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恰當的評價方式的準確應用可以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效率,提高整體課堂教育成效。但是現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不正確的評價問題。筆者總結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策略幾種常見策略,以期真正讓課堂評價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策略
【作者簡介】左娜,江蘇省蘇州市楓橋中心小學。
科學合理的課堂評價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學習動機,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效率,實現課堂教學目的的有效途徑。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經常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評價進行思考和研究,從而增強學生自信,保證課堂質效。
一、問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常見誤區
當前,一些小學英語教師在實施課堂評價時出現了一些共性誤區:
1.評價不注意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基礎、理解能力、性格愛好都有不同,在小學英語課堂評價中,有些教師并不注意個體化的差異,所用評價存在“一刀切”“齊步走”的不合理現象,導致一些學生體驗不到真正的成功感,并沒有達成課堂評價的目的。另外,對于教學內容,有些教師也沒有體現個體差異,對于學生的聽說能力、閱讀能力并沒有采用差異性的評價方式,從而影響了課堂質效。
2.評價不注意內容科學性。有些教師在課堂評價中不注意科學性。如:有些老師在課堂上會采用物質激勵的方式予以評價,但可能會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小學生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物質上”,而并沒有真正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內容上”。另外,有些老師為了實現課堂目的,專注于在課堂中設計各種繁雜的游戲,但游戲過程過于拖沓,整個課堂忙于“游戲”,未實現真正的評價目的。
3.評價不注意群體參與性。有些教師評價形式過于單一,并沒有調動整個學生群體參與評價。小學生其實更容易傾聽和接受來自同伴群體的評價,因為他們是同齡人,認同感一定程度上更強。另外,學生自我評價也是一些老師忽視的內容,其實學生通過自我評價與激勵,更利于其身心發展。
二、對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策略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課堂教學評價策略做以下一些思考:
1.因人而異,分類實施。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具有不同的認知能力,教學評價就應采取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的方式。例如可以針對不同層次基礎的學生設計分層評價目標,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在課堂上體驗成功的喜悅,調動每個學生的參與度。對于學習認知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對他們進行課堂評價反饋應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或者采用豎起大拇指等簡單的肢體語言,使這些學生能夠聽懂老師對他們的鼓勵和評價。對于后進學生教師尤其要注意包容,堅決不能冷漠后進的學生,在課堂上直接表現出對他們的不滿,而應該對他們鼓勵多于批評。
2.標準明確,內容科學。課堂評價的最終目標能否達到應有的效果,評價的標準是否明確,內容是否科學是十分重要的環節。教師應當圍繞自己的教學內容、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標準,尤其是在采用學生互評方式時更需要注意,避免學生因“面子問題”做“南郭先生”。評價設計要做到符合語言學習規律。例如:聽、讀能力課設計時應盡量設計角色扮演環節,閱讀課可采用背誦、復述等方式,寫作課采用寫作操練等方式,不能為了評價而評價。
3.創設氛圍,加強互動。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身份,增加每個學生的參與度。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教師職責是創設氛圍,把控過程,組織實施,在執行環節盡可能讓學生放手去做,從而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表現,然后妥善合理de 進行評價或者處理學生互評結果。課堂上教師應盡力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師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時時給學生予以支持和鼓勵,從而創造融洽的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會不自覺地加強師生和同學之間的互動,學生評價的參與度也會相應提升,從而達到提升課堂評價的效果。
三、意義:合適的課堂評價的作用
合適的教學評價對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效果,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參與更加主動。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已成為教育領域的普遍共識。合適的課堂教學評價策略正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科學理念的集中體現,表達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讓每個學生在評價中都成了“合作者”或者“參與者”,使小學生更能夠認識自我、激勵自我,改進自我,培養了小學生在英語學習的正確思維方式和對英語的認知理解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2.體現實用和管用,課堂實效更加明顯。合適的課堂教學評價策略是保障課堂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課堂評價中一旦摒棄了華而不實,瑣碎煩瑣或者流于形式,再加上“語言、情感、思維”上的真誠交流,輔助以適當的評價時機,就會避免不當課堂評價導致學生產生心理負擔和厭倦,就實現了評價“實用、管用”的目的,課堂效果就會明顯提升。
3.體現鼓勵和尊重,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課堂評價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具體交流。不能用“老師的權威”來壓制學生,教師應用親和力去感染和鼓勵學生,表達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讓評價成為師生之間“語言、情感、思維”的真誠交流。讓他們內心學習潛能激發,英語學習信心增強,在課堂上更容易建立“和諧、平等、合作”的關系,師生關系也會變得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
[1]李海.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對學生學習的影響[J].青海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