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摘 要】意識形態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互聯網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主戰場最前沿,日益成為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網絡輿論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共青團作為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重視互聯網意識形態在青年工作中的應用。共青團中央微博賬號聚焦社會熱點輿論事件,貫徹“貼近實際、貼近青年、貼近生活”原則,采用“互聯網+青年”的工作模式,在社會事件中發揮帶頭作用,引導社會風氣向良性發展。根據對微博發帖數量,轉發數量的數據統計,具有巨大影響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示范效應。其一系列創新的理念、方式方法值得研究和學習。
【關鍵詞】意識形態;共青團中央;互聯網;微博文章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4-023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4.112
【Abstract】Ideological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Internet is the forefront of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ideological work, and i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ain way for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o obtain information. Public opinion directly affects people's ideas and values. As a mass organization of advanced youth led by the party,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ideology in youth work. The Central Youth League account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focuses on public hotspot public events, implements the principle of “close to the reality, close to the youth, close to life”, and adopts the “internet + youth” work model to play a leading role in social events and guid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o benign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posts posted on Weibo, the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forwardings have great influence and achieved good social demonstration effects. Its series of innovative ideas, methods and methods are worth studying and learning.
【Key words】Ideological work;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Young League; Internet; Microblog articles
0 前言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月28日在京發布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普及率達59.6%,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2018年上半年中國微博用戶規模3.37億人,手機微博的用戶數量達3.16億人,在整體網民數量中,微博用戶數比例高達42.1%。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微博活躍用戶有4.62億。如此活躍、影響力之高的交流平臺,已然成為網民接收信息、發表意見、傳播思想的大輿論場。意識形態領域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往往因網而生、因網而增,許多錯誤思潮也都以網絡為溫床生成發酵,在這個輿論斗爭的主戰場上,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系,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要確保互聯網可管可控。面對微博平臺信息內容的多樣化、復雜化、群眾化,在復雜多變的意識形態的斗爭和較量中如何做到不隨波逐流,明辨是非,必須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打好網絡意識形態攻堅戰,把握意識形態的話語權顯的尤為重要。
1 共青團在網絡意識形態中的創新理念、方法策略探究
在新媒體的意識形態傳播領域中,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是較早進入新媒體領域的中央機關,從開博之初到現在,一直秉承凝聚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的宗旨。截至2019年3月,粉絲數量有808余萬,平均日發博數20篇左右,日閱讀數達100萬以上,日互動數10萬左右,是新浪公司“政務”領域綜合指數排名前3的常客。共青團中央作為意識形態特征較為凸顯的政務新媒體,其綜合影響力具有獨特的研究價值,本文認為共青團官方微博已初步形成嚴謹的新媒體矩陣,引領地方共青團共同發展進步,在復雜多變的意識形態斗爭中保持初心,去濁揚清,傳播正能量,在引導廣大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以互聯網為新媒體的意識形態在青年工作中的應用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共青團中央是青年網絡素質課堂的影響大V。
1.1 貼近生活,創新理念、方式方法
在中國第一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共青團中央聯合新浪微博發起#我和我的家鄉#話題討論,以關注家鄉特產,分享豐收喜悅,凝心聚力攜手出發,用“微博之力”助力脫貧攻堅這一創新理念,創新團務工作。
自2018年9月23日啟動以來第一季主話題閱讀量24億,討論量1369.9萬,上線含港澳臺各省話題30個,話題閱讀量10.7億,討論量815.1萬,總視頻播放量3501萬,互動量3514萬,通過350多位明星參與為家鄉打call,微博總提及人數11.6萬,全網相關發博總量20.6萬,全網相關發博互動量4612.2萬。創造出#京喜豐收#、#豐收四川#、#幸福美麗新湖南#、#大美燕趙#、#我的家鄉在湖北#、#皖美秋實#、#清新福建#、#依好上海#、#津城風土#、#嗨錦繡三秦#等熱搜話題。在社會學習理論替代強化的影響下,眾網友與粉絲團積極活躍行動,到偶像家鄉做下線公益應援,比如秦奮粉絲在家鄉江西捐贈愛心音樂教室;朱正延粉絲在其家鄉馬鞍山捐贈圖書室;粉絲同浦巴甲一起支援西藏為藏區內白內障病人開展義診,免費醫療活動;張藝興粉絲在湖南岳陽捐贈音樂教室和雙峰縣捐贈舞蹈教室等。各地方共青團鼎力支持,中國日報等強勁媒體資源報道全網覆蓋,微博全網超強資源實力霸屏傳播正能量。
在高數據的背后,是共青團對黨的工作深入理解后所扮演好的“橋梁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到2020年消除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共青團將黨的重要任務同青年熱愛家鄉的深厚情感統一起來,落實到一批有影響力的青年身上,再帶動廣大青年重拾對家鄉的記憶、展望家鄉的發展,通過“我為家鄉代言”的行動不僅推動地方特色產品的銷售,也拉動風土人情游玩,真切做到“助力脫貧攻堅,你我在行動”。
1.2 堅持主旋律,把握節奏力度,發揮其張力,引領輿論方向
社會思想意識復雜多樣、相互交織。意識形態領域局部多元多樣多變的趨勢日益明顯,人們思想更加活躍,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顯著增強,各種思想多樣陳雜,各種力量競相發聲成為常態。加強宣傳輿論陣地管理,加強網絡輿論監管,對錯誤思想敢于亮劍、敢于斗爭,堅決遏制各種錯誤思想炒作和蔓延,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多次出擊有效扭轉了意識形態領域一度出現的被動局面,讓意識形態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
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境內發生的森林火災,因風力風向突變,山火暴燃,30名撲火隊員犧牲。事后有不明真相的網友對此次事件提出質疑,“山林起火,如果是大火請放棄山林,十年樹木而已…”、“好好看看,無人區沒有重要設施。”更有網友造謠生事,認為這種不可控的火是天災,沒必要犧牲消防員救火。提到美國加州森林年年大火,年年政府都是讓大火燒著,等到可控范圍才派人干預。4月2日共青團中央轉發此微博對美國18年11月19日的“坎普”山火進行辟謠,博主才刪博道歉。同日發表微博文章“無人區為什么要冒著危險去救火?原因是這樣的…”。針對網友提出的疑問解疑答惑,文章進行假設模擬,如果放任山火燃燒,可預知七天后無法挽回的的嚴重后果,并回顧1987年5月6日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大火事件造成的難以抹去的痛,無數生命財產損失慘重。此次,在思想認識問題的處理時機和范圍內,共青團中央對于微博大輿論場上思想領域的黑色、灰色地帶要堅決管控,大大壓縮其地盤,逐步推動其改變顏色,還要大張旗鼓爭取使灰色地帶加快使其轉化為紅色地帶,防止其向黑色地帶銳化。
2 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青年群體作為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釋放“最大正能量”不可忽視的潮流,是引領著媒體輿情管理方式的創新的新生力量。共青團中央在帶動這項工作中,鼓勵青年“一起來”,建構青年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內在認同,運用青年思想,交流與理解,發揮意識形態的生命與張力,建設健康網絡生態,熱心青年工作的新媒體人的在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出版社.
[2]汪禹.意識形態下的社交圖片:共青團新媒體的創新與張力[J].中國報業,2016(11):12-13.
[3]伍復康.社會治理中共青團組織價值的新發展[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03):21-27.
[4]胡獻忠.4.0版共青團:群團改革語境下的“互聯網+共青團”[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6(04):80-85.
[5]梅景輝.當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構建與發展[N].光明日報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