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強
摘 要: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是中等職校學生必修的公共課。通過使用計算機技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信息、發布信息的過程,來養成獨立思考、探究協作的學習方法和工作態度,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
一、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困境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并沒有完全理解課程的設計思想和原始意圖。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許多誤解和片面的理解。具體表現如下:
(一)課堂教學直接開展,課堂沒有導入,或導入太過平淡。
(二)教師嚴格控制學生并控制著課堂,擔心學生將在課堂上失控或者課堂失去控制。
(三)教學任務設計太隨意而簡單,不貼近生活,缺乏精心設計,使學生不重視課堂。
(四)評估要創新改善,要突破傳統。因為大多數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考試分數方法為學生提供評價參考。
(五)課件的使用非常牽強,并且只為考試提供教學。
二、提高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要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綜合考慮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新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
中等職業院校創新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可以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特點來看,視頻教學模式和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在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育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即專業技術應用。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學標準不同,中職計算機教學的特點是專業性、技術性和適用性。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學目標不同,中等職業院校培養的計算機人才更注重“培養技術人才”,強調“實踐”是中等職業院校計算機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在設計教學計劃和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以就業為導向,依靠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注重培養技術和實踐人才。“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需要教師運用指導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建立以能力為基礎的專業行為培訓路線,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以滿足未來的計算機就業需求。例如,以Photoshop圖像軟件教學為例,在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時,教師需要認真設計教學任務,創建教學環境,進行案例分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研究,建立和完善激勵評估機制。在Photoshop圖像軟件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六個步驟,介紹、演示、實踐、工作評估、就業需求分析和總結。通過采用這種系統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明確定義學習目標,了解未來的就業需求。這種情況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視頻教學模式
中等職業院校的大部分計算機課堂教學內容都以人機交互為中心。因此,在計算機教學課堂中有必要展示計算機理論和必要的論證,以達到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的目標。視頻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具有明顯的優勢。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解釋并排操作模式來執行演示操作,從而使計算機教學人機交換的過程更加直觀。以網頁制作和制作教學為例,網頁制作軟件比較復雜,涉及動態和靜態網頁的制作。上傳網頁,如果只依靠老師的上課時間逐步講解,不僅會影響講座的進度,也不利于學生學習、理解、記憶。使用視頻教學模式,以視頻形式演示相關操作步驟,可以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保證課堂教學的預期效果。計算機科學在應用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視頻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同步操作,實現教學、學習、使用的辯證統一。受教學設施的限制,計算機課堂視頻教學必須與在線教學相結合。利用在線教學同步,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中職學生的接受和應用能力。
(三)合作探究教學法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相參與和交流的多邊活動。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教師注重新穎、高效、創新的教學方法,更好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角。中等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師應該敢于打破常規教學,在計算機教學中扮演好指導者、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中等職業院校的計算機教師應該敢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師應該是導師,而不是教學的領導者。使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計算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批判思維和科學思維。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可與社會實踐教學相結合,優化中等職業學生的素質結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培養中職生應用計算機知識的能力和水平。
(四)網絡教學方法
優化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對激發學習者學習興趣,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具有積極作用。使用網絡教學方法,計算機和互聯網就不能分割的。因此,在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網絡教學方法可以達到“用一半的努力達到兩次成功”的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前安排適當的任務,讓學生通過網絡訪問相關的學術資料,結合他們所學的知識和實踐,應用所學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網絡教學方法可以將理論教學與技術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計算機課堂教學成為目標,滿足中等職業技術人才應用的教學目標要求。
總之,計算機課堂教學只能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索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思維,逐步提高創新意識、批判意識、科學意識。
參考文獻:
[1]任春華.提高中等職業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A].區域教育信息化與教育公平研究論文集[C].2013
[2]劉小容.如何提高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A].2015第一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5
[3]《教育教學研究》編者語[A].教育教學研究:德育工作研究(2016年版)第二輯[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