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利琴
【關鍵詞】 中學化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087—01
一、中學化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也如此。課堂提問是推動師生互動的有效途徑,也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培養創新意識的過程。巧妙的課堂提問不僅讓學生在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高品質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堂提問精心設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長期以來,一些教師對課堂提問策略的思考研究不夠,至今在化學課堂中低效甚至是無效提問仍然普遍存在。
二、有效提問的策略
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自然是從“提”和“問”這兩個方面入手。“提”即提出合理有效的問題,“問”即提問過程中的技巧。只有把這兩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啟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從而實現預設的教學目標。
1. 語言要準確。要使課堂提問有效,首先問題指向要明確,針對性要強。圍繞重點、難點、困惑設問。提問時表達要準確,語言精煉,有的放矢,如問題過于空泛,學生便不知從何作答。尤其對一些化學用語、專業術語表達一定要準確規范。
2. 提問要有目的性。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姆說:“有效的教學,始于期望達到的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師專業活動的靈魂,也是每堂課的方向。因此,問題的選擇要依據教學目標。問題也應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切勿隨心所欲,且注意問題的內在聯系以及知識的前后銜接。如,在學習《乙醇》這節課時,我設計了這個問題引入:“酒能醉人,誰知道為什么喝酒會醉?”有學生回答說酒精麻痹大腦,有麻醉作用。我說,如果酒精有麻醉功能,打針時用酒精棉球擦拭,是為了不疼嗎?該問題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我給學生解釋:酒精被人體吸收后,在血液中被氧化為醛,再繼續氧化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在不斷氧化過程中,消耗大量的氧,使人出現缺氧癥狀,如頭暈、臉紅、心跳加快。解釋完酒醉的原因與酒精的化學性質有關,順勢引入新課。
3. 提問要有啟發性。設計提問內容要多編擬能抓住教學內容內在聯系的思考題,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在提問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盡量少問非此即彼的問題。提問要能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使他們受到有力的思維訓練。要深入理解教材知識點,讓學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發現“為什么”。同時,還要適當設計一題多解的問題,強化學生的思維訓練,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4. 提問要有層次性。同一問題對不同的學生,難度是不同的,請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簡單的問題請成績優秀的學生回答,缺少思維含量;復雜的問題請基礎薄弱的學生回答,不但對學習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挫傷了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結合每位學生的學習水平,分層次提問,將“拔高類”的問題留給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回答,激發這部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將中等難度的問題留給學習水平一般的學生回答,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將基礎知識類問題留給學習成績較低的學生回答,使這部分學生也得到肯定,培養他們學習化學的信心。不難發現,分層提問,提高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勁頭和熱情,也最大限度地照顧到每位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其學好化學的自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5. 提問要有趣味性。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某門功課,或者某個知識點產生了興趣,學習的熱情就會高漲,思路才會更寬廣,學習的效率就會更高。因此,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在緊扣主題的情況下,盡量設計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6. 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教育研究表明,要回答一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學生必須有認識思考問題的時間,即經過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維過程;對問題作深層討論和多向判斷,并選擇比較準確的語言及可能對問題作出完美的富有創造性的回答,這些都需要有一定時間的保證。問題提出后要善于引導學生去討論、思考、探究,給予學生充足的討論、思考、探究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即使學生回答錯誤,也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中學化學課堂提問是開展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內容,教師要緊密按照新課改要求,結合學生化學學習狀況及認知水平,巧妙地設置問題,注重課堂提問的技巧性,從而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