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或許大家看到過學生為了表達對老師的敬意,深鞠一躬的情形,從未見老師對學生鞠躬的時候,但這件事恰恰就發生在我的身上。
那是一節作業講評課,我跟學生一起校對一份他們自己完成的測試題。正講到找錯別字一題:“同學們,請看第二題,誰愿意來讀一下?大家邊聽邊想,到底哪組詞語準確無誤?”
一位學生自告奮勇站起來,鏗鏘有力地讀完了。“好,誰來回答?”
話音剛落,有些性急的學生就七嘴八舌地喊道:“老師,這幾組詞語中都有錯誤,一組完全正確的也找不到!”我聽了,贊許地點點頭,“說得很對!剛才我還擔心同學們會被題目要求誤導,四組詞語中明明一組完全正確的也沒有,偏要找出個對的來。老師就是要考考你們讀題是否細心,沒想到大多數同學還是看得很仔細,值得表揚!”我正高興地借題發揮鼓勵學生要實事求是,相信自己,敢于對文中知識產生懷疑,卻聽到包括陶升在內的幾個同學小聲嘟囔起來:“第二組不是都對了嗎?”
“第二組哪個錯了?”
我聽了,氣就不打一處來,不滿地看著他們,心想:你們這些孩子,平常不細心聽,認真記,現在出洋相了吧?竟然連這么簡單、平時老師三令五聲的提醒要注意的一個錯別字都找不出來,這次得讓你們長長記性。想到這兒,我就大聲說:“同學們,有幾位同學到現在都還沒發現第二組詞語中的錯誤,誰來幫幫他們?”
頓時,大多數同學都高高舉起了右手。我得意地看了看沒舉手的那幾個學生,“學習委員周婷,你說!”周婷忽地站起來,胸有成竹地回答:“第二組中‘自力更生的‘力錯了,不是力氣的‘力,而是站立的‘立。”
我點點頭讓他坐下,又故意大聲問:“他回答得對不對?”“對!”學生們在我的示意下答應得格外有勁,那幾個學生在大家的喊聲中已經拿起筆準備把錯誤改正過來。
我這才滿意地趁熱打鐵加了一句,“‘自力更生是我們經常用到的詞語,大家千萬注意。以后同學們一定要細心分辨同音字,別再鬧出笑話。”心里不禁為自己能因勢利導地教育學生而自鳴得意。
……
試題終于講解完了,我布置學生瀏覽試題,改正錯誤,分析原因。有問題可以問同學問老師,然后我就在課桌中間走來走去,巡視檢查學生的改正情況。
當我走到陶升桌旁,她手里拿著本字典輕輕地站了起來,怯生生地說:“老師,你看,‘自力更生的‘力就是力氣的‘力。”順著她的手指看去,果然,“自力更生”四個字清清楚楚出現在眼前,而且在我眼中,“力”字好像諷刺般地格外醒目。“怎么可能呢,我十幾年來可都是這樣寫的啊!”“我該怎么辦,維護形象還是實事求是?”我的腦子亂哄哄的,只覺得周圍的學生都看著我,等待我給他們個說法。
冷靜了片刻,我對陶升點點頭,接過她手中的字典,快步走上講臺,示意同學們靜下來,學生詫異地看著鄭重其事的我。“同學們,今天我要感謝陶升,謝謝她糾正了我十幾年的錯誤,讓我知道了‘自力更生的正確寫法。”我邊說邊把這個我一輩子也不會忘了的詞語工工整整地寫在黑板上。
教室里一陣騷動,我看到陶升臉上有羞澀,也有吃驚。我又用歉疚的目光掃視全班,真誠地說:“我還想向同學們說聲對不起,老師差點根據自己的習慣將錯誤的知識教給你們,向你們深鞠一躬,同時我也希望同學們從中吸取教訓,今后學習知識千萬別不求甚解,一定要敢于懷疑,堅持對的,改正錯的!”
教室里鴉雀無聲,一片沉默,我有些緊張和不安,而且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突然,學習委員周婷佳激動地站起來,動情地說:“老師,讓我們共同進步吧!”接著教室里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這沒想到的掌聲讓我的眼睛有點濕潤了,模糊中看到的仍然是四十多雙充滿信任的眼睛。
這掌聲,這目光,沒有像以往那樣讓我感到為人之師的自豪,反而讓我感到說不出的慚愧。什么叫“學高為師,身正是范”,什么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我今天都光憑印象就自以為是地把錯誤當真理灌輸給學生,還自作聰明地教訓學生,其實最先反省的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多虧半路殺出個陶升,否則……
感謝學生的率真,讓我清醒地看到了學不精深的后果;感謝學生的理解,讓我清楚地感到了為人之師的責任。這節課我永遠記得,它時時鞭策我認真對待每一節課,“想當然”“可能是”絕對不能在教師的字典中存在,誤人子弟大概是對一個教師最殘酷的評價了吧。同時也讓我明白,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存在什么權威,在知識面前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教師永遠不能“仗勢欺人”。學生求知的心靈不僅是不容敷衍的,而且他們還有自己的思想和作為,甚至有些舉動會讓我們大人驚喜不已。如果對學生的看法不屑一顧,其結果只能使教師最終失去學生!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