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虹

摘要? ? 本文總結了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工作開展情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借鑒各地成功的經驗,因地制宜,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相關建議,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關鍵詞? ? 茶葉;保險;低溫氣象指數;建議;浙江遂昌
中圖分類號? ? F326.12;F842.66?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6-0264-01?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temperature weather index insurance for tea,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drew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various places, and put forward practical sugges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staff.
Key words? ? tea;insurance;low temperature meteorological index;Suichang Zhejiang
茶葉是遂昌縣的支柱產業,2018年全縣茶園種植面積達8 246.67 hm2,茶業產值達到10.89億元。春茶是遂昌縣茶農收入的主要來源,而2月至4月上旬的低溫霜凍天氣,往往給茶葉生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僅2013—2016年全縣茶園遭受低溫霜凍災害面積累計達8 473 hm2,共損失金額1.39億元。為了提升遂昌茶農抵御風險能力,穩定和保障茶農利益,結合本縣茶產業現狀,參考紹興市、安吉縣等地做法,于2016—2018年開展了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試點工作。
1? ? 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試點工作概況
遂昌縣開展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試點工作由縣發改局牽頭縣財政局、農業局、氣象局、中財保遂昌支公司、大柘鎮等單位協同進行。該保險定于每年的2月21日起保,經過宣傳引導,試點實施范圍主要分布在大柘鎮。3年實際投保面積413.1 hm2,投保費合計115.508 4元,共觸發理賠5次,中財保險賠償金額合計115.658 1萬元,賠付平均比例為113.5%(表1)。
2? ? 主要做法
2.1? ? 部門聯動,加強領導
縣政府專門建立了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發改局、縣財政局、農業局、氣象局、中財保遂昌支公司及20個鄉鎮(街道)為成員的保險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局,由縣發改局牽頭負責組織保險工作。各鄉鎮明確分管領導和落實聯絡員,加強保險工作的聯系和服務。
2.2? ? 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首次在遂昌縣引入,為增強茶農的參保意識,縣主管部門充分利用報紙、電視新聞媒體、各種會議等形式宣傳其意義和作用。同時,多次組織茶葉種植大戶、合作社、農技人員等參加各種座談會,一方面宣講保險相關政策和有關條款,另一方面聽取各方意見。
2.3? ? 支農惠農,協同推進
針對遂昌縣農村發展狀況,政府部門對參保茶園實行保費補貼政策。其中,省財政保費補貼30%,遂昌縣財政給予35%的補貼,農戶自負35%(表2)。另外,試點期間還由縣人民政府設立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品種巨災風險基金,設定超賠補貼,當茶葉保險全年賠款總額超過所收取保費的1.5倍時,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巨災風險準備金負責承擔超過1.5倍部分的保險賠款。
3? ? 存在的問題
3.1? ? 茶農參保積極性有待提高
保險工作開展以來,茶農參保積極性不高,每年參保面積僅占總面積的2%。一是本縣80%茶園分散到戶,茶農規避風險意識淡薄;二是部分茶農文化水平不高,作為新型險種,大部分農民存在觀望心態。
3.2? ? 氣象監測站點覆蓋面低
溫度是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的主要因素。目前,遂昌縣僅在拇指山和廊橋下兩地各建了1個氣象監測站,根本無法滿足要求。試點范圍只能局限于大柘鎮柘溪上村及鎮茶廠區域,周邊及其他鄉鎮茶農雖有較強的投保意向,因茶園附近沒有合適的氣象監測站而喪失積極性。
3.3? ? 思想認識不到位
部分工作人員片面地將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理解為商業行為,對其服務社會、保障農業、穩定地方的重要性缺?乏理性認識,認為開展保險工作給鄉鎮工作增加了任務負擔,對開辦保險工作缺乏熱情和積極性,導致對農戶宣傳不到位。
4? ? 建議
4.1? ? 加大宣傳與推廣
各級政府應當把這項工作作為“十三五”期間發展高品質茶業、傳承茶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來抓。業務部門要結合本縣“三服務”工作,積極采取專題培訓等形式向茶農重點普及該保險的產品優勢,宣傳保險在保障他們生產和收入穩定方面的作用[1]。采取以點帶面,選擇茶葉種植規模戶、茶葉專業合作社等作為示范建設樣本,用現身說法來提高小農戶的風險防范意識和參保積極性。
4.2? ? 合理布局氣象監測站點
氣象指數保險主要依據氣象監測點實時監測數據,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在方案制定、承保和理賠過程中均依賴于氣象數據支持[2]。建議由縣發改局牽頭,組織農業、氣象、財政、鄉鎮、保險公司以及村兩委代表等進行會商,綜合考慮茶園分布地形、氣候條件、不同海拔高度、農戶要求等諸多因素,參考紹興市2016年試點經驗,選用與茶園位置直線距離<10 km、高程差正負<150 m,每20 km2設置1個茶園小氣候觀察站點,提高監測數據準確度。
4.3? ? 科學優化保險方案
總結試點開展經驗,建議農業部門會同保險公司對參保茶農、茶企等開展實地回訪與滿意度調查,充分聽取茶農的建議和需求,在承保、理賠、費率等環節進一步完善方案,使方案更貼近山區茶園實際[3-4]。針對試點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結合遂昌縣約1/2茶園分布于海拔500 m的山區實際情況,建議將海拔因素融入保險方案。
4.4? ? 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力度
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一是財政部門應加大省市縣保險補貼資金專項投入,除繼續進行保費補貼外,可將每年的農業災害救災資金劃撥若干數量專門用于災害年份賠付茶農損失,加大支持力度;二是農業部門應考慮將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納入農業產業扶持政策中;三是建議將該保險工作納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多措并舉,減輕茶農負擔,最終擴大保險覆蓋面,真正為茶農撐起一把保護傘。
5? ? 參考文獻
[1] 李臘梅.紹興市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試點總結與優化建議[J].中國茶葉,2017(11):20-21.
[2] 章思岳.完善政策性保險制度[J].浙江經濟,2017(20):56-57.
[3] 馬軍輝,李臘梅,陳峰,等.浙江省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初探[J].中國茶葉加工,2016(3):47-51.
[4] 周煦朝,李臘梅,張勇,等.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試點初探[J].中國茶葉,2015,37(1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