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棟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以及我國財政體制改革制度的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正在面臨著來自社會的要求和自身發展的巨大挑戰,如何嚴格有效的實施財務內控,以便更好的適應行政事業單位發展要求和有效防止單位資產的流失、加強會計信息質量、保證單位能夠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群眾依法理財,有利于國家對單位經濟活動的監督和維護社會穩定。由于各種原因,很多單位的財務內控存在不少問題,導致財務內控并不能落到實處,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財務工作造成了風險和隱患。由此,文章針對一些實際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內部控制會強有力的保障捍衛國有資產的完整
行政事業單位建立財務內控會為國資管理提供制度層面的有力支持,為保護國有資產和公共資產保值增值提供堅強后盾,堅決將權利裝進制度的籠子里。國家掌握著巨大的資源,行政事業單位對國有資源承擔著管理和使用的職責。因此,一定要有一套嚴密的制約制度,杜絕人情交易及暗箱操作,讓交易在陽光下進行,杜絕低價售賣,違規處置,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二)內部控制有利于提高運行效率
如果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行效率低下,就會在非常大的程度上降低了整個社會發展運行的效率,所以建立和不斷完善內控體系,精簡辦事流程,提高單位效率,實現單位業務管理目標,更是我們的有力抓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職能運行能力和提高效率等重要措施,是管理和控制財務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基礎工作。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的基礎工作不牢固
一名合格的財會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是廉潔奉公,嚴守職業道德,應該儲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必須清楚財務的具體內容。由于財務人員在工作中不細心,貪圖方便省事,沒有很好的貫徹工作最基本的原則。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存在兩個不相容的崗位兼職,未能把兩者分離,出現財務混崗的現象,有的單位將所有印章都由一個人保管,這就為舞弊事件的發生提供了溫床。
(二)預算管理水平很低
單位的內控制度由預算管理、職責分工、授權批準、資產保護、報告制度等等。預算管理作為內控制度的重要環節,有它獨立的一套程序。要想提升內控制度的質量,就一定得建立起完善的預算程序。然而,我國內控制度的起步比較晚,與很多發達的國家比較,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預算管理涉及的范圍廣泛,而且復雜繁瑣,使得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而且在預算管理過程中,現在還在沿用傳統的內控制度管理方式,因此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經濟發展,在這樣的基礎上,提高預算管理水平顯得真的很重要。
(三)內部控制機制還不完備
單位的內控制度建設相對滯后,制度的建設發展比較遲緩。各單位單一制定的各方面財務管理制度與政策配套出臺的相關制度適應性不強,不能積極有效的實施內控制度。相關情況導致職責權限不夠明確,流程不太合理,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不能有效發揮。有的流于形式,有的與現實脫軌,難以有效開展實施,從根本上影響內控目標的實現。
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主要是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現在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都沒有構建高效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其中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普遍認為內部控制就是由財務部門負責,和其他部門沒有多大的關系,干好本職工作就好;還有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職工將內部控制當作財務管理,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只要按時發工資、發福利就行,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無法有效的落到實處,導致內部控制機制過于形式化,無法將其自身巨大作用進行高效發揮,引發諸多嚴重問題。
(四)督促檢查力度有待加強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管有待進一步加強。多數單位已建立內部審計制度,但內部審計人員缺少專業的審計技能,從而造成單位的內部審計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并且多數單位沒有建立內控制度檢查評價制度,審計、監督等部門側重違法違紀行為檢查,也沒有對單位內控制度進行專門關注和評價檢查。
(五)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手段比較落后
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體現在財務管理制度、財務收支制度、財務清查制度等不健全,出現了財務人員之間權責不明確,會計兼出納、出納兼稽核的不規范現象;原始憑證管理不規范,存在原始憑證規定內容填寫不全;財產清查缺乏制度規范,出現清查數據不實的現象。同時財務管理信息化、網絡化水平不高,比如某行政事業單位使用的系統軟件可能是多種,像財務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預算系統、決算系統等,而這些系統軟件又各自有自己的軟件開發商,其實有些數據是可以共享的,但因為不是同一個開發商開發,軟件質量參差不齊,無法實現共享。 從而造成重復工作,耗費了財務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工作效率較低。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認識水平
單位的財務內控工作不僅是財務人員的工作,它需要單位全員參與,單位負責人高度重視,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推行財務內控的實施。相關內控規范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而財務內控又是內控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單位領導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感,積極地實現對“上級要我內控”到“我要真抓實干內控”的理念轉變,進而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營造起良好的財務內控氛圍,確保財務內控工作的順利推進。正確地認識財務內控與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之間的關系,摒棄守舊的思想觀念,加強財務內控的落實,進而進一步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
(二)創新財務內控工作,不斷提高人員素質
開展財務精準扶貧。采取“縣級財政部門指導、鄉鎮財政所、村委參加”的基本思路,建立起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按照“以制度規范為前提、以科學技術為手段、以安全高效為目的”的基本原則,融合互聯網技術,將好的財務工作經驗成果運用到村級等最基層財務工作中,形成以資金管理為主線,以會計服務為抓手的村級資金管理和財務管理規范化的新模式。通過“傳幫帶”的方式進行財務知識精準扶貧,解決基層財會人員流失嚴重,提高基層財務處理水平,從而形成自上而下的財務內部控制聯動機制。
(三)健全內部控制建設
建立健全各單位各部門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根據具體問題進行修改,使得內部控制不斷完善。主要領導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作用,挑起內部控制的建設大旗,并抽調精干人員負責內控,身體力行,積極實行監督,安排專項資金給予經濟保障,為內控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四)充分利用內部自我審計的監督預防作用
充分利用內部審計的“一審二助三促進”作用。自我的內部審計會讓本單位的真實面貌呈現在制度面前,因此內部會計控制作為一項特殊的監督項目,還應該把審計內部會計控制分多個單元分別審計,但對于內部會計控制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時跟蹤監督,充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五)加強財務內控和管理手段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如崗位責任制、賬務處理制度、定額備用金制度等相關制度需進一步完善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應推行制度管人、落實各崗位責任,建立科學的財務內控。在財務系統、預算系統和決算系統之間形成數據接口,共享數據信息,減少差錯發生率,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對軟件開發進行整合,聯合開發多功能、適用性強的軟件,從而將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財務管理、決算管理等整合到統一的平臺,讓財務會計工作與我們的各項管理工作實現無縫銜接。
總而言之,不斷發展完善有效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會有利的促進單為為群眾服務和內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有利于促進市場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提高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調控需要摒棄傳統的守舊觀念,提高對財務內控的重視程度,提高會計基礎、完善管理手段、增強創新意識,同時各相關人員要明確自身的崗位責任,提高責任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強化對財務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和執行效率,從而提高政事業單位的組織管理水平、提高公眾和社會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曉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6).
[2]何飛.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制度的思考與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5(18).
[3]楊璐.淺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7(10).
[4]李揚.淺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6(19).