動權交給幼兒,鼓勵幼兒在各種活動中鍛煉交際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的行為進行適時引導,使幼兒可以體驗豐富多樣的游戲樂趣。
(二)創設安全為主的活動環境,完善幼兒園資源配置
幼兒園應為幼兒設置多樣性的游戲區域和游戲設施,在使用材料時充分考慮游戲環境的實際情況,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向幼兒提供更多的自主游戲空間。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弱,幼兒園要在設置器材、景觀、綠化的過程中,充分考慮游戲設施之間的距離以及邊角、邊界的處理,要在確保游戲活動安全性的基礎上,為幼兒創設優美、完善的資源、環境。
五、結語
城鄉結合部幼兒園在創設游戲資源的過程中,要結合幼兒園自身特點,遵循幼兒的技能和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創設游戲材料。讓幼兒在豐富的資源環境下,主動積極地去游戲、探索和學習,并通過相應的游戲任務,不斷提高幼兒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同時,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鼓勵,促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實現思維能力與身體素質的鍛煉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曹 懿,姚菊華.“樂寶貝”戶外游戲廣場的環境創設——農村幼兒園區角游戲資源開發利用的實踐研究[J].好家長,2018(86):10-11.
[2]王亞琴,卞敏霞.樂在民間游戲——淺談民間游戲資源在農村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運用策略[J].山東教育,2017(26):32-33.
[3]李芳芳.對我國農村幼兒園游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反思——基于“安吉游戲”的研究[J].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1):77-81.
[4]蔣川琴.變廢為寶 ?注重環保——淺談幼兒園游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甘肅教育,2015(3):78.
[5]謝清理.本土民間游戲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實踐研究——以廣西柳江為例[J].教育導刊(下半月刊),2015(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