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莉
摘要:人類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環境中,聲音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口語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交流的最主要方式,追根溯源,它來源于聲音,人們通過發出聲音來說出能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語言,即口語,并用口語與他人進行交談,開展各種實踐活動。由此可得,聲音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無數的便利,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聲音,來源于生活的話劇更離不開聲音。因此,本文由聲音入手,詳細介紹劇場中所存在的聲音類別,分析劇場中的各類聲音對于話劇演員的表演所造成的影響,進而為話劇演員找到適應劇場中各種聲音的方法。
關鍵詞:話劇演員;適應;劇場;聲音;表演;影響
一、劇場中的聲音
(一)演員的聲音
在日常生活中,語言是人類交際的重要工具,是生物同類之間由于溝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統一編碼解碼標準的聲音或圖像指令,比如世界各國各民族使用的語言、文字、肢體語言、盲文、計算機語言等等,它們都可以統稱為“語言”。在話劇舞臺上,一般將語言分為“無聲語言”和“有聲語言”,話劇舞臺上的“無聲語言”即“動作”,“有聲語言”即我們俗稱的“臺詞”。臺詞是交代故事情節、揭示人物思想、展現矛盾沖突、刻畫劇中人物、感染現場觀眾的重要手段。臺詞是由氣即呼吸、聲即發聲、字即吐字所組成的。要說好臺詞首先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方式。其次,需掌握正確的發聲要領,聲音是臺詞的基礎,沒有聲音就沒有臺詞,只有完成了這些要求后才能進入到吐字發音訓練的階段,才能真真正正地說好臺詞。因此,在一場話劇演出中,演員的聲音對整場話劇演出的呈現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也是劇場中最重要的聲音。
(二)音效
音效是指由聲音所制造出的效果,即聲音效果。它是為了增強某一個場面的真實感,烘托出與表演內容相一致的氣氛,強調某個戲劇訊息,推動劇情發展而加上的聲音效果。音效在話劇演出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合適的音效可以激發演員的情緒,烘托和營造氣氛,通過音樂表達情感從而深化主題,把觀眾吸引到舞臺表演中來,引起觀眾的共鳴。但在音效的選擇上一定要慎重,要貼合劇情的要求,符合特定情景的基調,而不是生搬硬套,否則不僅對話劇演出的整體效果起不到積極作用,還會產生令演員和觀眾跳戲的負面影響。
(三)劇場中的環境音
環境音是指在某一個特定的環境中,所有聲音的融合。劇場中的環境音是指在劇場中,除去角色對話的聲音外的所有聲音的融合。劇場是一個封閉的空間,人和物處在這個空間中總會有意或無意的產生各種聲音,這些聲音匯聚到一起便成了劇場中的環境音。劇場中的環境音種類繁多,有些由人發出,有些由物發出;有些是有意為之,有些則是無意之舉;有些對演出的整體呈現有積極作用,而有些則只能帶來消極影響。
二、劇場中的聲音對于演員表演的影響
(一)演員的聲音
眾所周知,“話劇”這門藝術之所以稱之為“話劇”,是因為它是一種以“說話”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戲劇,在話劇舞臺上進行的“說話”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臺詞”。“臺詞”即“有聲語言”,它是演員塑造人物角色時不可缺少的表現手段,它與“無聲語言(動作)”共同組成了演員在塑造人物角色時必須要用到的一對翅膀,是話劇表演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那么,“臺詞”又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呢?話劇演員在劇場進行表演時,為了讓觀眾將臺詞聽得清楚,聽得明白,演員們的臺詞必須做到聲音明亮、圓潤、達遠、耐久,語音純正,吐字清晰,語意明確且富于表現力。要做到聲音明亮、圓潤、達遠、耐久就必須要有充足且穩定的氣息加以支撐,氣息來自我們的呼吸器官即肺、氣管、膈肌、腹肌所進行的協調運動,由協調運動產生氣流,氣流沖擊聲帶,使聲帶振動發聲,發出聲音后通過發音吐字來說臺詞。由此,我們可以歸納出臺詞的組成元素,即臺詞是由氣即呼吸、聲即發聲、字即吐字這三種元素組成的。 “氣、聲、字”之間的聯系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形成臺詞的過程,“聲”是串聯“氣”與“字”的重要環節,可以說沒有聲音便沒有臺詞。因此,在話劇表演的過程中,演員的聲音是不可或缺的。
