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儉 安 苗 陳江鳳 唐 黎 姜海波 馬秀慧 林艷紅
摘要? ? 冷水性魚類養殖學課程是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專業學習及應用能力,培養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滿足地方特色專業和產業發展需求,本文從生產實習教學內容、教學管理、教學效果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等3個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議,以期為地方特色專業冷水性魚類養殖學課程生產實習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 冷水性魚類養殖學;特色專業;生產實習;改革;貴州大學
中圖分類號? ? G642.0?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6-0248-02?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目前,在我國大力推行生態健康產業發展的背景下,為了高效利用資源優勢和地方特色,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重視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貴州省冷水資源豐富,具備發展冷水漁業的資源優勢和先決條件。近年來,隨著貴州冷水漁業的發展,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貴州大學水產養殖專業作為貴州省特色專業,是全省水產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主力軍,歷經20年的建設和發展,為貴州省乃至全國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才,有效促進了地方水產業的發展[1]。然而,針對冷水漁業科技人才的培養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生產實習教學方面。
冷水性魚類養殖學課程是根據我國冷水性魚類養殖迅速發展的現狀,為適應水產高等教育而開設的專業課,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2]。課程主要介紹了我國冷水魚類的生物學特性及養殖環境特征,結合人工繁育、養殖模式、飼養管理、加工運輸和資源保護等方面內容,系統地闡述了冷水性魚類養殖的基礎知識和技術要點。就地方水產養殖專業而言,一方面需基于地區資源優勢發展特色專業,另一方面需培養創新性和應用型人才進而有效地促進特色產業發展。但由于各種原因,目前冷水性魚類養殖課程生產實習教學環節的質量得不到保證,表現為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脫節,缺乏生產實踐以及動手能力不足。因此,為了提高水產養殖專業綜合教學質量,本著“學以致用,應用創新,踐行產業”的培養目標,本文在生產實習教學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以期為地方特色專業冷水性魚類養殖學課程生產實習教學提供參考。
1? ? 生產實習教學內容改革
應用性和實踐性課程的生產實習要求依托養殖基地(農場)、企業工廠、漁場等校內外教學基地,結合理論教學內容,在適宜的時間開展針對性的驗證或綜合性生產實踐。我國多數水產類院校都十分重視生產實習教學[3-4],將生產實習教學環節視為檢驗學生“學能所用,應用創新”的重要評判標準。然而,隨著水產養殖專業的發展,養殖技術不斷更新優化,科技含量不斷提升,傳統的生產實習教學暴露出諸多問題,不能滿足新時代背景下人才培養需求和地方特色學科發展目標。以貴州大學水產養殖專業冷水性魚類養殖學課程為例,目前主要有2種生產實習教學形式:一是校內實驗室驗證性實驗,主要是開展常見的冷水魚外部形態觀測鑒別、內部構造觀察剖析;二是校外農場(養殖場)的實習生產,主要是利用暑期小學期(7—8月)到農場(養殖場)開展成魚飼養及日常管理參觀學習。在這種傳統的生產實習教學模式下,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不能充分實現,冷水性魚類養殖的親魚培育、人工繁育和孵化、苗種培育、飼養和管理模式等核心環節都未能有效實踐,養殖規劃和健康生產等方面未能涉及。因此,冷水性魚類養殖課程生產實習教學內容亟待改革,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1? ? 基地建設
高質量的生產實習基地是提高生產實習教學效果的保障[4-5],而在校內或就近建設生產實習基地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首先,在課堂理論教學的同時,課后快速投入到生產應用中,不僅有利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并能加深記憶,還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融會貫通,獲得應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知識體系的構建。其次,通過校企聯合方式建設生產實習基地,以企業生產經營為主,依靠學校科技實力,結合學校學生生產實踐,在有效促進企業經濟利益的同時,實現國家產、學、研政策的互惠互利,發揮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作用,依托專業學科技術力量,引入先進技術設施,大幅提升校企聯合基地的質量,推行生產實習基地的地方產業示范效應。最后,與地方水產研究機構和管理部門,聯合共建省/校級生產基地,通過生產實踐和經濟效益共筑的方式,為學生提供“生產—養殖—經營—管理”全方位的基地平臺,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其主動性,實現專業人才培養和創新能力提升。
