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艷 趙元元
【摘要】英語寫作課程的學習對于廣大學生而言普遍被認為是一項極大的挑戰。產出導向教學法下的英語寫作教學實踐,可幫助教師、學生解決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難題。本文通過闡述產出導向教學法的內涵及其優勢,對產出導向教學法下的英語寫作教學展開探討,以期為促進收獲良好的英語寫作教學效果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產出導向教學法;英語寫作;教學
【作者簡介】張小艷(1982.8-),女,漢族,河南魯山人,信息工程大學外語教研室,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及外國語言學;趙元元(1983.11-),女,漢族,河南西華人,信息工程大學外語教研室,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外語教學和英漢互譯實踐。
引言
近年來,注重發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寫作課堂理念推陳出新,由此掀起了英語寫作翻轉課堂的熱潮。在該種情形下,教師寫作課堂上講授者角色不斷轉變成輔助者角色,同時寫作課堂上大部分時間被用于進行自主探討。然而這種變化也產生了一些問題,諸如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在英語寫作翻轉課堂上,對學生課下學習效果難以實現有效評價等。產出導向教學法,作為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文秋芳教授率領團隊歷經多年研究所提出的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外語課堂教學理論,其倡導學用一體和產出導向,主要目的在于解決現階段我國高校外語教學中廣泛存在的“學用分離、效率不足”的問題。眾多研究實踐表明,將產出導向教學法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中,可有針對地解決學生專業基礎知識薄弱、學習主觀能動性不足、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等問題。由此可見,對產出導向教學法下的英語寫作教學實踐進行研究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產出導向教學法及其優勢
產出導向教學法,主要由教學理念、教學假設以及教學流程三部分組成。其中,教學理念是后兩者的指導思想,決定了課堂教學的目標及方向;教學假設是教學理念的重要支持,為課堂教學各個環節提供理論依據;教學流程則是前兩者的具體體現,是實現產出導向教學法教學目標的具體步驟及手段。
產出導向教學法的教學理念主要包括學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等內容,其中,“學習中心說”擺脫了傳統“教師中心說”、“學生中心說”二選一的思維定式,提出教學課堂上所有教學活動應當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而“學用一體說”則強調教學中所有語言教學活動均應當做到與語言運用的密切結合,實現學與用的有機融合。教學假設主要包括輸出驅動、輸入促成、選擇學習以及以評促學等。教學流程主要包括驅動、促成以及評價,這三個流程的開展均要以教師為主導。
產出導向教學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優勢,主要表現為:其一,產出導向教學法從產出任務著手,并在教學課堂上以這一任務為引導,所有教學活動都緊扣教學目標展開,使師生擁有明確的教學方向。具體而言,教師首先向學生安排產出任務,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然后教師緊扣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設置對應的語言交際情景。英語寫作語言交際情景十分廣泛,因而表現出適用范圍廣、貼近學生今后工作實際的特征。進入驅動環節后,教師鼓勵學生結合產出任務,嘗試完成寫作任務,這一環節有助于使教師有效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也可使學生明確自身在語言表達、知識應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使得學生后續可開展針對性地學習。其二,產出導向教學法中的“學用一體說”教學理念強調推進學與用的有機融合。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做到“學以致用”,所以真實的社會背景及未來職業體驗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環節中,教師對英語寫作樣本開展全面解析,引導學生掌握任務實現的語言知識及相關寫作知識要求。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比較分析各式各樣的英語寫作語料,找到英語寫作在結構、句式、格式等方面的共同之處,進一步使學生掌握英語寫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探究實現輸出任務相應的句型、關鍵詞,進一步鼓勵學生自主完成這一任務。
二、產出導向教學法下的英語寫作教學
1.產出準備導向。產出準備導向,是教師在教學課堂前為學生的產出做準備活動,是產出導向教學法下英語寫作教學的準備工作。產出準備導向作為產出過程導向、產出評價導向的前提,直接影響著接下來英語寫作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其主要可劃分為選擇驅動內容、設置產出任務、篩選輸入材料及產出前導向輸入等部分,具體而言:
其一,選擇驅動內容。該環節指的是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方法。行之有效的驅動內容通常可使學生英語寫作學習的驅動力發揮有效作用,并滲透進英語寫作教學的各個環節,是英語寫作教學的支撐點。于此期間,所引入的驅動手段主要為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內容以及英語四六級寫作評分標準,同時輔之學生平時學習成績量化細則,從而使學生明確英語寫作學習的重要性,進一步形成一種學習的驅動力。這不僅與產出導向教學法所倡導的在學生形成驅動力時會形成學習的積極性相符,而且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學生普遍關注對象,可贏得對學生的吸引力,進而使學生形成驅動力;同時,借助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并達到英語四六級寫作水平,由此還可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度。另外,輔之學生平時學習成績量化細則作為驅動手段,由此可提高學生對教師開展寫作教學活動的配合度,從而發揮這一形成性評估的有效作用。
其二,設置產出任務。設置產出任務指的是教師開展英語寫作教學的計劃活動,這一設置可發揮全局性作用,涉及學生產出過程的各個方面。由此要求教師要確保設置產出任務的科學合理性。結合產出導向教學法理論而言,其強調要將一項大的產出任務劃分成多個小任務,通過降低任務難度,以樹立學生產出的信心。因而,教師應當結合英語寫作的特征及學生寫作實際水平對寫作任務予以細化。