在劇場這一封閉的空間中,一般將演員的聲音分為兩種,一是演員自身的聲音,二是與其搭戲的同臺演員的聲音,這兩種聲音對于演員的表演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1、演員自身的聲音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口語交流中,我們的注意力都是放在與我們交流的對象身上,我們會認真地傾聽對方的聲音,對方所說的話,但同時卻很少留心聽自己說的話,并且始終是在一種隨意、輕松、自然的狀態中說話,即使發出的聲音不夠悅耳也不會在意,畢竟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對于聲音是沒有任何要求及限制的,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輕松隨意地用自然之聲進行交流。而話劇演員在劇場里以角色的身份說臺詞時則不能像在生活中一樣不受制約的隨意說話,話劇演員必須讓劇場中的所有觀眾都能清晰地聽見自己的聲音,聲音必須做到明亮、圓潤、達遠、耐久,同時還要符合其所扮演的角色身份,因此在演出過程中,對于話劇演員聲音的要求是很高的。高要求總伴隨著高壓力,每個話劇演員都希望自己能在演出的過程中將聲音調整到最好的狀態,這是積極且可以理解的心態,但不可避免的是當演員自身的聲音狀態不好或是發聲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失誤時,就會引起演員內心的強烈波動。
演員自身的聲音會對演員的表演產生直接的影響,當演員自身的聲音狀態良好且沒有任何聲音、字音上的失誤,很好地完成了他的任務時,他的心理也會隨之變得自信,表演的狀態也會越來越積極自如,在這樣積極的心理狀態下,又會促使他的聲音往更好的方向發展,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而當演員的聲音狀態不理想或是出現了一些聲音、字音上的失誤時,便會給演員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導致演員的內心出現許多與表演無關的雜念,進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表演狀態機械化。以橙劇場·可當代藝術中心上演的話劇《空房間》為例,筆者飾演劇中女兒一角。在該劇的首次彩排中,筆者由于感冒導致嗓子發炎,在彩排過程中的聲音狀態極差,甚至在大獨白的最高潮處發生了聲音嘶啞的情況,這導致筆者在首次彩排的過程中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尤其是在聲音嘶啞的情況出現后,筆者的腦中出現了許多與表演無關的雜念,導致整場彩排的表演狀態過于緊張和機械。
2、同臺演員的聲音
作為表現手段之一的臺詞包含了對白、獨白、旁白,對白指的是角色與角色之間的對話,注重角色之間真實的交流。因此在話劇表演的臺詞對白中,演員會認真地傾聽同臺對手所說的臺詞,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與其交流的對象身上,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符合規定情景的真實反應。所以,同臺演員的臺詞對于演員的表演有著直接的影響,聲音是臺詞的重要組成成分,這便意味著同臺演員的聲音對演員的表演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聲音是由音色、音調、音量、音長這四個重要因素所組成的。在話劇舞臺上,演員需要在不同的規定情境中塑造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人物,同時表達出人物細膩豐富的思想感情。為了達到這些要求,演員需要長期地訓練自己的聲音,進行擴展音域、擴大音量、改變音色、變化音長、改變語速和節奏等具有針對性的聲音訓練。也就是說演員通過改變音色、音調、音量、音長這四個因素的一點或者幾點,便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塑造出不同規定情境之中的不同的人物角色,表達出不同的思想情感。
因此,演員在與同臺演員搭戲的過程中,同臺演員的音色、音調、音量、音長中的任何一點發生變化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效果便會刺激演員產生不同的反應,從而對演員的表演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以話劇《空房間》為例,筆者飾演的女兒與母親有一段激烈爭吵的戲,筆者發現每一次母親的聲音都會有所不同,時高時低,時長時短,時快時慢,每一次母親的扮演者改變音色、音調、音量、音長中的任意一點或者幾點時,都會給筆者帶來新的刺激,產生新的反應,如此,這出戲便活了起來。
(二)音效
