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要】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對女性手術患者焦慮情況的改善效果。方法:篩選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20例女性患者,將患者隨機納入研究組和常規組,予以常規組簡單的常規健康教育,予以研究組全程持續性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知識掌握率、心理狀態等指標。結果:研究組患者經護理后的SDS、SAS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及治療依從性均高于常規組,兩組互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女性手術患者開展針對性更強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其對醫學知識的認知,改善護患交流情緒,保障手術順利完成,促進其及早康復。
【關鍵詞】
健康教育;手術;女性患者;焦慮情況
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往往存在心理狀況復雜、配合度不理想的狀況,影響手術開展和術后康復效率[1]。健康教育是對此類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護理工作的重要環節,護理人員承擔著幫助患者樹立正確認知、自主控制不良情緒并進行有效疏導的重要任務,這也是維護良好護患關系的紐帶[2]。本文分析了健康教育對女性手術患者焦慮情況改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篩選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20例女性患者。按照隨機方法,將患者分別納入研究組和常規組,每組有60例患者。研究組患者的年齡是22~65歲,平均年齡是(45.2±5.3)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26例,高中以上19例。常規組患者的年齡是25~65歲,平均年齡是(46.7±5.5)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26例,高中以上20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所選患者均是女性,符合手術治療指征,無麻醉和手術禁忌,均接受手術治療。2)患者無認知、語言和意識障礙。3)患者病情未危及生命,生命體征相對平穩。4)患者知曉此次研究內容,同意參與。
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患者;有交流障礙患者;有手術禁忌患者。
1.3?方法
在圍手術期,給予兩組患者優質護理,即做好病情觀察,進行手術準備,予以各方面指導,術后幫助患者積極預防并發癥等。常規組按照常規方法實施健康教育,而研究組則針對患者的焦慮情緒,以提高手術和恢復效率為基礎開展全程持續性健康教育,在患者初入醫院時即開始實施,并將之貫徹于治療階段,具體如下:
1.3.1?明確施教內容與實施計劃?組建專門小組,納入具備高度責任心及豐富疾病知識儲備的護理人員,負責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女性患者圍手術期常見狀況進行調查,分析患者的心理特點,總結各種疾病女性患者在多個方面的需求,探討能夠影響患者情緒變化、手術效率和恢復效率的因素,掌握術后不同階段的恢復要點,明確健康教育的工作重點,并根據院內實際情況,設計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內容,并制定形式靈活的實施計劃。要求健康教育工作適應不同病情、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女性患者的需求,具備時效性、靈活性、針對性。
1.3.2?開展健康教育?1)來院時,給予患者積極接待,為患者介紹醫院環境、病區功能、制度規定及科室的人員配備。引導患者完成各項檢查,為其講解各項指標的意義,給予患者關心,利用非語言的交流,如眼神、動作、表情,給患者留下良好印象。2)治療開始后,通過多媒體形式為患者普及疾病知識,講解治療的重點,說明治療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耐心回答患者存在的疑問,強調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教會病房內相關儀器的應用方法,示范呼叫設備的用法,讓患者感受對護理人員對細節的重視。在用藥方面予以指導,將治療過程需要應用的藥物用法、藥力作用、用藥事項詳細說明。3)手術時間確定后,將手術安排如實告知患者,為其講解手術的過程,說明需要患者注意和準備是事項,指出施術全程可能發生的不適,告知如何積極應對;帶領患者參觀手術室,強調手術的意義和能夠取得的效果,為患者多列舉一些手術成功的病例,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指導患者進行充足的手術準備,在飲食方面予以指導,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病情制定飲食計劃,保障患者在術前營養、能量充足攝取。指導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機體功能強化訓練,以及保障手術和恢復效率的體位訓練、床上大小便訓練,教會患者怎樣放松身體、進行深呼吸和正確的咳嗽。4)術后,將患者的手術情況如實的告知,講解術后恢復階段的觀察重點,傳授給患者和家屬自我護理重點,指導患者在不同階段處于合適的體位,幫助患者靈活調整飲食策略,根據手術方案指導患者在手術初期禁食并科學的進行過渡。為患者講解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教會患者怎樣有效預防,積極處理。指導患者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以提高恢復效率。5)恢復期間,與患者一同分析疾病的誘因,列出疾病常見的風險因素,指導患者有效避免,從而減少復發風險。