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萍
【摘 ?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對于知識的學習還處于懵懂階段,即使是面對語文這門文字性學科,尚且存在一定的困難,對于數學學習來說,更是如此。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方法不適宜小學生的高效學習,且小學生具有愛玩愛耍的天性,對于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沒有什么共同感和求知欲,學習積極性不強,教學效率低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能力特點,通過學生易于理解的教學手段,加強教學效果,生活情景教學法就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運用開來。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情景教學 ?積極作用 ?具體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105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格外引起重視,拒絕統一式的教學形式,采取通俗易懂的教學手段,旨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理解掌握。生活情景教學法就是這樣一種形式,它是運用生活中的事例與課本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降低數學知識在小學生眼里的抽象度,結合生活事例,從實際出發,以具象的方式將數學問題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提高教學有效性,還能讓學生明白數學的學習意義,即“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加強學習動機,自然而然,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生活情境教學的積極作用
(一)符合小學生的能力水平,有助于增強課堂效率
生活情景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運用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數學教學的方式,它的運用能夠將數學問題展現得更加具象化與生動化,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符合小學生的能力水平,學生理解掌握更加熟練快捷,自然而然,課堂效率能夠得到極大的增強。比如,在學習《認識時間》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直接將掛鐘帶到課堂中來,以實物展示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同時,鼓勵學生多多走進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去觀察不同時鐘的時間,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的掌握與鞏固。
(二)豐富課堂內容,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生活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是十分靈活的,既可以運用于課前導入環節,也可以運用于課堂教學階段,輔以舉例論證的方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也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死板無趣,豐富了課堂內容。同時,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能夠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更加顯著,畢竟,在熱愛學習學生的感染下,那些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也會不由自主的投入到學習中來,長此以往,數學教學質量能夠得以提高。
二、生活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在課堂導入中的運用
為了讓學生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在數學教學中,通常會展開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將生活情境教學方法融入到這個階段,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的目的。如何才能保證生活情境教學高效開展?首先,在情境問題的選擇上面是有一定要求的,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能夠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另一方面,生活情景問題要符合小學生的能力水平,且是學生常常接觸到的事物,唯有如此,才能激發學生的共同感和求知欲,學習熱情得到極大增強。其次,為了使教學效果更為顯著,教師還可以輔助于多媒體設備,運用圖片、視頻的形式,進一步強化生活情境教學的效果。
(二)在習題講解中的運用
數學運用問題的求解往往需要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教師要明確這一點,在習題講解的過程中,融入學生們常見的生活問題,促進學生更快更好的吸收。比如,在學習《克與千克》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舉例學生們日常可以接觸到的事物,幫助學生區分這兩個概念,比如,學生們常常吃的薯片,一般就是一百來克,超市里的食用油一般都是五千克左右,根據這個重量,學生就能夠大致對給出的事物重量進行預估。生活情景教學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簡單的解題,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正確率,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學習效率。
(三)構建與生活相關的情景,開展課堂教學
數學理論教學中,有部分內容是比較抽象難懂的,在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經歷,運用恰當合理的事例加以解釋,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就以《數與代數》的學習為例,不少學生難以區分開這兩種概念,教師就可以運用生活中常見的實例進行比較,并延伸學習數的大小比較,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
(四)鼓勵學生進行課后實踐,收集生活情景問題
生活情景教學開展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明確這一點,多鼓勵學生走進生活,通過細致的觀察和探索,發現書本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不過,小學生的年齡小,心智不成熟,自主學習意識更是沒有,故而,教師要教授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給學生的實踐探索指明方向,明確任務,進行針對性的實踐學習,往往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考慮到小學生年齡小,個人進行課后實踐并不安全,這就需要家長參與進來,積極支持孩子的數學學習,保證他們的安全。這個過程的開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促進學生多方面共同發展。
三、生活情景教學開展的注意事項
生活情境教學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同樣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師要在不斷的運用過程中總結經驗,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開展,這就要求教師在運用過程中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其一,在生活情境問題的選擇上要遵循兩個原則,即內容要密切聯系課本內容,且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夠確保數學教學內容的有序性與準確性,同時,嚴格控制情境問題的難度,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理解透徹,并輔助高效開展數學學習。其二,要保證生活情境問題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唯有如此,才能夠幫助學生借助常識解決數學問題。如若舉例問題失真,會讓學生產生疑惑心理,甚至還有可能混淆知識結構,導致對知識理解出現偏差,這對于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是極為不利的。
總的說來,要保證生活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高效開展,在列舉問題的選擇上是有一定要求的,確保問題選擇的科學合理性是最基本的原則,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加強數學知識學習的同時,促進自身多方面能力的培養,為今后的發展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周慶連,吳洪禮,王桂梅.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開展方法探討[J].中華少年,2018(11):257-257.
[2]丁玲.生活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