音效是話劇演出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它與演員、燈光、舞美等部門通力合作,使演出效果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音效不僅在演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還會對演員的表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方面,合適的音效對演員的表演具有積極影響,可以激發演員的情緒,推動演員的內心活動,為演員的表演和整體的演出效果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以話劇《空房間》為例,筆者在排練的初期始終沒有辦法感受到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內心的痛苦,用了許多方法都無濟于事,這樣的困境卻被音樂輕易地破解了。在一次排練結束后,筆者聽著一首名叫《Cut in love》的鋼琴曲走在回家的路上,或許是這首鋼琴曲的旋律較為憂傷,深深觸動到筆者的內心,逐漸跟隨著鋼琴曲進入了一種悲傷的情緒中,這時筆者突然聯想到劇本中也有相似的場景,便恍然大悟,真正理解并且感受到了角色內心的某種痛苦。
另一方面,不合適的音效對演員的表演會產生消極影響,當演員碰上不合適的音效時便是一場“視聽災難”。以2017年6月在中國戲曲學院上演的實驗話劇《仲夏夜之夢》為例,由于音效師從未參與前期的排練,對劇情和音效點極不熟悉,這便導致許多該放音效的點都沒有與演員對接上,音效嚴重影響了演員的表演,打亂了演員的表演節奏,使得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總會有一種音效與演員和劇情脫節的感受。除此之外,與劇情不貼合的音效也會打亂演員和整體演出的節奏,讓觀眾產生一種“錯亂”的內心感受。
(三)劇場中的環境音
劇場中的環境音主要包括觀眾發出的聲音和不可抗拒的客觀聲音。
1、觀眾發出的聲音
每部話劇演出開演前,劇場的工作人員都會放一段觀眾觀劇須遵守的禮儀及注意事項,其中都會包含這樣一句話,“請各位觀眾在演出過程中保持安靜”,筆者認為這是文明的觀眾必須遵守的禮儀。為了讓演員的聲音更好地傳遞到劇場的各個角落,劇場的設計都充分運用了聲學技術,在劇場中,一點點不合時宜的噪音都會非常明顯,不僅影響演員的表演,還影響觀眾的觀劇體驗。因此在劇場中肆意地發出與演出無關的聲音是極不文明的行為,既不尊重演員又不尊重其他的觀眾,演員的表演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以話劇《空房間》為例,該劇的首輪演出就遭遇了這種不文明的觀劇行為。該劇探討的是當代母女之間存在的一些問題,演出高潮時女兒會拔槍質問母親,全劇沒有任何暴力血腥的部分,但總體而言是不適合小學生觀看的。可是在首場演出的觀眾中有60個由學校組織前來進行話劇藝術教育的小學生,由于學校老師的疏忽,在沒有弄清楚劇情簡介的情況下就貿然帶孩子前往劇場觀劇,導致劇情演到最高潮處時孩子們害怕了,發出了嘈雜的聲音,不僅如此,帶孩子們來看演出的老師立刻組織孩子們浩浩蕩蕩地從座位上起立,在演出進行到最高潮時喧鬧地離場。這種不尊重演員,不尊重觀眾,不尊重話劇藝術的行為,嚴重地影響了其他觀眾的觀劇體驗,同時也傷害到了演員的心。
當然,觀眾所發出的聲音也不一定都是負面的,當觀眾跟隨著劇情和演員的表演投入其中,自然而然地發出的聲音是不應該被否定的,如看喜劇時歡樂的笑聲,看悲劇時低聲的抽泣,演員謝幕時觀眾給予的掌聲等,這些聲音對于演員的表演都會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會在觀眾與演員之間,乃至整個劇場中形成一種和諧的能量氣場,會讓觀演雙方都產生愉悅滿足的內心體驗。
2、不可抗拒的客觀聲音
在劇場這一封閉的空間中,存在著演員的聲音,音效的聲音,觀眾的聲音以及不可抗拒的客觀聲音。不可抗拒的客觀聲音主要包括劇場中不可抗拒的客觀聲音及劇場外不可抗拒的客觀聲音。劇場中不可抗拒的客觀聲音主要是燈光器材、音響設備、控制音效的設備、觀眾席座椅等客觀存在的無法控制,無法消除的聲音。劇場外不可抗拒的客觀聲音則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輕軌的聲音、車鳴的聲音、路人的聲音等。這些聲音是客觀存在且不可抗拒的,會對演員的表演或多或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在話劇演出過程中演員應該如何適應聲音所帶來的影響
在話劇演出的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各種各樣的聲音,它們使每場演出的最終呈現充斥著“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充滿著風險,但也正因為這種“不確定性”,才使我們的話劇演出充滿著未知的魅力。劇場中的某些聲音能為演出帶來正面積極的意義,而另一些聲音則會對演出帶來負面消極的影響。在上文中我們已經知道了演員的聲音、音效、劇場中的環境音都會或多或少地給演員的表演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那么,在話劇演出的過程中,話劇演員應該如何適應聲音所帶來的各種影響呢?
