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航
【摘 ?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階段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是文化知識的提高,還要加強體質健康教育,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體質測試也逐漸納入了高考考核內容。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體育老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的形式化,采取各種教學手段,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質的增強,也有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在學習壓力巨大的高中階段,體育運動能夠有助于學生放松身心,釋放學習壓力,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體育 ?體質增強 ?具體措施 ?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64
在應試教育仍占主流的教學背景下,不少學校和老師都將時間和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文化類學科的教學中,忽視了體育教學,再加上家長對子女的溺愛,現階段的高中生大多處于“亞健康”狀態,即表面上看起來很健康,實則各種身體素質都不達標,感冒吃藥是常事。另外,高中生的體育運動意識薄弱,單純依靠學生的自主運動提高體質不切實際,為了有效改變這種現狀,老師要密切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體質水平,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有效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開展體育教學提高學生體質的具體舉措
(一)提高學生的運動意識
現階段,大部分學生都要經歷高考這座獨木橋,各科成績是判斷學生水平的唯一標準,在這種教學狀況下,學生將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文化類學科的學習中去,忽視了體育鍛煉,身體素質自然不強。老師要對學生的這種意識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轉變學生的思想,加強他們對體育鍛煉的重視。一方面,學校要組織學生參加相關的講座,增強他們的運動意識,當然,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師在體育理論課程上也要不斷強調,長此以往,強烈的運動意識將深深扎根在學生的思想中。另一方面,老師還可以借助于多媒體這一新式教學工具,利用圖片、視頻等內容向學生們展示“亞健康”的危害,并讓他們深刻明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個道理,學生意識的轉變是增強身體素質的根本途徑。另外,學生也要深刻認識到,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夠增強體質,同樣能夠釋放學習壓力,提高學科成績,我相信,有了這個認識,學生將會自覺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身體素質也會慢慢的得以增強。
(二)豐富體育課堂形式
傳統的體育課程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不少學生都難以提起興趣,甚至部分學生談起體育,就苦不堪言。為了轉變學生的這種想法,并讓他們發現體育運動的樂趣,老師要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段,豐富體育課程內容,增強教學的多樣化。作為一名高中體育教師,我深知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下幾個方式方法是經過我的教學經驗總結而來的。
1.體育器材多樣化。傳統的體育鍛煉內容單一,一般就是跑步,練操,絲毫不符合高中生的心理需求,體育教學效率低下可想而知。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采用多種體育器材,豐富課堂內容,給學生們更多的選擇,符合高中生的心理需求。比如,大部分學生都是比較喜歡籃球運動的,老師就可以開設籃球課程,教授學生正確的方法和技巧,這個過程既教會了學生技能技巧,又鍛煉了學生體質,一舉兩得。諸如此類的球類運動還有很多,比如排球、羽毛球、足球等,只要是學生感興趣且在老師能力范圍內的,都可以予以滿足,最大程度上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2.體育活動日常化。體育教學活動的日常化同樣是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的重要舉措。老師要積極同學生溝通交流,組織一系列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學生參與進來,并不斷地在體育活動中增強自身體質。老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上讓學生們進行一些競賽類的游戲活動,為了加強學生的參與度,老師還可以給優勝者一定的物質獎勵,并要求失敗的學生表演一個曲目,既可以是唱歌,也可以是舞蹈,在體育活動中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教學效果會更為顯著。
(三)全面了解學生的體質狀況,開展分層教學
要保證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老師先要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便于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所有學生的身體素質。傳統的體育教學針對的是全班學生,體育運動的強度和難度是根據大多數學生制定的,這導致部分體質稍弱的學生難以完成。長此以往,會逐漸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降低對體育鍛煉的熱情,故而,進行分層教學至關重要。老師先要根據一定的標準和測試,確定學生的體質層次,然后在根據不同層次的能力要求,確定合適的教學強度,考核標準,教學目標等。逐漸讓學生從體育教學活動中樹立自信,培養興趣,并養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長此以往,學生的體質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完善體育教學機制,合理設置體育教學課時
不少學生的自覺性不強,自主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的可能性不大,這就需要老師充分運用體育課的時間,加強學生的運動鍛煉。但是,不少學校為了升學率,往往將更多的教學時間安排給了文化課程,在體育教學的課程時長上設置極不合理。針對這種教學現狀,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不斷的完善體育教學機制,強制要求所有中學的體育課時范圍,不得低于最低標準。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夠擁有足夠的時間加強體育鍛煉,并不斷的提高自身身體素質,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高中體育教學開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體育活動是一門危險性極高的學科,稍不注意,學生就有可能出現意外,出現諸如拉傷、摔傷等安全問題。故而,學生增強體質的前提是要以安全為主,這就對老師開展的教學活動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對于一些危險性較大的體育活動,一律禁止開展。其次,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并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多加注意,減小意外事故的發生概率。最后,在體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老師要加強監督,隨時掌握課堂情況,便于及時對突發事件做出反應,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安全。
綜上所述,加強體育鍛煉是增強學生體質的有效途徑,老師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舉措,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參與度,在不斷的體育鍛煉中,達到強化體質的教學效果,同時,老師要加強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邱伯聰.體驗性學習體育教學對高中學生體質健康影響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2(19):1-3.
[2]徐春明.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體質[J].南北橋,2019(1):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