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忠
[摘 要]古詩詞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教學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一詞,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幾個“文化小貼士”,將詞與中國畫、古曲、書法等中國文化元素有機整合在一起,給學生一份文化大餐,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古詩詞;文化;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2-0066-01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學好古詩詞,有利于陶冶情操、豐富思想,有利于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古詩詞教學要有中國文化的味道。教學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就可以通過精心設計了幾則“文化小貼士”,將詩、詞、書、畫、古曲等中國文化元素有機整合在一起,給學生一份有營養的文化大餐,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文化小貼士1? ?詞,又稱長短句。人們為了便于記憶和使用,按照詞的格式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名。詞牌名有1000多個,大多是三個字。如:憶江南、漁歌子、如夢令、卷珠簾……】
在整體感知詞的特點環節,教師可以引入清代高鼎的詩《村居》,與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進行比較。這樣,學生很容易發現兩者的不同。一是古詩每一句的字數都是一樣的,而詞的每一句字數可以不一樣的;二是詞分成了兩部分,中間有空格;三是詞的題目有兩部分構成。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煉出詞在形式上的特點,并適時補充一則詞牌名的“文化小貼士1”,讓學生了解詞牌的簡單知識,建立起詞的初步印象。
【文化小貼士2? ?中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古詩詞是中國畫創作的重要素材。讀一首好的詩詞就好比在欣賞一幅美妙的畫卷。】
古詩詞主要通過意象和意境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要引領學生捕捉意象,體會意境,借助聯想和想象,進入詩詞所創造的無限豐富和廣闊的藝術空間,聆聽作者最真切的訴說。看到意象,是古詩詞學習的關鍵一步。對《清平樂·村居》這樣寫景的詞,想象畫面既契合詞描寫的具體內容,又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因此,在理解詞意環節,教師可以出示“文化小貼士2”,啟發學生想象畫面:“假如你就是一位畫家,你會根據這首詞畫些什么呢?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自己的構思。”在學生交流之后,再展示課文插圖,讓學生領略中國畫的藝術特點,感受景美人和的美好景致。
【文化小貼士3? ?“詩眼”“文眼”“報眼”,這些詞語的“眼”指的是事物的關鍵所在。顯然,“詞眼”就是指全詞中最精彩和關鍵性的字了。】
抓關鍵詞,是閱讀的好方法。學習古詩詞,只要抓住詩(詞)眼就能品味出意蘊,體悟出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深入品讀環節,教師可以出示“文化小貼士3”,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找這首詞中的最值得關注的字——“詞眼”。學生可能會關注這三個字:“醉”“溪”“臥”。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對應的引導和拓展。
【文化小貼士4? ?古代的詞是按照一定格律寫出來的,是能吟唱的。可以這么說:古代的詞就是那個年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詞。】
在全面理解詞意和深入品味意蘊之后,教師可讓學生有感情地進行吟誦。雖然,我們很難找到合適的與“清平樂”對應的曲調,但配上一些古曲,也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幫助學生感受古曲的藝術魅力。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四首古曲: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古琴名曲《高山流水》、古箏名曲《漁舟唱晚》、洞簫名曲《平湖秋月》,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曲來作為吟誦的配樂。這幾首經典的古曲富含人生智慧、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這些文化基因應該代代相傳。古詩詞配古曲的吟誦,就是延續中華文化基因的有效方式。
【文化小貼士5? ?書畫同源,中國的書法和國畫是一對“孿生兄弟”。所以,說到國畫,不得不提的是——書法。】
在教學的最后環節,可以安排學生抄寫(或默寫)這首詞。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古詩詞與書法藝術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許多的優秀的書法作品,就是以古詩詞為題材的。教師可以從網絡中搜集多位書法家撰寫的《清平樂·村居》的草書、隸書、行楷、楷書等書法作品,讓學生欣賞。最后,再讓學生臨寫書法家或教師自己創作的《清平樂·村居》硬筆書法作品。這樣,既是很好的寫字訓練,又是創造美的藝術實踐,還能深化對詞意的理解,一舉三得。
古詩詞教學,可以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使學生深度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獲得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