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教育理念認為:培養發明才智、創造能力和不斷探索的精神已成為兒童教育的一大特征。兒童活動本身就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若有意識地運用音樂來激發、鼓勵、扶植、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兒童定能受益匪淺。
關鍵詞:音樂教育;創造力;培養
在平常的音樂教育中,教師除了盡量啟發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隨著音樂的想象力進入音樂的意境外,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創造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 音樂教學中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一) 隨音樂創編動作
兒童天性好動,他們往往不滿足于僅用歌聲來表達情感,也不滿足于安靜地聽音樂,更喜歡用動作加以補充,邊唱邊動作或邊欣賞音樂邊動作更符合兒童表達情感的特點。動作的伴隨是兒童認識音樂和從音樂中獲得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徑。在音樂教學中,我鼓勵學生根據音樂自由編配動作,在評價創編動作時不以準確性和優美與否為標準,而注重于動作的性質與音樂情緒的吻合及創造性成分,這樣的評價標準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聯想空間,在創作活動中更積極、主動。隨音樂創編動作,還包括節奏動作的創編。在教學時,指導學生按照音樂的節奏,用拍擊身體各部位的無意義動作,把音樂的節奏表現出來,如“1 12 13112-120”按這句旋律的節奏,學生用拍手、拍肩、拍腿、跺腳等無意義的動作表達出“×××|× ×|×-|×
01”節奏。在整段音樂中幾種動作交替進行,根據學生的意愿自由創編。因為創編節奏動作難度小,拍擊動坐還伴有響聲,因此,此活動非常符合兒童的自然本性。在活動中,學生情緒愉快,積極性高,使得創造力、節奏感在學生的玩樂中自然得以發展。
(二) 創編曲調
進行曲調創編前,必須先積累幾個簡單的節奏及一兩個音,然后才嘗試初步的創作。在掌握節奏:× ×|×××|以及mi、sol兩個音后,指導學生把mi,sol填進× ×|?×|節奏里,這樣的創作學生覺得很簡單、容易,他們能一口氣創編出“幾首”曲子:5 315531,3333531,5513351……在此基礎上,再把節奏加長,如:××|×× ×|×× ××|× ×
‖,還是用mi,sol兩個音進行編曲,一切都如預料的那樣:學生的創作情緒高漲,幾乎每個學生都能隨口唱出由mi、sol組成的小曲子。創編曲子的方法新穎、豐富,只要我們明確恢復兒童的創造天性、發展兒童的創造力這一重要指導思想,一定能創編出更多更新的教學方法。
經過幾年的實踐后,使我認識到,音樂教育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更好地培養學生創造能力。要求教師的素質要不斷提高。除舊創新,接受新思想,新事物,還應在備課上多下功夫,挖掘一切發揮學生創造力的創思點。從每一節音樂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一定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創造出有利于提高學生創造力的新局面。
二、 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 營造無拘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敢于創新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常將學生請上講臺,讓學生表現自己創編的舞蹈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或做一回小老師,與大家一起討論,分析歌曲教材。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阿維翁大橋上》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環節,讓孩子們自己探討怎樣用打擊樂器表現歌曲的強弱。課堂上一時間被叮叮當當的打擊樂器聲充滿了,孩子們共同討論探究樂器的演奏方法。接下來的展示環節孩子們的表現精彩極了,他們自己研究出了很多打擊樂器的新奏法。李奧博用碰鐘相碰表示強拍,弱拍則讓兩個碰鐘相對;有的同學強拍用沙錘使勁搖一下,弱拍輕敲沙錘的手柄;還有的同學利用三角鐵不同的位置演奏的聲音不同來表示強弱拍。短短的幾分鐘孩子們發現了很多演奏方法,真的讓我大吃一驚。這是孩子們創造的精彩,也讓我看到了自己孩子音樂方面的創新力。
在音樂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現代信息教學技術,為孩子營造更廣闊的思維的空間,讓孩子創新的火花自由綻放。例如在三年級下冊的歌曲《對鮮花》,它是一首一問一答的對歌形式的漢族歌曲。在這首歌曲歌詞創編的環節教學時,我分別在兩個班進行了實驗:一個班教唱完歌曲后我直接讓孩子自己創編歌詞,對歌詞的內容沒有限制,結果這個班的孩子創編的歌詞內容都是有關鮮花的,始終沒有脫離開音樂課本;在另一個班,我運用多媒體形式首先讓孩子們觀看了一段電影《劉三姐》中對歌的視頻片段,孩子們都被影片中這種活潑有趣的歌唱形式所吸引,而且通過對歌了解了豐富的知識。在接下來的創編歌詞中,這個班的歌詞內容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包羅萬象。
(二) 創設選擇的機會,使學生學會創新
我在教欣賞課《在鐘表店》時,請學生用各種方式表達對作品欣賞后的情緒變化,總之,一句話,你現在想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課堂氣氛一下活躍起來,短短的幾分鐘,有的同學假裝在修理鐘表,有的東敲一下西敲一下,我問他,“你在干什么?”他說:“我在吟聽這些鐘發出的聲音好不好聽”。(原來他把教室想象成一個掛滿各種各樣鐘表的“鐘表店”),還有學生拿起鉛筆、筆盒敲打著節奏……真是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再讓學生談論對作品理解時,學生用飽滿熱情的心情,談論著自己的內心體驗,使優美動聽的旋律留在腦海里,這樣,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學會創新。
(三) 啟迪創造性想象,使學生能夠創新
想象力是人的知識,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與拓展,有想象力才會有創造力。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各種不同的情境,使學生開啟思維之窗,開發各自的想象力。
例如:在歌表演《大鹿》教學中,先讓學生去想象鹿和兔子的形象,再放一段關于鹿和兔子團結友愛的錄像給學生觀看,然后讓學生講故事。于是學生興趣高漲,邊看邊想邊模仿。最后,播放范唱音樂,讓學生根據音樂的情緒和歌詞內容自由創編,如鹿的姿勢,兔子的動作,互相幫助的過程和說話的語氣等,再通過啟發、提出、講解、示范指導學生想象表現,學生積極表現、想象出各種動作,表演了各種情景,這樣就有意識地鼓勵學生發揮想象,使他們的心靈深處不斷涌出創新的浪花。創新的能力便逐步得到培養。
作者簡介:
丁萬民,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西渠鎮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