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高中英語》為例,結合《英語3》(必修)第三單元閱讀課第一課時教學課為例,以形成性評價的理念為指導,探討了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的運用,并提出要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嘗試運用形成性評價,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在語言知識、文化修養和學習策略上的不足;幫助老師反思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上的不足,以期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人教版高中英語;形成性評價;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胡芳芳,溫州市龍灣區永強中學。
一、引言
《英語教學指導意見(2014版)》提出,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也就是說,要對學生在想也許過程中的表現和成績以及所反映出來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作出評價,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傳統的英語學習評價是一種“對學習的評價”,重于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鑒定判斷,甚至用于對學生“貼標簽”。這種評價忽略了評價應有的認知功能,不是“為學習的評價”,其形成性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發揮。因此,形成性評價便呼之欲出了。
二、形成性評價的基本理論
形成性評價又稱過程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評價,是為引導教學過程正確、完善的前進而對學生學習結果和教師教學效果采取的評價。 評價不僅僅是為了評判和鑒定,還有更重要的目的:“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
三、形成性評價在英語閱讀課堂中的運用
形成性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需要分析,檔案袋管理,行為表現評價以及訪談評價等等。其中,行為表現評價中評價表的制作最為簡單有效,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剖析課堂知識的吸收水平。傳統中的英語評價主要對執教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此類對學生的評價,一般是檢驗學生接受教師所傳播知識的數量和程度,通過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來審查、評價教師確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否合適;教學策略是否得當!
以下是筆者在《英語3》(必修)第一單元閱讀課第一課時中運用課堂評價表的嘗試。
1.教學目標。基于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分析,本課的主要目標是:學生們通過預學,能夠了解文章說明對象,并找出閱讀障礙詞;通過讀標題和副標題以及瀏覽文章,能夠發現文章的體裁以及文本結構。此外,通過閱讀課文,學生能夠基本理解文章內容,并為第二課時的深層次理解掃清語言障礙。
2.課前準備。為了爭取使課堂教學有效進行,筆者在課前就根據本校課堂教學實際以及本課課堂教學預設目標分別準備了課堂教學評價表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表。
3.評價與反思。
(1)教師的評價與反思。
① 永強中學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表。
② 教學反思。
根據以上課堂教學評價表,筆者對本堂閱讀課進行了總結與反思。首先就教學目標的達成方面來說,本課作為單元閱讀教學的第一課時,基本上達成初設目標。其次,在課堂任務方面,筆者盡可能使任務設置具有坡度,滿足不同層次的孩子學習需求。最后,本課以外國小朋友對中國農歷新年的認識出發,探討四大類節日的不同風俗文化,最終得出“People think we are enjoying festivals. In fact, we are enjoying our life.”這一結論。
(2)學生的評價與反思。
After learning the passage, go through the following checklist and tick out what you think you are able to do.
What am I able to do?
□Able 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by reading
□ Able to share with others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 Able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by reading the title and subtitles
□ Able to draw the outline of the passage
□ Able to identify specif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topic by reading
Master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 festival □celebration□origin □honor □energetic
□in memory of □dress up □look forward to □take place
四、結束語
日本心理學家大橋正夫認為:教育評價就是對照教育目標,對教育行為產生的變化進行價值上的判斷。教師對照課堂教學評價表能夠發現自身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加以修正;學生亦能從自我檢測中發現自己對課堂學習的掌握情況,從而有效且及時地制定或調整自己的復習計劃。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需要適當合理有效地引入形成性評價,這對當下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浙江省普通高中英語學科教學指導意見[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6,11.
[2]任美琴.中學英語有效教學的一種實踐模型[M].寧波出版社, 2012,12.
[3]段竹英.“形成性”評估還是“終結性”評估?[J].語文學刊,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