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提高高中生物復習水平,教師結合有效的信息技術,不僅保證了課堂復習質量,也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整理能力,基于此,本文將結合具體實踐進行幾點研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復習課;信息技術
高中階段,生物是一門重要學科,為了提高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掌握水平,要加強復習教學能力。通過實踐分析,采取有效的信息技術,能夠助力學生提高生物學習水平,具體分析如下。
一、 構建完善的知識網絡
在高中生物進行復習時,很多內容教師在之前都反復講解過,這就導致復習時很難提起學生的復習欲望,影響復習效果。所以教師可以采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將需要復習的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建立起知識思維導圖。這樣不僅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等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在大腦中將所學過的內容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適合自己復習的知識網絡,達到更好的復習效果。例如,在對“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這項內容進行復習時,教師首先要提煉出復習的重點,并通過多媒體將“轉錄”“翻譯”這兩個重點生動形象地展示給所有學生,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互動復習,可以采取小組復習或師生互動的形式進行復習,讓學生對這個知識點構建成一個完整的網絡思維導圖,這樣復習時學生能明確目標,理解透徹并加強對知識點的記憶。教師在講解時,一定要強調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不要對知識點進行單獨復習,同時也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將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表達出來,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二、 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
多媒體技術雖然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但是教師也要思考如何將效率最大化,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復習興趣,也要突出復習的重難點,讓學生把握好復習的方向與具體內容。例如,在對“神經調節”中的“興奮的傳導”這項難點內容進行復習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向學生展示完整的興奮傳導過程以及電位變化,學生通過比較直觀的動圖可以較為清晰地在頭腦中形成刺激―膜電位變化―突觸前膜釋放遞質―膜電位變化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使復習更有針對性,提升復習效率。
再比如說,在“基因的分離定律”這一節課中,其難點是其實質,復習時教師就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重點展示減數分裂過程這一內容:在前期,同源染色體之間兩兩配對,并形成四分體,而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體會分開,等位基因也會隨之分離,獨立進行遺傳。這樣的復習模式學生會比較直觀地觀察到整個過程,深入地理解減數分裂過程,突破基因分離定律實質這一項復習難點。
三、 保證復習教學效率
在生物復習課中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復習,不僅節約了復習時間,也提高了復習效率,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復習內容,同時也能了解到一些相關的知識。比如,在對“基因、遺傳和變異”這一內容進行復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眾多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去了解,如轉基因食品等,并將相關內容的搜索渠道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去分析、總結,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復習的效率能夠達到最大化。
近些年的生物考試題目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應該將生物科學的熱點問題融入到課堂的復習中去,例如: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工農業的生產、疾病的預防等問題讓學生進行了解及掌握,豐富學生的知識點,增強學生拓展遷移的能力。
四、 提高實驗復習水平
實驗也是高中生物復習的主要內容,由于學校的實施條件的局限性,包括學習設備實施的缺失、器材簡陋等原因,很多的實驗沒有辦法讓學生進行操作。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對于實驗進行理解,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將如何操作實驗以及技巧進行演示,并且在比較難理解的部分進行慢動作的講解,對于實驗的材料部分就可進行停留放大方便學生理解,讓學生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實驗的過程和知識點,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提高課堂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進行關于如酶的發現、生長素的發現系列實驗的復習時,就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如何選取材料、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實驗、如何進行對比、對于實驗的結果如何分析等內容,讓學生對于實驗的過程進行討論、分析,并與其他實驗進行對比歸納總結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又如:在進行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可將實驗的步驟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研究。通過這樣的實驗方式,學生加深了對于知識點的理解,理清了解題的思路,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對于這類的實驗題可輕松地突破。
五、 科學分配復習時間
教師在進行課堂的復習時應該合理安排復習的時間,提高課堂的效率。讓學生在進行復習可以層次分明、有條理地學習內容,加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高中學生在上課時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課堂復習時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教師的語言一定要簡明扼要,可結合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清晰直觀地了解復習的主要內容,提高課堂的效率。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進行重點的講解并讓學生盡快地掌握。再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合理地安排課堂的45分鐘,包括講授課堂內容15分鐘、學生學習教材的知識點10分鐘、課堂練習10分鐘、鞏固課堂知識10分鐘。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將知識點有條不紊地傳授給學生,合理地分配了課堂的復習時間;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六、 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要重視復習課的重要性,結合具體教學實踐,總結完善的復習策略,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復習教學,以確保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實用性的生物知識,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祖芳.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復習課的應用[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34(5):65-67.
[2]李梅.教育技術在高中生物復習課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7):105-106.
作者簡介:
陳蓉,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