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興東
摘 ? ?要: 課堂提問是一種基本的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方式。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有必要發揮鼓勵性評價的作用,激勵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回答課堂提問,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本文首先分析小學語文課堂上提問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包括小學生課堂積極性不足、課堂提問對象不夠、教師無法有效控制提問難度等。為了顯著提高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提問效率,本文提出對策,幫助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提問質量及效率。
關鍵詞: 語文課堂 ? ?有效提問 ? ?教學法
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過程中,師生之間通過不斷提出并回答問題,使信息得到共享及評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課堂有效提問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作為構建有效課堂的基礎存在。一般來說,語文課堂的有效提問可以強化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幫助小學生發揮在語文學習當中的主體作用,提升其在語文學習方面的積極性。但是,當前小學語文課堂關于有效提問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待改進。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概念以及意義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概念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是一種良好的知識訓練及思維訓練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有關教學內容根據一定教學目標創設一系列問題情境,向學生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小學生必須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并給出回答,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經過思考之后,學生就會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提問可以較好地督促學生積極地思考及鉆研,對教師教學內容進行準確的理解。對于學生而言,提問可以將教學主題具體化及進一步延伸。一般來說,有效性提問指的是依據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及目標,小學語文教師精心創設一些問題情境,營造較好的語文教學氛圍,從而提出一些具有較強啟發性、針對性及計劃性的語文問題,有效培育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意義
首先,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環節無疑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通過高度關注課堂提問環節,語文教師可以對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不斷強化,充分考慮學生的語文反饋情況,在此基礎上給予一些有效的學習引導及支持。小學生可以有效消化及接受語文課堂教學實際內容,不斷提升學習成績。此外,由于處于發育初期,小學生的行為特征存在十分明顯的好動和好問傾向。另一方面,小學生定力不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小學語文教師為了吸引注意力較為渙散的學生,可以借助課堂提問環節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因此,不斷強化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無疑是十分必要的環節與教學需求。
二、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存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課堂提問缺乏針對性、范圍過于寬廣。主要原因在于小學語文教師并未高度重視語文課堂提問設計,問題并未充分適應提問對象特點。其次,小學語文教師過于依賴傳統語文教學習慣。小學生在無形之中形成思維定式,學生個性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最后,小學語文教師的認知存在一些偏差。小學語文教師在衡量提問有效性的過程中一般會以考試為出發點,并未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習能力及思維,由于這種存在偏差的語文教學理念,導致教學實踐發生一定的偏差。綜上可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并未達到完整的狀態,依然有許多值得優化、有待改進的地方。在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對這些問題加以改進,不斷提升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1.提問隨意性強,目的不明確。
自開始實施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教師越來越注重進行課堂提問。然而,在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看來,提問數量的多少直接決定課堂提問是否有效。主要原因在于這些教師并未科學、準確地認識新課改。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這些教師往往會過量地提問,忽略提問質量,無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變得更加疑惑、迷茫。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習慣讓學生集體回答或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升課堂提問效率,快速結束提問。然而,部分學生只是人云亦云,缺乏獨立的思考。久而久之,小學生就會習慣應付老師的提問,不愿自己思考、動腦。
2.提問水平低,問題的設計較隨意。
在課堂提問過程中,部分語文教師缺乏明確的提問目的,問題設計十分隨意。由于缺乏精心設計,這些問題沒有任何新穎的地方,大量簡單重復,比較單一化。因此,雖然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提問當中,課堂氣氛看起來十分活躍,但無法顯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意義。對于大部分小學生而言,這種“對不對”“好不好”“是不是”類型提問無法提高思維能力,沒有任何價值,同樣無法培育創新意識及獨立思考能力。此外,部分語文教師習慣從教材當中設計案例進行提問。事實上,通過之前預習,小學生已經了解了問題的答案,這種提問無法將小學生的好奇心及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無法發揮出任何作用。
(二)教師對課堂提問的認識和理解存在偏差。
由于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部分語文教師對課堂提問存在理解及認識方面的偏差,重視程度存在不足。一些小學生并不清楚課堂提問次數,出現理論及行為兩方面脫節,課堂提問無法得到較為充分的運用,無法依據語文課堂實際狀況對教學行為進行適當提問,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有的教師設置了較短的候答時間,學生無法得到充分思考的時間,思維并未開發出來。此外,教師在向學生提出問題之后,并未評價學生的回答,缺乏有效反饋。對于小學生而言,一個可觀、合理的問題反饋可以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并在未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提問評價反饋時,盡量不適用那些批評性、消極的語言,而是使用一些帶有鼓勵性及積極的語言,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激發出來。由此可見,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課堂評價,不能不理會學生的回答,明確評價及反饋學生的回答。
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確課堂提問的目的性
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對課堂提問的目的進行明確。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學生只有面對問題,才能更加積極地思考,課堂教學可以更加順利地開展。教師為了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必須深入研究課堂導入環節的目的。通過提問幫助學生更深入地學習新知識,將主動探索新知的熱情激發出來。針對不同環節,教師可以設置一些不同的任務。因此,課堂提問可以對各個環節進行有效推動。此外,針對新授環節,語文教師應該明確其目的性,設計出一些新授環節的有針對性問題。在完成課堂導入之后,語文教師就進入課堂核心部分。在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創造性及分析性的提問。因此,小學生就會積極參與、樂于思考、深入其中。
(二)注重問題設計的創造性
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明確重點。課堂教學的重點在于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學習方法,而不是知識的傳播。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教授學生如何獨立思考、如何發現問題,重點在于小學生創造性不斷提升。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著力設計一些具有較強創造性的課堂提問,從而提高學生的開發創造力。通過設置一些創造性的問題,培養小學生的應用技能及創新技能,促進學生生成一些新知識,激發強烈的學習動機,可以發揮出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過創造性的問題生成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助于小學生提高應用技能及創新技能,發揮出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三)把握問題認知的層次性
在設計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重點關注課堂提問的層次性。除了問題本身的層次性之外,教師還應把握好學生的層次性,關注學生這一問題的主體。語文教師必須把握好提問的難度及層次性,提問必須把握好語文教材的指向,由易到難。由于學生思維逐層發展,設置好問題的難度,把握好學生的整體情況,教師的提問應逐層進行,舉例來說,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必須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興趣。在完成導入環節之后,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具有較強創造性及分析性的課堂提問,幫助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問,深入其中。教師進入課堂總結環節,為了鼓勵小學生動腦參與,設置一些概括性強的問題,鞏固學過的知識。總的來說,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做到因材施教,把握好學生的層次性。
通過不斷強化課堂提問環節,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度及注意力,有利于教師對語文課堂教學策略不斷優化,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持續提升。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效策略。通過高度重視課堂提問技巧及策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開發學生的心智、凝聚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語文教學達到更好的成效,不斷推進語文課程教學改革步伐。
參考文獻:
[1]湯柳芳.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現狀及有效性策略[J].課程與教學,2016(5):29-30.
[2]陳海鷹.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藝術[J].才智,2016(2):157.
[3]魯志鯉.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其評價方法[J].高等農業教育,2012(8):69-72.
[4]盧正芝,洪松舟.教師有效課堂提問:價值取向與標準建構[J].教育研究,2010(4):65-70.
[5]楊阿榮.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問[J].亞太教育,2016(9):13.
[6]李麗.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9):117.
[7]徐愛玲.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的探索[J].才智,2016(5):12.
[8]程賢梅.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課堂教學,2017(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