1.2? ? 師資隊伍建設
生產實習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學師資隊伍質量密切相關。生產實習教學師資隊伍應具有極高的教學熱情、豐富的實踐生產能力和經驗,專注于生產實踐知識不斷探索創新,才能勝任生產實踐指導教師的工作。在課程教學改革中,應不斷強化生產實習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組建實習團隊。此外,適當聘用校外高級專業人員,包括知名企業、國家水產研究機構的技術骨干作為校外生產實習導師,實現多元化、專業化和高端化的實習團隊力量,推進生產實習教學的實效性。
實習教學改革中,在著力建設教學師資隊伍的同時,還需開展一些評優評獎活動,如實習教學先進集體、優秀實習基地和實習先進個人等,激發生產實習教師的積極性。
2? ? 生產實習教學管理
由于專業課程的特殊性質,生產實習教學多集中在具有水域、場地較為偏僻分散的地區[6-7],存在安全隱患,開展生產實習教學具有很大困難和挑戰,尤其是遠距離的校外生產實習。做好教學管理就成為開展生產實習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建立嚴格的生產實習教學制度,在生產實習前就要全面開展生產安全培訓,樹立良好的制度意識,建立安全生產規范常識,確保生產實習有序開展。二是針對生產實習教學中的突發事件,應做好應急預案,同時開展實踐演練和科學引導,確保生產實習安全。三是教學管理要從上到下、從面到點,逐一實施執行,各個環節緊密相扣,從學校到教師,從管理人員到生產人員,都要樹立良好的責任心和強大的執行力,在建立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基礎上有效提升生產實習的教學質量。
加強實習制度管理和安全意識培訓是實習有序進行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從學生角度出發,作為實習主體還需涉及考核機制,從考勤、生產操作、實習日志及總結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評定。
3? ? 生產實習教學效果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冷水性魚類養殖過程中,環境設施選擇、人工繁育、各階段魚類(稚魚、幼魚、成魚)飼養管理、養殖模式選擇、病蟲害防治、商品魚運輸及加工都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技術,且各項技術與溫水性魚類不同。課程生產實習教學過程主要是學生如何在各環節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生產中的過程,亦是主要教學改革目標之一。實踐生產中綜合能力的提升作為生產實習的主要教學效果體現,包括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生產管理能力等方面,這些能力增強與創新創業能力相輔相成。近年來,貴州省大力推行特色生態漁業,冷水性魚類因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無肌間刺、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有預防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等效果[8-11],加之人們對高品質魚類的了解和消費量增加,其養殖已成為特色生態漁業養殖的重要組成。貴州省具有豐富的冷水資源,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輸送能促使貴州冷水性魚類養殖產業的創新,形成符合貴州喀斯特地區的特色養殖模式。水產養殖專業學生以冷水性魚類養殖為載體創業,極具潛力。因此,生產實習能高效地提升綜合能力,并為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提供軟支持。通過生產實踐增加學生對課程的認知和興趣,建立學科專業發展前景的信心,為就業創業及深造培養奠定了基礎。
4? ? 參考文獻
[1] 安苗,邵儉,陳江鳳,等.貴州大學水產養殖學專業的建設及改革[J].現代農業科技,2019(6):249-252.
[2] 范兆廷,姜作發,韓英.冷水性魚類養殖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3] 王永軍,吉紅,劉超,等.水產科學專業現行教學實習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革思路[J].家畜生態學報,2011,32(5):110-112.
[4] 白志毅,何珊,馬旭洲,等.水產養殖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5,6(6):67-69.
[5] 劉俊鵬,李君豐,趙興文,等.新形勢下水產養殖專業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1):331-332.
[6] 曹謹玲,陳劍杰.水產養殖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9):133-134.
[7] 傅學麗,張健東.水產養殖學特色專業建設的目標定位與建設路徑[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0,30(5):104-107.
[8] 王沖.貴州冷水魚類養殖現狀及展望[J].貴州農業科學,2006,34(6):116-117.
[9] 周禮敬.貴州山區優質冷水魚高效養殖虹鱒技術[J].中國水產,2008(2):37.
[10] 王魯,繞瑞.貴州山區15 ℃水溫硬頭鱒孵化試驗[J].河北漁業,2013(10):45.
[11] 肖和良,肖建中,肖勁風.特種冷水魚虹鱒養殖技術研究與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5(23):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