掌握患者存在的不良生活習慣,幫助患者進行糾正,提醒其規律作息,保障睡眠時間充足,適當參與對健康有益的活動鍛煉,以增強自身體質。6)出院時,給予患者詳盡的出院指導,告知出院后的用藥方法和注意要點,發放科室印制的健康資料,提醒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7)全程心理認知干預,女性患者與男性患者相比圍手術期更容易有不良情緒產生,進而對手術和術后恢復造成不良影響,為患者進行及時的心理健康宣教,講解不良情緒的消極影響,鼓勵患者進行自我調節,提高參與治療的積極性。術后患者受到手術創傷、活動受限的影響,往往有嚴重的焦慮情緒存在,護理人員應當給予患者足夠的安撫,鼓勵患者適當的宣泄情緒,說出自己的訴求,對于其合理的需求盡量予以滿足。對于一些特殊類型手術,如乳腺癌根治術、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后面對身體方面的缺陷,很容易情緒失控,要反復強調手術的積極意義,通過注意力轉移法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面對乳房的缺陷,告知可以通過佩戴義乳用以彌補,適時的通過心理暗示方法幫助患者糾正錯誤觀念,樹立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1.4?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采用SDS,SAS評分量表評估其焦慮與抑郁情緒;調查兩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疾病知識知曉率及治療依從性。
1.5?統計學分析
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數據對比采取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心理狀態
兩組患者的SDS、SAS量表評分在護理前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SDS、SAS量表評分在接受護理后均有下降,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SDS、SAS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互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及治療依從性
研究組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及治療依從性均高于常規組,兩組互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外科手術是臨床重要的治療手段,是幫助患者控制病情、保障生命安全的治療方法。這些年來,各類疾病患病率均有增長,使得各大醫院手術率也在上升,作為治療安全性重要保障環節的護理工作,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3]。面對手術,患者不可避免的會有應激反應存在,加之疾病、經濟負擔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圍手術期往往會有較大的心緒波動,常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甚至于因此影響手術順利進行以及術后的恢復效率[4]。女性患者與男性患者相比,心理狀態更加細膩、敏感,更容易受此影響,尤其是接受乳腺癌根治術、子宮切除術的患者,術后面對缺陷,這種狀況更加嚴重,需要謹慎對待[5]。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患者對疾病、手術的正確認知,是促進焦慮情緒緩解的有效方法。健康教育是護理過程重要的環節,更加人性化、具有全面性良的健康教育工同時也是以人為本護理理念的充分體現[6]。以往常規健康教育,只是給予患者疾病方面的宣教,缺乏對細節上的重視,無論是促進患者對治療重視程度的提高還是心理方面的疏導,都不具有顯著效果。鑒于此,此次研究將全程持續性健康教育引入臨床,根據女性患者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設計不同階段的施教重視,通過靈活的健康教育形式,幫助患者正確的認識病情,知曉手術的意義,做好充足準備,術后能夠更加積極的配合護理,進行全程高效的心理調節。結果提示,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SDS、SAS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及治療依從性均高于常規組,兩組互比差異顯著,P<0.05。
綜上表述,充分證明女性手術患者開展針對性更強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其認知,改善交流情緒,保障手術順利完成,促進其及早康復。
參考文獻
[1] 方芳,萬水蘭,黃瑞芬.淺談健康教育路徑在剖宮產產婦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08(12):174-176.
[2] 王樂潔,李興旺.健康教育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08):125-127.
[3] 唐婷,衛璠.視頻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04):49-50.
[4] 黃天雯,肖萍,張偉玲,等.臨床護理路徑結合視頻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7,32(06):101-104.
[5] 成雅紅.在為未婚先孕女性施行人工流產手術中對其進行心理護理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20):109-110.
[6] 劉蔓.持續性健康教育在女性乳腺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學,2015,21(18):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