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興
摘 要:農業是國家的主要能源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農產品生產滿足人民的基本需求的同時,也帶動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升,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廣大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重在基層、關鍵在基層,基層工作直接面向一線的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是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舉措。隨著南安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的深入開展,在取得不菲成績的同時也面臨不小的困境,我們有必要認清問題提供改革創新建議,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質量,增強本地農產品產業的行業競爭力。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要性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發展現代農業、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與農業產業發展關聯度越來越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過程就是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之一,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是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規范農業生產全過程管理,加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提升農產品質量和競爭力,保障農產品市場健康、穩定、長久地發展,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作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有效手段的安全監管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須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全力以赴做好農產品質量監管,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防范一切風險因子,實現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二、存在問題
1.檢測能力較弱。目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普遍存在專業檢測人員不足、資金緊張的情況,且檢測人員檢測水平較低,有些還身兼數職。同時,還存在檢測設備、儀器不先進的問題,特別是在基層,雖然在蔬菜檢測工作中應用了一些設備和儀器,但其檢測水平僅停留在農藥殘留的檢測上,難以對農藥的使用種類予以檢測。
2.源頭監管難度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現代農業生產的主要經營方式,其農產品生產太過分散、規模化發展水平較低,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上,農民缺乏足夠的重視,意識比較淡薄。而且,長期農業生產形成的陳舊觀念,對農民的農業生產影響極大,缺乏有效的市場監督,自我約束力不足,過分地要求經濟效益,對農產品的質量卻不夠重視。另外,由于市場監管不力,很多農資經銷點違規操作,經營一些不合格的農資產品,還有些銷售國家明令禁止的高劇毒農藥,若將其應用于農業生產之后,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同時,由于當前分散的農業經營模式,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源頭控制,實則存在很大難度。
3.協調機制不完善。目前,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監管的部門有很多,多頭管理的現象非常突出,有時甚至出現管理部門交叉執法的情況。各部門的管理職責沒有明確的劃分,而且各部門依照本職能部門的行業法規進行管理,這種方式非常不科學,而且很容易引發管理脫節情況,這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是極為不利的。
4.體系不健全。目前,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依然沒有納入法律范疇,由于相關體系的不健全、不完善,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造成很大影響。人們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認識不足,總體規模還非常小,而且由于相應的宣傳工作不到位,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造成很大影響,推廣滯后,亟待提升人們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方面的認識。
三、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及檢測的建議
1.提高檢測能力。一是注重人才的引進,明確機構人員事業編制,加強專業技能培養,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隊伍。二是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人員專業技術的培養,提升其技術素質能力。三是進一步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檢測方面的資金投入,確保檢測水平與現代農業發展同步,增強基層農產品檢測水平,并購買先進的檢測儀器,進一步擴大檢測范圍。
2.加強市場監管。加強農資產品的監管力度,避免劣質、假冒農資產品進入市場,利用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相配合的方式,加大執法力度,更好地保證農資產品的質量,特別要重視高劇毒農藥流入農業市場。發現舉報情況,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強跟蹤檢查,發現不合格的農資產品,必須要追本溯源,加強根源的重點打擊,嚴格控制農資產品質量,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3.強化部門協調。加強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對協調機制進行進一步完善,達到橫向配合、縱向聯動的工作機制。相關部門必須要確保其職責范圍內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實現從田間地頭到居民餐桌的全過程管理,更好地保證農產品質量,避免出現交叉管理的現象,減少和控制管理盲點。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協調配合、環環相扣、上下聯動,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4.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大眾媒體手段,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檢測的宣傳工作,如電視、廣播、手機、互聯網、報紙等宣傳手段。并將標示牌設置于蔬菜種植示范區,對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農產品安全知識進行大力宣傳,提升人們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意識,在種植、生產、農資經營等全過程中有效地控制農產品的質量。運用先進的種植技術,開展農產品的種植經營,積極推進規范化、標準化、無公害化等農產品種植經營模式。也可通過舉辦培訓班的形式,讓農民學習農產品安全知識,達到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檢測的目的。
5.加大資金投入。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其公益性特征非常突出。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的經費投入力度,為此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經費投入納入財政預算中,同時還要根據農業發展情況,每年擴大投入力度。相關農業部門必須積極主動地爭取相關項目,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達到支農惠農的效果。并通過相關措施的引導,將農戶與企業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鼓勵其在農產品生產中進行投資,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不斷提升。
四、結語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關系到市場流通農產品的質量,關系到民生安全問題。這些年,隨著該項工作重視程度的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略有起色。
參考文獻:
[1]常婷.寧夏新鮮農產品供銷現狀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7,(33):47.
[2]2018年農產品市場運行有望繼續保持總體平穩[J].黑龍江糧食,2018,(1):68-69.
[3]羅衛萍.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思考[J].四川農業與農機,2018,(1):137.
[4]高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策研究[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8(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