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財
摘要? ? 總結榆林市地膜高粱標準化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選地整地、播前準備、適期播種、生長期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時收獲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當地高粱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 高粱;栽培技術;地膜覆蓋;陜西榆林
中圖分類號? ? S514?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6-0034-01?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部,毛烏素沙漠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區,屬暖溫帶至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差較大,無霜期短,年平均氣溫8 ℃,年均降水量400 mm左右,農作物品種多,是傳統的農業大市。
榆林市的氣候特點、土壤結構、水質等自然條件以及農民多年的種植經驗決定了當地適合發展小雜糧產業。近年來,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積極打造陜北雜糧農產品品牌。榆林小雜糧大體分為四類,分別為雜糧類、雜豆類、小薯類、小油料類。高粱是雜糧類的主要品種,榆林市食用高粱谷粒均勻、色澤好,是食用、釀酒和飼料的主要原料,可改善人們的膳食結構,提高健康水平。現將榆林市地膜高粱標準化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 品種選擇
榆林市年無霜期150 d左右,應選擇晉雜12號、晉雜22號等中晚熟抗病品種。目前,大多數農民選擇種植晉雜12號,該品種春播生育期123 d左右,株高200 cm,穗型緊密,紅殼紅粒,幼葉頂土能力強,抗旱能力強,高抗絲黑穗病。
2? ? 選地整地
高粱對土壤要求不嚴,應選擇地勢平坦、肥力均勻、排灌方便的地塊,不宜連作重茬,最適宜的前茬作物為大豆、綠豆等豆類作物,前茬是玉米、馬鈴薯等地塊也可種植,間隔時間以3年為宜[1]。
田塊可以春翻、秋翻,深度25 cm,翻耕前清理地面雜草與秸稈。前茬是地膜種植的地塊,翻地前要及時清理殘膜。春季土壤墑情較好,在春季播種前2 d耕地、耙耱、鎮壓。土壤墑情較差時,可在播種前10~15 d耕地、耙耱、鎮壓,達到上虛下實。
3? ? 播前準備
3.1? ? 選好肥料
基肥一般于播種前結合整地一次性深施。根據土壤肥力不同,施農家肥60~75 t/hm2、二銨300~450 kg/hm2、復合肥300~450 kg/hm2。
3.2? ? 選擇地膜
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符合農用地膜質量標準的地膜。根據種植行距不同,選擇幅寬1 200、1 300 mm的地膜。
3.3? ? 購置鋪膜播種機和人力小型播種機
用鋪膜播種機完成開溝、鋪膜、覆土、打孔、穴播、鎮壓等作業;用人力小型播種機完成播種。
3.4? ? 購買種子
購買時要了解品種是否適合當地種植。包衣種子不需要處理,未包衣種子要使用40%丁硫克百威+3.5%精甲·咯菌腈種衣劑處理,要求種子純度93.0%、凈度98.0%、發芽率80.0%、水分低于13.0%。
4? ? 適期播種
高粱播種時地溫應該≥10 ℃,榆林市高粱播種適期一般為4月25日至5月5日,翻地旋耕并鎮壓后立即鋪膜播種。根據種子發芽率和土壤墑情,播量一般控制在7.5~9.0 kg/hm2,單穴播種量2~3粒,播種深度3~4 cm。播種密度根據土壤肥力、地塊類型確定,留苗量山地6.0萬株/hm2、壩地7.5萬株/hm2、水地9.0萬株/hm2。
根據土壤結構、墑情不同,播種后覆土厚度為5~10 mm,土壤黏重、墑情好的宜薄,墑情差、質地輕的宜厚[2]。
5? ? 生長期管理
一是查苗放苗:出苗期經常觀察出苗情況,發現地膜影響苗木正常生長時,需要人工輔助放苗。二是及時補種:出苗率達到80%以上時,不需要補苗;當出苗率小于80%時,應及時進行人工補種。三是間苗定苗:幼苗3~4葉時間苗,除去弱苗、病苗和小苗,留壯苗和大苗;5~6葉時定苗,留苗6.0萬~9.0萬株/hm2。
6? ? 病蟲害防治
6.1? ? 蚜蟲
高粱蚜蟲又名膩蟲、蜜蟲。7—8月高溫干旱時,大量蚜蟲群集在植株葉背和葉鞘危害,受害葉片變紅枯萎,嚴重時不能成熟甚至絕收[3]。7月上旬用40%樂果乳油1 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倍液噴霧,還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90~120 g/hm2兌水450~750 kg/hm2噴霧。
6.2? ? 條螟
高粱條螟初孵幼蟲群集葉片危害,3齡幼蟲蛀入莖內危害,受害植株易倒伏,顆粒不飽滿,秕穗較多,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7月中旬(抽穗開花期)至7月底(灌漿初期),選用18%殺蟲雙水劑3 000~3 750 mL/hm2+10%吡蟲啉150~225 g/hm2兌水600~900 kg/hm2,或用50%殺螟丹可溶性粉劑1 000倍液噴防。還可以在田間懸掛黑光燈誘殺成蟲。
6.3? ? 頂腐病
高粱植株感染頂腐病后,頂部葉片失綠、畸形、皺褶,邊緣出現刀切狀缺刻,葉鞘干枯,莖稈變軟,花序穗頭短小,發?生較輕時部分小花敗育,嚴重時整穗不結實。防治方法:一是合理選擇種植地塊,實行輪作倒茬;二是發病初期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60%防霉寶超微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0%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連噴2次即可。
6.4? ? 絲黑穗病
高粱絲黑穗病以種子帶菌為主。土壤溫度、含水量與發病程度密切相關,一般土溫28 ℃、土壤含水量15%時發病率最高。防治方法:一是選用抗病品種;二是農業防治,種植實行3年以上輪作,適時播種,使幼苗盡快出土,減少病菌從幼芽侵入機會,生長季節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病穗;三是種子處理,用50~55 ℃溫水浸種5 min,種子萌發后播種;也可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50%萎銹靈粉劑拌種,拌種后立即播種。
7? ? 及時收獲
高粱穗長達到30 cm、穗粒重110 g、千粒重32 g、籽粒硬化飽滿時及時收獲,防止野兔、野雞等危害,提高高粱的產量和品質[4]。
8? ? 參考文獻
[1] 王致和,張肖凌,張秀華,等.河西綠洲灌區甜高粱栽培技術[J].中國糖料,2015,37(5):60-62.
[2] 劉貴鋒,董良利,宋旭東,等.山西省高粱栽培技術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山西農業科學,2009,37(8):17-20.
[3] 董婷婷,張新,南翔,等.內蒙古林西地區甜高粱高產優化栽培技術[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5):87-92.
[4] 郭立君,曾賢杰,葉桃林,等.淺談湖南省高粱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湖南農業科學,2016(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