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娟
【摘 要】本文以討論為論述要點,注重從話題搶答、互動交流、競爭探討等方面闡述“議論紛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英語的交際性,突出情境引導和實踐互動,利于學生在深入交流中形成豐富的感知體驗。
【關鍵詞】初中英語;討論;協作;策略
英語交際性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暢所欲言,這種淺顯易懂的交流,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英語知識加深理解、熟練運用,能夠帶給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充分重視課堂上學生的“七嘴八舌”,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層面上加深理解、熟練運用,使學生形成豐富的語言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在相互切磋的基礎上形成深層次的理解,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表達能力。
一、拋設話題搶答:爭先恐后表達
課堂作為問題的集散地,應該以探知交流為根本,應該是同學之間進行深入對話和主動探索的陣地。基于學生差異化發展需求,教師不妨多創設具有開放性、發展性和多樣化的題目,鼓勵他們主動接題搶答,定能利于他們在主動發現問題和深入探知問題中獲得不一樣的感觸和認知。
拋設話題搶答,能讓學生在深入思考和對話溝通中豐富表達認知思維。如,在牛津譯林英語九年級上冊第4單元的“Growing up”的“Reading Never give up”教學中,教師可根據語篇表達內容,可以羅列“What was Spud Webbs dream? How did he become the star of the team? Whats his proudest moment?”等中心觀點,結合學生的自我理解,邀請學生進行深入搶答,幫助他們豐富自身的認知思維情感。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理解和感知,結合教學重點和難點創設相應的話題,引導學生結合各自的學習能力主動搶答。拋設的話題應體現開放性、多樣化和發展性,鼓勵他們結合各自的理解感知進行深入歸納總結,便于他們在爭先恐后的表達中享有更多的話語表達權。教師應鼓勵學生結合各自的理解主動搶答和爭論,引導他們在激活自身認知思維的過程中不斷深入交流,豐富認知思維。
二、設置任務交流:集思廣益探討
借助一定的任務話題進行互動交流,利于學生形成豐富感知。設置相應的任務進行溝通,能讓學生在對話中豐富感思。設置任務交流,能夠給學生相應的學習目標,利于其在聚焦核心問題中深入思考探知。任務話題交流,能給學生更多啟發,利于其形成多樣化感知。
設置任務交流,能夠給學生更多的啟發和深思。如,在牛津譯林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的“Reading”教學中,圍繞“How to make a friend?”和“Good 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可設置如下問題: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y do you choose him/her as your best friend?可引導學生運用同桌對話、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溝通,引導他們在深入對話交流中形成多維度認知感悟。在學生討論中,可收集學生的共性問題,組織他們再次深入交流,以此豐富其感知思維。
借助任務互動的方式引領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定能利于他們在有效發現問題和深入探知的基礎上形成多維度感知。任務互動,利于學生在各抒己見的過程中暢所欲言,利于他們在主動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生成豐富語言文化知識。突出協作探知,利于學生在大膽暢言交流中獲得富有深度和廣度的感知。
三、同學平等辯論:各顯神通展露
課堂上需要競爭,需要學生在相互PK的基礎上各顯神通。基于平等辯論基礎上的七嘴八舌,不僅能使學生保持探究的好奇與激情,更能使學生在相互競爭中形成多樣化感知。同學平等辯論,利于他們在主動切磋的過程中深化理解感知。
同學之間的辯論,利于他們在敢于挑戰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認知思維。如,在牛津譯林英語九年級上冊U4 Growing up的“Reading”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Why did Spud Webb get so much achievement?鼓勵學生從語篇中摘錄篩選相應的詞匯,幫助他們形成更為多元化的感觸認知。在學生打開表達思維話匣子后,可鼓勵他們就“How do you understand‘never give up?”主動表述自己的觀點。有的同學認為,永不放棄就是要不斷克服困難,并且不斷挑戰自我;有的同學認為,永不放棄就是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奮斗等。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可建議他們圍繞“What should we do to make great progress?”進行小組討論,使他們形成深刻的認知。
因為學生對于自身的認知感悟不同,所以教師應該多給他們相應的指導,這樣有利于他們在思考問題中產生積極表達的強烈愿望。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多樣化的爭辯,引導他們在爭論中主動歸納總結和深入反思,在相互切磋的基礎上形成更為多樣化的語言表達思維,提高學生的語用綜合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越是七嘴八舌的英語課堂,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越利于學生在深入交流中發現更多問題,能夠切實增強其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教師多融入到學生的互動交流中,多巡聽指導,定能利于他們在真正自由、開放化的語言學習情境中獲得深層次認知感悟,利于其增強學習的內生動力與激情。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余秋娣.初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