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畏
摘 要:我國的民族音樂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中華民族心血的凝聚與智慧的結晶。我國的民族音樂不僅內容豐富多彩而且形式獨具特色,是中國面向世界的一張文化名片,修習和品鑒民族音樂對繼承發揚我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來說是很有必要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各種新的音樂形式來勢迅猛,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面臨困境。本文就當代民族音樂所面臨的處境談談民族音樂如何在新的形式下實現文化傳承和創新,重新煥發新的活力和生機。
關鍵詞: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創新
我國的民族音樂發展歷史悠久,從古至今歷經歲月的更迭,形成了一個體系龐大又異彩紛呈的文化系統,極富藝術魅力和傳承價值。無論是富含古典韻味的戲曲音樂宮廷舞樂,還是民族特色濃郁的民歌民曲民族器樂,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音樂財富,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和藝術的享受。民族音樂作為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我們繼承和發展,繼承優良的傳統音樂文化,在新時代發展和建設民族音樂的新形式,使民族音樂煥發永恒的光彩。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各種新興的文化藝術形式不斷涌現,給我國包括民族音樂在內的傳統藝術帶來了巨大沖擊,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繼承面臨困境,這需要得到我們的熱切關注和重視。
一、我國民族音樂當前面臨的發展困境
(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遭到沖擊
從當前形勢來看,我國的民族音樂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人們對民族音樂的感覺像是面對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都知道這樣一種耳熟能詳的藝術形式,也多少對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會唱民族歌曲的人越來越少、精通民族器樂的人越來越少、熱愛民族曲藝的人也越來越少,人們的歌庫里存儲的耳機里循環的口頭傳唱的都是各種流行音樂。在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的交戰中,流行音樂逐漸占據了我國龐大的音樂市場,大街小巷傳唱的都是各種流行歌手的最新單曲,相比之下,我國的民族傳統音樂的市場越來越狹小,很多優秀的民族曲藝隨著老一輩音樂人的逝去而得不到傳承,只能留存在少數人的綿長的回憶里。可以說,由于人們的忽略與不重視,傳統民族音樂的生存岌岌可危,讓人擔憂。
(二)民族音樂傳承載體的式微與缺乏創新
隨著現代化教育的發展,一些少數民族都接受了標準的現代教育,會說普通話、學習漢文化,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語言和研習本民族的文化,這樣一來,少數民族音樂傳承的載體式微,直接會導致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面臨無人為繼的困境,對少數民族音樂音樂文化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另一方面,我國傳統民族音樂體制形式固化、缺乏新意的問題也直接造成了人們對民族音樂興趣缺缺,其形式體制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滿足于人們日益增長的新興文化需求,因此其日漸衰微和沒落是難以避免的。
二、我國民族音樂的繼承和創新路徑
(一)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使民族音樂深入人心
教育要從孩子抓起,音樂教育也是如此,傳承的希望要寄托在新一代身上。只有讓民族音樂從小根植入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培養起孩子們對民族音樂的興趣,才能讓民族音樂得到持久的長足的發展。學校要積極發揮教育引領作用,建立起自主的符合我國實際需求的民族音樂教育體系。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讓學校加大優質民族音樂方面師資力量的引入和培養,給孩子們提供優質的民族音樂教育,其次還要根據實際音樂理論水平,編寫出優秀的音樂理論教材,保證民族特色的不流失和知識體系的系統化。最后學校需要積極營造民族音樂學習的氛圍,定期舉辦音樂賞鑒會和民族曲藝比拼大賽,讓孩子們寓教于樂,在輕松快樂中傳承和發揚優秀民族音樂。
(二)加強形式創新,創建民族音樂品牌
文化的繼承離不開創新,只有創新才是民族音樂文化發展的動力。我國的民族音樂除了要跟上時代潮流,融合現代文化元素積極求新求變,創作出新的有持久感染力和藝術魅力的作品之外,還要在形式和宣傳上增加新意。一方面要依靠報刊、媒體、電視等傳統平臺加大對民族音樂的報道,網絡視頻、直播等新興平臺吸引人們對民族音樂的關注度,從各個方面展示民族音樂歷久彌新的藝術感染力,另一方面還要加大對優秀傳統民族音樂的宣傳力度,積極打造創建優秀民族音樂品牌,品牌效益拉動經濟效益和作品知名度,有利于讓民族音樂煥發新的生命力。當民族音樂以全新的形式走向大眾,深入人們的生活,相信在大街小巷傳唱民族音樂、人們口耳相談民族音樂的藝術理念也就不再只是一個夢想了吧。
三、結語
民族音樂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寶貴的文化遺產,對其的繼承和發展創新,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高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加大對民族音樂的重視,積極推動民族音樂健康穩步發展,從加強學校教育的投入和創建新型的音樂品牌入手,探求民族音樂在當代的繼承發展路徑,讓民族音樂在新時期呈現新的生命活力,成為我國面向世界的一張具有永恒價值和持久感染力的文化名片。
參考文獻:
[1]范元祝.“母語”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S1期
[2]孫思遠.有關如何在高中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0年18期
[3]吳宜璇.試論民族音樂對民族精神的影響[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張淼.試析音樂教育的民族化問題[J];絲綢之路;2009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