首先,對于演員自身的聲音而言,為了避免在演出過程中出現失誤,為了更好地完成演出任務,話劇演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長期的系統的聲音訓練,要讓自己的聲音始終處于一種良好的狀態。同時還需要有一個豁達的心態,即使出現失誤和聲音狀態不理想的情況,也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能放任不良的心理狀態影響整場演出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各種狀況,將表演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其次,對于同臺搭戲演員的聲音而言,演員不要期望對手每一次都給予你一模一樣的聲音狀態,不要執著于某一次排練時對方呈現出來的聲音狀態所給予你的良好感受。話劇表演是一門注重當下的藝術,因此每一次排練和每一次演出的感受和反應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優秀的演員應該做到即時的靈活地接受對方當下的反應,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真正傾聽對方的聲音,感受對方的聲音,接收對方的聲音所傳達出來的一切信息,并且通過對方所給予的信息自然地產生反應,從而產生更加真實鮮活的戲劇效果。
第三,除了演員的聲音,音效也會給演員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演員在排練初期就應該與音效師密切合作,應該與音效師就劇本的時代背景、主題思想、劇中人物個性、劇作風格基調、編導創作意圖等方面進行細致的探討,從而選取與劇情相吻合、能凸顯劇作主題、烘托氣氛的合適的音效。在排練的過程中,演員也需要和音效師在音效點處進行反復練習,只有反復的練習才能讓演員和音效師產生默契,才能讓音效師與演員在各個音效點上進行完美對接,達成最佳的視聽效果。
第四,劇場中的環境音也會給演員的表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劇場中的環境音分為觀眾的聲音和不可抗拒的客觀聲音。觀眾的聲音既有積極的一面,又存在消極的一面,當觀眾真正地投入其中所發出的聲音是具有積極性的,它能使觀眾和演員產生一種能量上的聯結,使話劇演出達到更好的效果。但由觀眾發出的一切無關話劇演出的聲音都會對演出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面對這種情況,演員需要努力將注意力放在戲上,避免跳戲的情況出現,在適當的時候可以運用自己的智慧化解這種影響。以著名演員李傳纓、郭京飛為例,在某次話劇演出中,有一位觀眾不僅無視手機鈴聲,還堂而皇之地在演出過程中接起了電話,這兩位經驗豐富的演員完全沒有跳戲,還以劇中人物的口吻向這位接電話的觀眾提問,既巧妙地化解了這位觀眾給其他觀眾帶來的影響,又將其對自己表演上的影響降到了最低。而對于不可抗拒的客觀聲音,演員應該在日常訓練中多進行注意力和即興反應能力的訓練。在演出過程中,演員應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戲上,同時在發生了突發狀況時要能運用自己的即興反應能力對突發狀況進行巧妙地化解,以此排除不可抗拒的客觀聲音所造成的影響。
綜上所述,話劇演員只有熟知劇場中的各種聲音,以及劇場中各種聲音對于話劇演員表演的影響,并且在日常訓練中有意識地針對注意力、感受力、適應力以及即興反應能力等方面進行訓練,才能在話劇演出中更好地適應劇場中的聲音所帶來的影響,達到最佳的演出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寧.演員的表現技巧[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3.
[2]劉寧.話劇語言訓練教程[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
[3]王次炤.藝術學基礎知識[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
社,2006.
[4]葛俊.試論音響效果在舞臺綜合演出中的作用[J].文藝生
活·文藝理論,2016(0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