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今時代,企業家與企業家精神在其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間接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家精神;經濟增長;創新
企業家在當今時代是創新與推動市場發展的主要力量,熊彼特在其著作《經濟發理論》中指出創新是經濟發展重要的驅動力,而創新依賴于企業家破壞性的行為。創新是企業家最為重要的特征。眾多的企業家所呈現的共同的特征正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不是某一個企業家獨有的特性,也不是企業家個人的性格特性。它是所有企業家共同的價值體系和企業發展的金石,由于貿易全球化,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企業家創新性的行為對經濟發展產生越發深遠的影響,企業家之間的合作愈發頻繁而合作可能會通過改變生產的空間范圍,來促進知識技術在企業間的傳播、降低企業的學習成本,進而提高合作雙方的企業生產績效,從而促進兩地區經濟共同增長,也就是說,企業家精神的影響范圍可能會通過合作而輻射到周邊地區。
一、企業家與企業家精神的界定
創新作為企業家的核心被眾多經濟學家認可。創新是體現企業家精神最為直觀的表現。創新性活動使得資源產生可再生的能力,使得它能夠開發新的市場,創造新的價值。
1912年,著名的企業家“創新理論”被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提出,突出強調企業家“創新”的本質,他認為創新是把一種全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結合,認為企業家不同于資本家,也不同于管理者,而是創新者。
在中國,人們往往覺得那些擁有自己公司的人就是企業家,但是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是一種企業家行為,兩位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創業合伙開起了一家運營物流的公司,他們的主體業務就是對消費者的網絡購物的貨物進行運輸,與商家進行長期合作,他們算是企業家嗎?他們做的事,僅僅只是在兩個地區之間進行貨物的運送,然后確定長期的商務合作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收益。但是他們并沒有給市場帶來新的消費訴求,也沒有進行創新行為,他們算不上企業家。
然而“老干媽”這家公司所展現的就是企業家精神,老干媽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優化與改良。公司由小做到大,1978年,“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老干媽秉承“誠信為本,務實進取”的企業精神。發展的過程中贏得了自己的口碑。在這個過程中將自己的產品標準化、品牌化。不斷開拓新的市場,企業家精神在其中得到了體現。
綜上所述,企業家是一個綜合角色,他需要在面對重大事情做出決策的能力,也需要去承擔決策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企業家同時也是一個企業的領袖,他要有對未來的展望,能夠協調內部員工并監督他們完成工作。
如果說企業家只是對單獨企業的個體而言,那么企業家精神就是所有企業家群體共同擁有的精神面貌和價值觀體系,任何有勇氣面對決策的人,都能夠通過學習成為一名企業家,并表現出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是一種行動,而不是人格特征。它基于觀念和理論,也不是個人決斷。
二、企業家精神的構成要素
第一,創新,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價值是創新,創新應當是企業家在運行自己企業時展現企業獨特性最為重要的,每個企業家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行為,不僅體現出企業家的能力與素養,還可以展現出自己企業的企業內核,才可以看到市場需要和消費者需求,產生新的生產要素,生產不同尋常的商品,從而開拓市場并獲取利益。正如熊彼特所闡述的:企業家所從事的工作就是“創造性的破壞”。
第二,協調是企業家的管理職能,企業家應該合理用人,平衡內部人才的工作分配,企業家應該最大限度地實現勞動用工的科學配置,提高內部競爭活力,更好地發現和使用人才,在企業內部應該有效地避免因業務重疊而發生的內部矛盾。
第三,承擔風險和不確定性是企業家的前提條件。企業家以其人力資本的投入與時間和精力的沉淀承擔了市場不確定性的風險而取得經營管理權威,成為企業剩余權利的所有者。使得企業能夠穩定地發展。
三、中國的企業與企業家的精神
1.中國的企業
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下發展至今,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不斷地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不管是面對革命時期的強敵外辱,還是改革開放時期的深水淺灘。中國人從來不缺乏在關鍵時期站出來的氣魄,歷來不缺堅忍不拔的品質。中國的一些優秀企業家同樣具備這樣的精神,改革開放以后,新中國的新興產業與企業在這個時期不斷地涌現出來,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帶動下,我國的企業贏得了蓬勃發展的機會。很多企業由此迅速占領市場,快速發展。但是還是有很多企業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計劃經濟的影響,因此我國很多企業還是存在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
(1)企業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規矩已立,則賞必行,罰必信”這些都是祖先對于規矩和管理制度的重視。但是我國的企業制度對比西方的管理制度,我國的企業更加集權化。企業制度的不夠完善,覆蓋率低,企業的臨時發生的事情在管理制度上得不到解決,使得公司的執行效率降低。企業沒有相應的管理和業務流程,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應該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案。我國的企業家很容易延續當前時期的管理方案到下一個時期,導致管理方案的執行力度不夠或產生大量的問題。
(2)企業規模不大
總體來說,我國企業的規模較小,使得企業更加注重企業家的直接領導,而不是管理層的逐級遞進,在管理層次上,主要以垂直管理模式為主,平面模式通常是大型企業。首先,由于規模的不大而使得企業有個“容易管理”的錯覺,其次,由于公司的內部和外部事物都壓在了一個人肩上,造成了風險的增加,決策的不確定性。
2.中國的企業家精神
在這個風險與危機并存的時代,就像阿里巴巴和淘寶CEO馬云所說:企業家具有使命感,完成一些社會價值。不僅需要使自己的企業能夠實現最大化公司股東利益的功能。你還必須考慮幫助他人,為社會創造財富并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中國企業家有自己獨特的地方特色。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淵源植根于中國企業家的心臟。與外國企業家相比,加上全國企業家大部分都有傳統的儒家思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儒學是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儒學的思想也在中國的企業家精神中得到體現,
