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松
【摘 ?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對于小學生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是小學生初步去認知這個社會的一個窗口,并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明是非,分辨真假,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情操和情懷建立的搖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基本的學習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做好小學語文的教學對于孩子的成長和日后的繼續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 ?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176
小學時期是孩子最為單純的階段,并且是天性得以釋放的一個時期,小孩子對于社會和世界的認知是一張空白的紙,而小學語文就是那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一點點的灌輸,到一點點的成長,就像一棵小樹一樣慢慢長大,有枝有葉,逐漸豐滿,到最后的參天大樹,老師就是孩子小學成長時期重要的推手,是幫助學生枝繁茂盛的主要營養來源。此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探究,希望能夠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幫助作用,也希望給各個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帶去啟示。
一、將學習帶進生活
小學語文的教學更多的是去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人文素養,由于年齡的原因,學生對于文學的理解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需要最大可能的讓他們接受這些理念,那么把學習帶進生活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生活是離他們最近的教育課本。藝術源于生活,所以把課本上的東西聯系到生活之中,更能幫助小學生去理解和接受。比如老師在講雷鋒精神時,可以聯系實際的跟他們介紹某一個人物,也可以讓他們自己講述一個他們認為具有雷鋒精神的人,這樣老師也能夠從學生講述的故事中得到相應的反饋,學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老師所傳授的內容。
二、將情景代入學習
現代教育教學工具發達,老師可以充分的利用起來,制造一個活躍積極的課堂氛圍,可以設定一些場景,讓同學加入進來,這樣學生身臨其境,更能體會文章中的所思所想和所要表達的內容,在情景模擬時,老師要把握好節奏,讓故事情節向課本所表達的方向發展。還可以多使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媒介,制造氛圍,提升學生的情感投入,小孩子都是比較好帶動的,當他們加入進來,在快樂的同時學習和接受的程度會達到很好的效果。這個時候需要老師進行合理的引導,不然真的只變成孩子的游戲而沒有收獲。這樣的授課之后可以讓學生總結心得體會,故事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學過此文的感想,這樣的總結可以給老師教學效果一個很好的反饋,同時又能幫助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深刻記憶,還能鍛煉學生的總結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
三、用興趣作為引導
有一句話叫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有興趣的事情往往是比沒有興趣的事情學習的要快的,不能說意識決定行為,但意識一定會影響行為的。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識是非常強的,所以老師可以抓住這一點,從學生感興趣的點出發,充分抓住他們的眼球和思想,小孩子更多的希望自己是個“英雄”,是個探索者和發現者,所以老師可以設定一些有趣的題目,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現,這樣學生會更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并且喜歡上這種學習模式,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一方面可以快速深刻的讓學生接受老師所講的內容,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探索和研究意識,提高了獨立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將教學帶出課堂
科學表明,在開闊的地方人的思維也是相對開闊的,學習得效率也是高于在密閉空間之內學習的效率。小學生的天性是喜歡玩耍的,與坐在教室內上課相比,他們肯定是更愿意去和大自然接觸的。所以學校可以開設這樣的學習專題,讓學生去大自然中學習,比方說在學習《春》這篇課文時,可以待帶孩子去戶外真正的領略春天,讓他們去真是的體會文中表達的情景和感受,或者是與文中描繪有哪些不同。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的內容,并且不會造成學習壓力,同時還提高了學生戶外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增強了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五、培養學生愛問的精神
小學生都是比較有好奇心的,喜歡問東問西,簡直是移動版的《十萬個為什么》,所以老師不要扼殺學生的這種天性,應該多鼓勵學生去提問,有問題說明他們接受了所學習的內容,敢問問題說明他們想學會這些內容。況且提問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有幫助的,提問式的學習是適用于以后的整個學習道路的,大聲地問出自己的問題,直面自己不會的地方和劣勢,對于日后孩子的性格養成和謙虛好學的精神的培養是有很大的鋪墊作用的。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的眼睛和意識,一方面可以促成學習成果的達成,一方面可以鍛煉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正確且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更是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六、多進行贊賞式教育
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希望被肯定,小孩子的這種心理更是旺盛更希望得到夸獎贊同。所以這個時候老師和家長非常重要,不論是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或是取得學習成果時,都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對孩子進行一定的肯定及表揚。這樣不僅滿足了孩子內心的需求更是增加了他持續學習的動力。其實在中國,贊賞式的教育并不是很流行,因為很多人還是持有傳統的思想,怕夸獎多了孩子驕傲,但是家長及老師可能沒有意識到,一味的不表揚,不肯定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做事學習沒有動力。經常被夸獎的孩子是自信的,知道自己做什么是對的是能夠得到表揚的,就像成年人工作一樣,如何做是能夠得到回報的。所以多表揚,多激勵,孩子會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自信。
七、結束語
有一句很老的話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他們的未來是富有使命的、是精彩的,小孩子確實是應該被呵護的,但不是要放在溫室里,而是給他足夠自由的空間,讓他的天賦得以展露,不要制定那么多的條條框框,小學語文應該更多的給孩子帶來文學和生活素養的基礎,所以在充分尊重孩子天性的情況下讓孩子懂得基本常識,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做好鋪墊并讓孩子自由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
[2]方智范.語文教育與文學而素養[M].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
[3]晏婷.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數碼設計(下),2018,(12):88.
[4]林麗霜.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