其三,篩選輸入材料。篩選輸入材料指的是讓學生實現寫作產出的教學課堂前準備工作。這一環節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需開展的基本工作,如何篩選輸入材料、篩選何種材料重要影響著學生寫作產出,教師在篩選輸入材料過程中可從詞匯、句型以及范文等方面切入[4]。例如,在詞匯篩選過程中,作為英語寫作的重要構成要素,詞匯直接決定了整篇文章的行文質量。前文提及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內容及英語四六級寫作評分標準作為主要驅動手段,所以教師在詞匯篩選上應當充分考慮詞匯的范圍及其復雜程度。
其四,產出前導向輸入。產出前導向輸入指的是教師結合任務產出話題及教學內容,先前篩選出相應的詞匯、句型對學生開展寫前輸入,作為布置給學生的學習任務。該環節是學生產出活動的初始階段,可幫助學生在產出過程中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盡可能減少寫作時面臨的難題,促進收獲理想的學習成效。
2.產出過程導向。產出過程導向,是教師在學生進行產出時所開展的教學活動。該部分通常在教學課堂上開展,主要可分成產出驅動、產出促成兩大部分,具體而言:
其一,產出驅動。產出驅動環節主要是教師在寫作教學課堂上對學生予以驅動,且其具體可分成以下三方面內容:首先,檢測學生課前任務完成情況。教師不僅要檢測學生詞匯、句型任務完成情況,還要要求學生在教學課堂上對教師布置的其他相關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向教師及其他同學進行匯報,接著教師結合學生匯報情況進行系統評價,引導學生明確匯報內容的特征及相關注意事項,并且將每次匯報情況納入為教學評價的一項內容。然后,教師給出預先準備好的寫作話題,引導學生圍繞話題寫作標準嘗試產出。最后,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予以記錄,并開展電子統計,用以學生期末考試后平時學習成績的評分依據,在學生認識到學習任務完成情況會對自身平時成績產生影響時,便會更為認真地投入任務中。
其二,產出促成。產出促成環節主要是教師在說明產出任務后,又一次為學生提供輸入材料,并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寫作內容開展針對學習,借助對應篩選的語言材料嘗試產出,教師可結合學生在針對學習及嘗試產出時的實際情況提供必要指導,以幫助學生完成子任務,其具體可分為以下四方面內容:首先,教師說明產出任務。教師可結合寫作話題將產出任務分成一些小的子任務,從而降低任務的難度。并且教師要明確說明學生所需完成產出任務的對應步驟及具體要求。然后,學生針對學習。要求學生結合教師提供的語言材料開展針對學習并檢測學習情況。其次,學生練習性產出。要求學生結合自身選擇的寫作內容及教師提供的輸入材料嘗試產出寫作。最后,教師安排課后作業。學生可通過練習依次完成各個子任務并提交產出任務。同時,教師應當明確產出任務的提交時間、形式等。
3.產出評價導向。產出過程導向,是保證最終產出質量的關鍵環節。其主要可分成即時評價與延時評價的有機融合、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有機融合,具體而言:
其一,即時評價與延時評價的有機融合。即時評價主要是在產出過程導向該環節中展開。一方面,教師提供完輸入材料后,學生開展選擇輸入,此時教師可開展即時評價,以指導學生選擇輸入材料并檢測學生選擇結果,進而有效發揮教師支架作用。另一方面,在學生選擇輸入后,嘗試產出時,水平相對不足的學生首先于教學課堂上完成子任務,教師提供必要指導,幫助學生將選擇學習結果及時應用于寫作任務中。延時評價則是在產出評價導向各個環節開展的師生合作評價寫作的活動。教師應當針對各個評價過程開展好記錄與反思工作,并結合評價結果及評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評價方式方法予以優化調整。
其二,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有機融合。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學習水平發展情況的評價。這一評價方式應當貫穿英語寫作教學始終,用以評價學生對寫作教學中各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總結性評價則是依托考試途徑以對教學效果及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有機融合,不僅是對教師教學情況及學生學習情況的檢測,還是對學生英語寫作學習的重要驅動導向。
4.教學反饋。英語寫作能力培養是一個系統復雜的過程,教師與學生相互間的反饋可使教學過程變得更為完善。因而,師生、生生相互間可借助微信、QQ等在線交流方式對英語寫作教學開展反思、互動,對教學過程提出相應的意見建議。在線教學反饋不僅可是即時的,確定一個時間大家在線交流,也可是延時的,通過留言途徑,進一步提高教學反饋的靈活性、多樣性,促進收獲令人滿意的英語寫作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產出導向教學法是近年來在我國得到廣泛推廣的一項外語教學法,可應用于不同層次的外語教學,憑借其倡導的學用結合、產出導向的教學原則,因而尤為適用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因此,高校英語教學工作者必須革新思想觀念,提高對產出導向教學法及其優勢的明確認識,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加強對產出導向教學的合理應用,積極促進收獲良好的英語寫作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謝衍君.基于“產出導向法”的高職商務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探析[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7,26(04):90-93.
[2]張艷.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商務英語寫作教學實踐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21(04):87-89.
[3]楊燕飛.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 17(01):93-97.
[4]肖展.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設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21(09):406-406.
[5]馬青.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大學英語讀寫課教學實踐研究——以理工科院校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為例[J].海外英語,2017,04(18):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