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臣 劉永寧
【摘 要】“你有過這種感覺沒有?就是你吃不準自己是醒著還是在做夢。”①電影《黑客帝國》中的種種經典對白,無一不彰顯出鮑德里亞獨特的符號哲學認知和對擬像社會的強大塑造能力。本文旨在通過對電影《黑客帝國》現實與虛幻的輪回進行詳盡的解讀,目的是探討鮑德里亞“超現實”的媒介理論在影片中的塑造作用。
【關鍵詞】黑客帝國;讓·鮑德里亞;超現實;媒介社會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5-0088-02
系列電影《黑客帝國》當之無愧的成為了當代科幻電影中的經典符號,很多人將電影列入“燒腦”“血腥”等系列。然而,《黑客帝國》并非常規的燒腦電影般以特效博人眼球,而是一部涉及科學,哲學和社會等多唯度、多學科交叉的電影。本文聚焦《黑客帝國》第一部,旨在利用鮑德里亞的媒介理論探討人類如何改變對傳統媒介的認知,如何全面顛覆現實世界創造未知,徹底實現仿真和虛幻擬像的共存。
一、仿真和擬像的后現代媒介表達:丟掉雜念,解放思想
拍攝《黑客帝國》之前,導演沃卓斯基兄弟吩咐所有的演員仔細閱讀鮑德里亞的書籍《擬像與仿真》。毫無疑問,后現代主義媒介理論是電影《黑客帝國》得支撐點,它不僅囊括了各種門類的知識,還使得該電影的內在核心力量富有哲學思辨且飽含深意。這所有的一切后現代元素充分融合在電影之中,真實貼切、渾然天成的以影像方式傳遞文本,解放傳統媒介社會。
(一)仿真
科技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的中堅力量,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漫漫長河中,科技的每一次創新都是人類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飛躍。縱觀科學技術發展歷程,首次進入的蒸汽時代踏出人類進步的第一個腳印,隨之而來的電氣時代便捷了人類的衣食住行,而第三次工業革命進入了人類最先進的科技時代——信息時代。在電影《黑客帝國》中,人類發明的機器人雛形開始為人類提供服務時,人類頗為滿意,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高等的生物,可以控制世界發展,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人類的地位。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機器人的開發和應用,技術日趨成熟有一時卻猛然發現機器人身上所具備的高級人工智芯片,能遠遠超越了人類的大腦機制。這時,人類與機器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進化,高科技的機器人開始不滿足被人類的監督統治,而是試圖徹底擺脫被統治的身份,成為掌管人類稱霸世界的主宰。由此,機器人和人類的較量正式宣告打響,這一刻開始電影也預示著機器社會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在這個特殊的科技時代逐步扭曲、分離。
電影中的領導人物墨菲斯曾說“什么是母體?母體就是電腦操縱的夢境世界,它的建立就是為了控制人類,以便將人類變成電池。”②母體的夢境代替了人類固有的感官解碼,當墨菲斯讓尼奧選擇藍色藥丸和紅色藥丸時,已經注定了人機戰爭成為歷史的必然選擇。一旦選擇吃下紅色藥丸,即是選擇真相,一直探求真相的尼奧毫不猶豫的吞下紅色藥丸。他走進了名為“真實的荒漠”的領域,驟然發現原本真實的世界變得不再可信,曾經的信念與認知在他進入“真實的荒漠”后天翻地覆、土崩瓦解。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實“真實”與“虛幻”的辯論依然存在于“世界”和“人”這兩者之間密不可分。人類在睡夢中出現的那些光怪陸離的夢,是虛幻縹緲的。然而,進入“真實的荒漠”后電影《黑客帝國》中那夢幻摩登的高樓大廈,碧海蕩漾的江河湖泊,漫天風沙的無際沙漠,鮮嫩多汁的牛排,性功能惹眼的紅發女郎,乃至于一塊地磚,一把軍刀都是可以觸摸且真實存在的事物。Matrix的程序使得絕大多數人不知道自己是生活在虛擬的世界,他們將人類的身體浸泡在發電廠里巨大的容器裝載溶液中,像肉體電池一般機械的為電腦人發電,這種畸形的控制徹底破壞人類與機器的生存平衡。為了從虛擬世界獲取自由,尼奧結合黑客們成功攻破Matrix的程序破綻,讓母體的人們脫離虛假,回歸真實。人機戰役在黑客們的努力下回歸原始,人類贏得勝利,世界恢復真實。
(二)擬像
鮑德里亞認為,“類象”是在后現代社會中對虛擬存在的沒有客體、趨離本源的“真實”的哲學符號。他提出了“類象三序列”觀點③,也表明拋開現實的依據,單純利用景觀學和符號虛構的幻象事物,最終替代真實客體的過程。電影的開頭便是從虛擬代替真實為引子展開,符號虛擬的幻象世界,最終以徹底打破Matrix的幻象世界回歸真實領域而告終。這一觀點充分展現在電影《黑客帝國》的創作之中。
反人類的Matrix程序的出現無疑是真實與虛幻的紐帶,它是控制,是母體,是人類最大的敵人,他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將人類困頓與電腦代碼之中。當塞弗毅然選擇刪除與真實世界相關的所有記憶時,他說道“我知道這塊牛排并不存在,但當我把它放到嘴里母體就會告訴我的大腦,這塊牛排多汁而且美味。”④他的選擇也讓他備受折磨,九年的日子長期處在真實與非真實的轉換中度過,這種模糊不清的時光,是壓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塞弗最終選擇背叛,對塞弗而言,母體就是真實的象征,明明是拯救者的他卻選擇背叛,反派人物的這一舉動再次把現實與擬像的思考推向更復雜的境地。賽弗作為典型代表揭示出當代人類的迷茫,即使是明白如何區分真實與虛擬,也依然對現實社會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備受折磨。因而,《黑客帝國》其實不僅僅是淺層講述人類和機器的斗爭,是對現實社會矛盾的升級反思,更是講人機文明進化的矛盾過程。Smith反復提到:“人類文明已經終結了,現在是機器文明,而它正在進行著進化。”雖然人類戰勝了冷血無情的電腦人,可電影的結尾,創造者問先知到底這種穩定和平能持續多久,先知卻回答說越久越好。那么實際上這只是先知的良好愿望,機器文明最終如同人類時代一樣,也有它自己的落幕。
媒介首先運用媒介技術和內部的信息選擇機制創造了擬像,然后運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擬像的具象內容,接著,大眾經過自身的批判性思考后選擇性接受,將仿造古典時代至仿真現代技術的類象社會作出論述,使“擬像”成為媒介和大眾的共同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