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梅
【摘要】當前很多初中生都不重視語文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的效果并非是一日兩日可以體現出來的,學生感覺課外閱讀是浪費時間,做的也是無用功。可是僅局限于教材的學習,也限制了學生的眼界,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很難得到大幅度提高。語文是一門積累型學科,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學識都需要通過課外閱讀來提升,課外閱讀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才華。當前初中生的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并不樂觀,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結合這一現狀給出有效的指導,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數量和課外閱讀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現狀;教學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家長、學生都比較看重卷面成績,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分數論者”,這也使學生不夠重視語文課外閱讀,感覺課外閱讀純粹是浪費時間。這種思想是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的,學生和教師要意識到課外閱讀對學生的重要作用,教師要結合學生閱讀的現狀給出指導性意見,讓學生能夠增加閱讀量,從而實現質的飛躍。
一、初中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足夠的閱讀量
現在的學生每天面對著繁重的課業壓力,他們單單是完成作業已經很艱難,雖然他們可能也有想看的閱讀書籍,教學任務中也規定了一些閱讀書籍,可是要想將這些書籍讀完是需要時間的,要想讀懂更是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例如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這本書學生要想真正知道“一百〇八將”,就需要深入閱讀。可是很多學生認為閱讀都是為自己的考試服務的,閱讀也是為了進行相應的閱讀練習。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情況也不在意,也未給予學生任何有效指導意見。有些學生認為閱讀是有利于自己發展的,可是自己目前不能分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閱讀上,所以將閱讀定為自己的高中目標,可是每個學習階段都有自己的任務,高中生依舊要面臨考試,還要迎接高考,也有著沉重的課業壓力。有些學生缺乏耐心,在閱讀一段時間后,感覺自己沒有多大變化,就放棄了閱讀。
(二)閱讀成為一種功利性行為
當前很多家長以及教師都將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學生每次考試的卷面成績上,他們認為唯有高成績才代表著優秀。考試與升學,讓教師與家長認為課外書已經占用了學生太多復習的時間,部分家長以及教師是嚴禁學生閱讀課外書的。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籍都是單一的輔導教材,長此以往,讓學生喪失了閱讀的興趣。對于初中生來講,他們學習的唯一目標就是應對中考,至于文化修養根本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教師在課堂上大講特講的也是如何做題,教師認為語文學習就是做題和練習,唯有加強練習才可以提升成績,所有的一切都要為考試服務。所有的題目在教師的講解下都有其固定思維,只有對錯之分,學生的思維被大大限制,學生看到的閱讀文章已經不是作者情感的一種體現,而是練習題,學生感覺閱讀非常枯燥。
(三)閱讀內容不夠豐富
在經濟困難時期,很多學生喜歡閱讀,可是他們卻沒有多少可供閱讀的書籍,當前學生基本都有較為豐富的閱讀書籍,可是學生對閱讀的審美和選擇卻發生了變化。學生更熱衷于閱讀玄幻小說、穿越小說,他們喜歡用手機刷各種娛樂八卦,對于四大名著的人物,學生卻知之甚少。這些名著記載了人類發展的歷史,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當前很多學生說著各種各樣網絡流行語,但對于中國優秀文學著作中的名言名句卻甚少了解,這不利于我國文化的傳承,也不利于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
二、有關初中課外閱讀的幾點思考
(一)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閱讀書籍
有些學生喜歡散文,有些學生喜歡小說,有些學生更青睞詩歌,教師所選的閱讀內容要豐富多樣,但是這些文章要經典,要有鑒賞價值,要對學生情感或是思想有一定的啟發意義。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學生的閱讀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紙質書籍,學生還可以通過電腦以及手機等移動端進行閱讀,但是網絡文學是非常龐雜的,不是所有的網絡文學都有閱讀價值,教師應該在學生閱讀前,引導學生對閱讀文章進行篩選,因為初中生自己在閱讀書籍方面有時候更為注重感官享受,這也是他們青睞玄幻小說或是穿越小說的原因,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真正的文學書籍是可以提升其文學素養的。學生可以積累美詞美句,還能夠在閱讀結束后寫讀后感,也可以模仿作者的寫作方式進行仿寫,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篇優秀的文章是沒有贅述的,作者的文章不存在斷句的現象,有一氣呵成的感覺。在學生閱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文章的背景、情節以及人物展開分析。例如,說到散文類文章,很多學生第一反應就是朱自清,因為他的文章雖然寫的是景,可是卻將景寫成了詩一樣,閱讀他的文章更多的是一種享受。很多學生不喜歡寫景類文章,不會分析寫景類文章,也不會寫寫景類作文,教師可以多選取朱自清的文章供學生閱讀。
(二)豐富閱讀形式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的活動形式并非是單一的,教師可以組織辯論賽、讀書比賽、知識競賽等,讓學生能夠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其再接再厲;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耐心引導。初中生有著較強的好勝心理,他們希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得到其他學生以及教師的認可。討論也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式,討論可以讓學生的思想發生碰撞,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新的思想火花,教師要對學生的討論進行點評。
例如,魯迅的文章一般都是比較晦澀難懂的,可是魯迅犀利的文筆,獨特的文風都是學生可以學習的對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魯迅的文章,教師可以選擇幾篇魯迅的經典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然后組織一節課專門來討論魯迅的文章。
(三)引導學生制定課外閱讀目標
很多學生的閱讀是隨心的,他們感覺有時間了就可以閱讀,任何書籍都可以成為自己的閱讀選擇,只要自己進行了閱讀,都會有所進步。廣泛閱讀沒有錯,但是學生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應該對自己的閱讀進行規劃,可以優先閱讀一些經典名著。另外學生應該制定符合自己情況的課外閱讀目標,有些學生的目標過大,到了學期末才發現自己還沒有完成三分之一,有些學生的目標過小,對自己過于懈怠。教師要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閱讀目標,初中生的閱讀量應該在260萬字以上,為了確保學生較好地完成閱讀任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學期大閱讀目標劃分成月小目標,最后細化到天,讓學生能夠形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例如,某學生將自己的閱讀任務定為四大名著閱讀,可是一學期完成四大名著可能達不到精讀的效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其可以閱讀兩本名著,然后再加一些其他書籍。有些學生的閱讀書籍沒有選擇外國書籍,這也是不可取的,學生應該博采眾長,應該將自己的涉獵范圍擴大。
三、結語
很多學生感覺語文學習在短期內難以見到成效,這是因為語文的學習應經過長期的積淀,學生通過相關閱讀書籍獲得知識,教師的課堂時間、教材的編排內容是有限的,但是語文相關知識卻是無限的,學生如果只將自己的學習局限于語文課堂,無論是知識的深度還是知識的廣度都難以得到突破。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閱讀目標,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增加閱讀數量,提高閱讀質量,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秀麗.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五步式”[J].學周刊(中旬),2016 (9).
[2]孫文明.論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內容的推薦[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7).
[3]朱熒熒.讓雙翅在文學里振飛——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6(6).
[4]趙永發.淺談初中語文課外閱讀[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6(6).
[5]郭秀麗.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策略的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