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當代舞蹈教育體系中,民族民間舞蹈占據較為獨特且重要的位置,其發展歷史悠久且其中包含多元化的舞蹈形式。目前,在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過程中,常遇到教材單一、教學方式陳舊等問題,只有積極進行思考與改革,才能全面提高舞蹈教學質量。本文將通過分析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特點,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著重研究其教學模式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民族民間舞蹈教育 教學模式 優化措施
民族民間舞蹈已經成為我國最為重要的舞蹈種類之一,其形象地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與各個民族的文化特點。在民族民間舞蹈教育教學中,主要是對各個民族特有的舞蹈內容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提高自身舞蹈核心素養,掌握民族民間舞蹈的相關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與技巧,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傳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1]
一、當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現狀
民族民間舞的來源是各民族的人民群眾在勞動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具有韻律和美感的動作組合。當下,我國高職院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還存在如下問題。(一)教師未能深入理解其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過分重視技巧而忽視了情感的融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將感情與舞蹈內容有效結合,嚴重影響學生的舞臺表現能力;(二)民族民間舞蹈種類較多,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擅長的種類有限,專業能力存在一定欠缺,一些冷門的舞種師資力量較為薄弱;(三)教師積累的教學資源不夠,整個教學形式偏向單一化,無法滿足當代社會的多元化需求。
二、當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模式的優化措施
(一)合理拓展教學內容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拓展教學內容,使學生可以選擇的項目逐漸增多,單一、狹隘的教學內容只會影響學生對民族民間舞蹈教育的學習。根據筆者的調查了解到,孔雀舞、蒙古舞等是民族民間舞蹈教育教學中常見的舞種,而其他民族的舞蹈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機會較少。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環境對那些影響較大的舞種需求較多,而一些影響較小的舞種由于無人知曉,所以在招收學生方面存在一些缺陷,沒有辦法大面積開展教學。為保證學生民族民間舞蹈學習質量的不斷提升,教師應當以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條件、興趣愛好等為基礎,為學生提供更多舞種的資料,使其能夠掌握更多種舞蹈的類型,并從中選擇著重學習的方向。
(二)建立科學教學目標
教師在進行民族民間舞蹈教育教學之前,應當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民族民間舞蹈課程內容豐富多元,風格層次多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需要掌握教師教授的相關理論知識,深入探討研究民族民間舞蹈的內涵,還需要結合自身的情感掌握實際動作要領,使學生的舞蹈表現能力不斷提升。因此,教師在建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目標之前,應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舞蹈技術的掌握作為教學的初級目標,在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并對民族民間舞蹈的內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舞蹈表現力,這也是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進一步發展之后的目標。只有重視教學目標的作用,以教學目標為基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才能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掌握全面化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內容。
(三)積極創新教學方式
在進行民族民間舞蹈教育教學時,教師應當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并以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能力為基礎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常見的民族民間舞蹈教育創新教學方式有情境結合教學法、分小組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教師可以將以上教學方式進行結合、應用,充分發揮創新教學方式的優勢,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結合自身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被民族民間舞蹈教育吸引,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重視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才能全面推進民族民間舞蹈的進步與發展,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舞蹈能力,使整個教學過程科學化、規范化發展。
(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引導學生完成民族民間舞蹈學習時,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喜好和興趣,并將其與教學設計相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自身與民族民間舞蹈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共鳴,真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使其在后續學習中能堅持自身所掌握的知識與能力,為后續更多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偠灾處煵豢梢院鲆晫W生興趣的作用,反而應當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全面提高民族民間舞蹈教育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民族民間舞蹈教育存在較多問題,無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全面發展型優質學生,需要教師積極改革,勇于創新,才能真正優化民族民間舞蹈教育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改善。教育者應從基礎上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帶來更多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舞蹈表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其在之后的職業競爭中獲得足夠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段瓊.互聯網形勢下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方法的探討[J].黃河之聲,2016(22).
(作者簡介:任宏,女,碩士研究生,太原市文化藝術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民族民間舞)(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