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麗鄉村建設是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其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在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中不僅要對農村人居環境進行治理,還要努力建設鄉村基礎設施,合理優化鄉村生態規劃布局,進而使鄉村建設在進一步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現今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空間布局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在鄉村生態規劃設計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在鄉村生態規劃設計方面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基于此,對我國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鄉村生態規劃設計進行了一系列分析,以期更好地促進我國鄉村生態規劃設計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生態規劃;規劃設計;鄉村建設
隨著十九大中的美麗鄉村建設這一內容的提出,人們越來越注重對于鄉村的建設,尤其是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這一內容的建設。通過對鄉村生態規劃設計分析,可有效改善鄉村生態布局,美化鄉村環境,營造出適宜人居住的氛圍,進而將美麗鄉村建設深入人心,使人們更好地將這一理念應用于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效率的提高,為我國鄉村生態體系的進一步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對于美麗鄉村建設中鄉村生態規劃設計的分析,可及時發現鄉村生態規劃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針對性措施,可有效確保鄉村生態規劃設計的進一步發展,有利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一、鄉村生態規劃設計概述
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鄉村生態規劃設計主要包括保護區域生態、合理布局鄉村生態格局、村莊層次生態規劃。在村莊層次生態規劃的過程中應在原生態基礎上進行并結合鄉村實際發展情況,其中就涉及鄉村生態規劃設計,生態設計中斑塊、廊道、基質為三大要素。換言之,對于美麗鄉村建設的生態鄉村生態規劃設計就是對上述三大要素的設計,但由于每個鄉村的實際情況不一樣,鄉村規劃內容和設計層次也不一樣,由此可以看出鄉村生態規劃設計的內容具有層次性和立體感。因此,把鄉村生態規劃設計做好的關鍵就是結合鄉村生態實際。
二、鄉村生態規劃設計措施
(一)采取區域鄉村生態環保措施
在鄉村生態規劃設計過程中可采取區域層次生態系統環保措施,區域生態建設可由縣級或鎮級部門統一布局和規劃的,在布局與規劃的過程中需按照區域生態實際進行,對該區域的生態進行保護,并仔細研究該區域的優勢以及在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結合所了解的情況制定針對性措施。采用這種方式進行的區域生態規劃可形成多樣的鄉村生態建設局面,打造帶有自身特色的區域生態環境,使區域生態環保實現多樣化發展。
(二)采取村域生態環保措施
關于村域生態的環保其涉及內容較多,由于村域生態覆蓋面較大、生態要素較多大多村域生態格局較完善。在進行村域生態建設過程中首先要了解村域生態要素。在村域中的廊道、斑塊等都是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分析上述要素的基本情況,更要對其在村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全面評估的方式對其做出綜合評價。如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其旅游資源豐富,住宿、餐飲、休閑娛樂設施完善齊備,交通便捷,距離城市較近,因此便可發展為吃住游一體的休閑娛樂鄉村。在村域生態的設計中就應將休閑和旅游區域劃分出來,有清晰的界線,不僅有利于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還能保護生態環境,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其次是應分析生態安全的格局,在生態安全格局分析過程中應以全域視角觀察分析,了解和掌握村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穩定和不安全因素,對于附近有山的村域而言其不穩定和不安全因素就是山體,因此在村域生態規劃的過程中應計算下山體的坡度與高度,進而采取針對性措施,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最后是對生態廊道的控制,在生態廊道的控制過程中應對村域中的道路和河流及時維護以及定期保養,應根據河流所在生態環保區域進行生態廊道寬度的設計,最大限度地做到不破壞河流生態系統,保護河流廊道上的植被,不斷擴大綠化覆蓋面積,嚴禁砍伐植被。同時,杜絕工業廢水、廢渣流入河道,保護河道的原生態。另外,對于生態斑塊的設計和修復也很重要,由于生態斑塊的位置大多在自然村,因此村域環保過程中應對斑塊邊界做出明確界定,制止生態斑塊破壞現象,及時修復被破壞的斑塊,進而使生態斑塊的發展與村域發展融為一體,更好地保護生態斑塊。
三、結語
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離不開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在鄉村生態規劃設計過程中應結合鄉村生態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嚴禁破壞鄉村生態環境,應結合區域、村域等層次,著重進行斑塊、廊道、基質等生態要素的規劃與建設,進而使生態保護的理念深入鄉村生態建設的過程中,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在鄉村生態規劃設計過程中應向人們宣傳生態環保的重要性,進一步轉變人們的思想和意識,使人們明確鄉村生態規劃設計的關鍵點,進而可結合鄉村生態實際情況更好地進行美麗鄉村建設。
參考文獻:
[1]戴斌.基于美麗鄉村建設的鄉村生態規劃設計思考[J].工程
技術研究,2018(12):131-132.
[2]張海燕.“美麗鄉村建設”理念下的鄉村生態規劃設計[J].
綠色環保建材,2018 (3):87.
作者簡介:武麗娟(1994.2.18),女,漢族,安徽阜陽人,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環境設計專業,研究方向為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