在責任方面,中國企業家與西方企業家不同。例如,對于企業破產,西方企業家可以嚴格按照程序,向法院申請破產,然后等待清算組的清算審查。在中國,一家公司破產了。對于企業家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面對破產企業,而是如何忍受前集體,前企業工人?在他們的肩上,除了企業的利益外,還有企業工人的生計問題。中國的企業家面臨更大的壓力和責任。這些壓力和責任賦予了中國企業家獨特的個性魅力,這與外國企業家不同,這是一種值得信賴和合作的魅力。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力越來越強。中國的企業家對全球的消費群體與消費市場帶著更加開放的精神,去面對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
四、企業家精神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
企業家精神可以由企業家的行為給展現出來,下面從企業家行為的角度來分析企業家精神是怎樣影響經濟增長的。
1.企業家的創業活動促進當地經濟增長
企業家可以在不同的領域開始創新創業,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科技公司創業,它有兩個方面影響經濟的發展,一是企業自身的發展,根據企業的生命周期理論,創業公司都要從最開始的發展初期一步一步地改善成熟,初創期的創業型企業與成熟期的企業相比,初創期的企業具有較快的增長速度,而且他們生產的產品是根據消費者需求,具有一定的潛在市場所設計的,因此是很容易搶占空白市場并獲得相應消費者受眾的,高額的壟斷利潤由此產生。在這個基礎之上,創業企業就擁有高速發展的契機,因此促進當地人才的就業和經濟增長。二是促進相應市場的競爭,一個嶄新的空白市場被少數企業家發現和開發,勢必會引起更多的創業者發現其中的商機,逐步地增加企業數量,增強了市場企業的競爭程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開發新產品和創新的公司將會生存下去,而那些固步自封的企業將會被淘汰。最終使得市場飽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競爭會促使企業呈現多元化發展,企業的多元化將滿足更多的社會需求。
2.企業家的創新活動促進當地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受到促進的途徑有以下三種:一是產品創新,企業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的社會需求,導致企業家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地開發新產品和改善相應的服務,推動了科學發明和創造的實現,而發明創造的成果又會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生產新的產品,改善企業的運營。從這個角度來看科學技術也是企業重要的生產力,也正是科學技術所產生的新產品,帶動市場的發展,使經濟不停地向前發展。這樣的良性循環,使得市場前景越來廣闊,促使企業家們將把生產要素進行優化改良、重組,以追逐更高利潤,也因此提高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經濟得到長足的發展就不足為奇了。二是開拓新的市場,企業家除了看見當前市場的消費者需求,還可以看見消費者的潛在內需,刺激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從而創造更多的消費市場。三是企業的管理革新,改善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這將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組織內部運行效率,進而提升經濟增長效率。
3.企業家的創業和創新活動對經濟增長地區的輻射
產業集聚區是由政府統一規劃,企業較為集中,提高企業整體效益的區域。新興企業家往往會選擇產業集聚區域去開始自己的創業起點,這是因為產業集聚區的消費者群體更加集中,且更利于企業有針對性地對目標客戶生產產品,這樣會降低建立新企業的投資風險,產品在產業集聚地區很容易去和同類型產品進行比較進而發現自身產品的不足,新興企業由此有了更多的機會占據市場份額,企業的內部也促進產生新的知識、信息、資本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產業集聚區,降低了企業的發展成本,提高企業整體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進而促進地區經濟增長。并且,由于市場體制化的改革,地區與地區之間,企業家與企業家之間都在加深著經濟合作的行為,創造新的發展共識,由于市場競爭的壓力和迫使自己企業不斷發展的目的,企業家會根據所學知識以及市場需求進行技術革新、產品改良和管理增強,所以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被企業家們去相互學習進而加以提升,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的生產績效。最后,好的技術和管理方案不斷地在企業家之間傳遞、效仿。由一個地區向另外的地區進行輻射,從而在對本地區經濟增長產生影響的同時,還帶動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
五、結語
企業家是推動市場前進的中堅力量,企業家精神對于經濟增長起到了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應市場需求企業家進行創新活動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自身企業得到了發展。達到一個良性的循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在不斷增強,中國的企業家帶著更加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全球的消費者與市場,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中國企業家應該在風險中創業創新創造機遇,中國的企業家不應該坐地“聯想”,而應奮起“華為”。
參考文獻:
[1]劉志銘,李曉迎.企業家精神與經濟增長——奧地利學派的視角[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6):13-20+158.
[2]勞忠騰.企業家精神與經濟增長的機制及對我國的反思[J].企業導報,2010(04):189-190.
[3]陳克驅,黃婷.中國企業與企業家精神[J].北方經濟,2007(08):52-53.
[4]招锜昕.企業家的概念界定[J].當代經濟,2013(08):128-130.
[5]郁建興.為企業家精神對經濟增長貢獻正名[J].中國市場監管研究,2017(6).
作者簡介:魏一鳴(1999.01- ),男,漢族,湖北省孝感人,漢口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